【总结】掘进工作面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总结
掘进工作面总结
篇一:10-316工作面掘进技术工作总结
10下-316工作面掘进技术工作总结
平峒三采区后部10下-316工作面于XX年元月开始掘进,于同年7月9日零点班顺利贯通,设计总进尺1300米,实际施工总进尺1260米,设计可采储量万吨,实际可采储量万吨。

现就掘进期间技术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如下:
一、两巷掘进施工及支护断面设计:
1、10下-316工作面位于525轨道巷前进方向右翼,设计切巷长度为180米,顺槽长度为1260米。

10
下-316
两巷沿10下煤层顶板掘进,巷道净高
为米底板留有不小于30cm煤。

原因是10下煤直接底为泥岩与水就会膨胀鼓起,为了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减少底鼓现象,所以采用预留煤作为巷道直接底板。

在两巷掘进过程中底板预留煤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10下-316两掘进工作面均采用EBJ-120综掘机掘进,10下-3162巷综掘机在顺槽掘进过程中,由于遇无炭柱、底软造成行走难度大的问题,采用将板梁、棚腿垫在综掘机履带上进而解决了问题。

2、两巷支护及断面规格执行集团公司规定,10下-3161巷净宽为,10下-3162巷巷道净宽为m,顶板均采用φ20×2500mm高强锚杆,帮部采用φ18×XXmm高强锚杆,10下-312
两巷顶板每施工一组锚索,
锚索长度为,间距为。

根据规程要求在锚杆巷每50米布置一个顶板压力监测点,通过动态监测均没有较大的离层现象,可以说明巷道支
护强度均能满足支护要求。

3、在掘进过程中严格执行探放水原则,严格按照地测科所给中腰线进行掘进。

二、两巷揭露构造基本情况:
1、10下-3162巷在28#导线点前31m处遇陷落柱胶结程度松软,长轴40米,短轴28米。

36#导线点前74m遇陷落柱,胶结程度松软,长轴48米,短轴35米。

在距离切巷口处遇H=2米的正断层,倾角为50°。

该断层把煤断到了底板上。

2、10下-3161巷在14#导线点遇N0275陷落柱,胶结程度松软,长轴40米,短轴40米。

44#导线点遇N086陷落柱,胶结程度松软,长轴60米,短轴40米。

2#导线点遇H=米的正断层,倾角为50°。

该断层把煤断到了顶板上。

10#导线点遇H=米的正断层,倾角大小为50°。

该断层把煤断到了顶板上。

20#导线点遇H=米的正断层,倾角为50°。

该断层把煤断到了底板。

22#导线点向里10米处遇H=米的正断层,倾角为50°。

22#导线点向里17米处遇H=米的正断层,倾角为50°。

该断层把煤断到了底板。

26#导线点向里30米处遇H=12米的正断层,倾角为50°。

该断层把煤断到了底板上,经研究不再向前掘进,自26#导线点退
后56米左拐开口施工。

28#导线点向里30米处遇H=米的正断层,倾角为50°。

该断层把煤断到了顶板上。

三、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建设情况:
10下-316工作面逐月排名情况:
1、10下-316两巷均设计独立通风系统、运料系统、运煤系统。

2、10下-316两巷均设有油脂硐室、材料硐室。

3、10下-316两巷对管线、电缆线、皮带、风筒进行了亮点建设。

做到
了“一平三直”。

4、通过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和亮点工程的推行,都是为更好的做到矿井安全有条有序生产。

四、施工组织及经验总结:
原煤巷综掘单进为150米/月。

个,圆班进尺5米;原煤巷炮掘单进为120米/月。

个,圆班进尺3米。

现煤巷综掘单进为180米/月。

个,圆班进尺米;现煤巷炮掘单进为150米/月。

个,圆班进尺5米。

1、加大对现场的动态掌握,做到及时有效采取措施,能更好的为队组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2、及时有效的合理优化巷道设计,躲免队组间断性施工,使队组做到连续性施工。

3、加大了对队组机电设备的检修及日常管理,躲免影响正常掘进。

4、加大了对队组风动工具的使用和考核,做到每个工作面都备用打眼支护工具,同时对风动打眼工具的检修的质量及速度进行了规定。

5、制定了队组人员出勤考核办法,做到了炮掘队组出勤班出勤不低于13人,综掘工作面每班出勤不低于15人。

6、生产科负责每五天对掘进进尺进行验收,并在矿早碰头会上进行通报。

7、通过上述措施,使现掘进队组的单进水平都提高了30米,同时提高了施工队组掘进生产组织水平,为完成年进尺计划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8、在工作面掘进期间,我们总结了许多宝贵经验,在今后的工作面设计及施工中可以很好的应用,超前采取有效措施把技术工作及质量标准化做的更好。

篇二:21512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作总结汇报
源兴煤矿
21512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作分析
XX年7月
探放水工作分析
为保障我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我矿于XX年6月4日对21512掘进工作面进行了探放水工作,具体工作方案数据汇总如下:
一、探放水地点:
21512掘进工作面运输道和材料道。

二、探放水设计内容:
本次探放水共做2次设计,具体如下:。

21512掘进工作面材料道:第一次按照正常探放水设计,共施工7孔。

设计具体位置为3点前(左帮3孔),有一孔出水其余两孔出水量不大,按照逐步降压法在掘进到水压低于5米时施工第二孔,然后依次施工第三个。

第二次设计从切眼放水,共施工2个孔出水。

三、主要水体来源分析:
主要为21510工作面老空水,预计积水量约30000m。

四、目前经过材料道三个出水口共放出16000m3还剩余14000m3。

切眼水头高约22m,目前切眼施工一个钻孔正在出水,出水量约每小时20多方,正准备施工第二个钻孔。

预计到17号能放完。

五、探放水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本次探放水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探放水条件不具备。

明知采空区的积水量比较大,但是还是违反了《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防治水规定》之规定,并且对采掘工作造成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造成这种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1、在Ⅱ号探放水设计施工过程中,是上山巷道,没有安全退路,导致探放水工作延时,造成探放水的被动。

3
2(来自: 校园生活:掘进工作面总结)、Ⅱ号探放水设计的设计数据早就提供,但是掘进二队并未及时做好准备工作(未做出水仓、硐室安装好排水管路),放水时险些造成了掘进头被淹。

3、通风区探放水钻机进入工作面不及时。

4、地测科对探放水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在今后的探放水工作中,应及时收集采掘过程中揭露的水文地质资料,充分考虑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做好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及搞好探放水设计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针,加强对探放水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躲免上述的问题和不足。

此外,希望在今后的探放水工作中,各相关单位及区队严格遵循矿总工程师的决议和意见,并且积极响应、配合地测科的工作,听从地测科对探放水工作的安排及指导,提高工作效率,为我矿探放水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我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XX年7月3日
篇三:采煤工作面总结
21091工作面采后总结
编制单位
编制
审核
部长
总工程师
二00八年九月十八
21091工作面采后总结
昌泰矿21091工作面垂直对应地表上覆、小魏楼村庄稼和杨树林,地面没有其它地面设施,地面标高+~+,该工作面北部为后高村断层;东部为东21轨道巷和皮带巷,南部为
21采区轨道下山和皮带下山;西部为未开采的21071工作面。

该工作面的走向长320~340m,倾斜长90m,工作面标高+~-。

21091工作面自XX年10月24日开始回采工作,XX年9月18日工作面回采工作已全部结束。

现将整个回采过程中地质、水文地质及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作以全面的分析、总结如下,并以此为参考与借鉴,为今后21采区及21扩大采区及21扩大采区各工作面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更好地为矿井生产工作提供服务。

一、煤层赋存情况
21091工作面回采范围内煤层呈黑色、粉末状、光亮型,版金属光泽,工业牌号为三号无烟煤;该工作面煤层局部有夹矸,总体上看煤层赋存较稳定,但局部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其最大厚度为,最小厚度为,平均厚度为,煤底板产状大致为110°~180°Ⅱ4°~12°。

工作面回采期间,我们对各回采推进位置的地质、水文地质变化进行现
场观测,并探测准确煤厚资料,分析煤底板变化规律,作出预报、临时预报,为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提供可靠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正确的指导生产,保证了工作面回采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煤层顶底板情况
21091工作面煤层老顶为中粒砂岩(大占砂岩),灰色、中粗粒,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片。

其最小厚度为,最大厚度为,一般厚度为;煤层的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含大量的植物化石碎片及云母片,一般厚度为;煤层的伪顶为炭质泥岩,厚度~,灰黑色,炭质成份高。

煤层的直接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含植物化石碎片及云母片,其最小厚度为,最大厚度为
,一般厚度为;煤层的老底为L8灰岩,深灰色,致密、坚硬、含动物化石及方解石脉,其最小厚度为,最大厚度为,一般厚度为。

三、地质构造
1、根据该工作面上、下付巷、切巷掘进过程中所揭露地质资料及钻孔资料分析、本工作面地质构造条件相对比较简单,整体上看,煤层底板呈单斜构造,煤底板产状大致为230°Ⅱ2°~16°。

同时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据上、下付巷资料得知,受煤层顶、底板起伏变化的影响,工作面局部煤层较薄,回采过程中出现过打顶、底现象。

2、由于受构造及煤底板倾角局部变化的影响,掘进过程中局部存在底煤丢失情况。

3、据以上所得地质资料及地质规律的变化情况,工作面开始正常回采后,结合当时回采推进位置的实际情况,即对煤层及其顶、底板的变化地质构造变化等作出及时、详尽的观测并整理分析,作出预报和临时预报,正确指导生产。

保证回采过程中顺利通过构造区,为生产提供保障,在回采过程中,我们作详尽的观测,并通过总结,最后证实,该工作面发育的各条断层向工作面内到延伸方位与预计基本一致。

4、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该工作面所揭露煤底板起伏变化,在工作面局部存在小面积的丢煤点,且丢煤厚度不大,而由于北部受后高村断层影响,背向斜构造发育受其影响。

在工作面下部又存在打底现象,因此,我们提出合理化建议,作出预报,据实际情况制定落巷措施,并保证措施的实施,减少了底煤的丢失,保证了煤炭资源的回收。

5、工作面停采后,通过对比,我们对地质及水文地质方面在该工作面回采前的综合分
析及地质情况变化的预测与回采过程中实际情况是基本吻合的,这也是与回采前所做的各项工作密不可分的。

这样,也就对生产工作提出准确的指导意见,显现出了地测技术工作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水文地质
1、工作面安装结束后对该工作面的水文地质工作全面分析认为,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回采过程中,受水文地质因素影响生产的可能性不大,这主要在于:(1)地表水:该工作面对应地表上部不受地表水影响
(2)该工作面开始回采,推进到20m~25m处,工面下部顶板有少量淋水,但未出现大的涌水现象。

(3)底板水:由于煤层直接底较厚,掘进过程底板没有出现渗水现象,预计回采不受底板水影响。

(4)断层水:该工作面回采不受断层影响。

(5)老空水:该工作面不受空区水的影响。

2、据以上情况,回采前对水文地质工作防患于未然,制定措施,井下督促施工部门安装水泵,排水管路等设施,以确保安全生产,回采过程中,水文地质人员现场观测水量,最后证明,回采过程中,没有因水事故而贻误生产,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及顺利停采。

五、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因素
1、瓦斯含量不高,回采过程中加强了通风管理工作,躲免了瓦斯事故的发生。

2、煤的自燃发火期最少不低于111天,一般不易自燃,同时回采过程中也没有煤电自燃现象。

3、煤尘的爆炸指数V=%,属弱爆炸性煤尘,对正常回采无影响。

r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