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检测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曹雪芹以前,没有人做过自叙传性质的小说。
曹雪芹虽然勇敢地创始了,却也不敢▲说是自叙;所以他在第一回中吞吐含糊▲了空空道人和“石头”上的故事。
因为他的第一回语意吞吐含糊,而中国向来又没有自叙传性质的小说,于是从前研究《红楼梦》的人总是▲地用心思:或谓此书为政治小说,有民族主义的排满思想;或谓贾宝玉影射康熙朝宰相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或谓此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
A.明目张胆假托含沙射影
B.彰明较著假托转弯抹角
C.彰明较著假借转弯抹角
D.明目张胆假借含沙射影
2.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比拟)
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对偶、借代)
C.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比喻、借代)
D.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比喻、夸张)
3.下面这首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将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原诗画线处,恰当的
一项是(3分)(▲)
夏日西斋书事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门巷深深过客稀
C.小院地偏人不到
D.寒气偏归我一家
4.下面是李博在参加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所做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内容游离中心,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①我叫李博,今年18岁,来自××中学。
②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
树。
③我喜欢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和朋友们到郊外爬山。
④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
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著精神。
⑤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能在朋友困难的时候,
鼎力相助。
⑥××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心仪已久的名校。
⑦我的家乡江苏南通,濒江临海,物阜民丰,欢迎老师有时间前来做客。
⑧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珍惜。
谢谢!
A.多余的句子是③⑤,不得体的句子是④⑥⑦
B.多余的句子是③⑦,不得体的句子是②⑤⑧
C.多余的句子是⑤⑦,不得体的句子是③④⑧
D.多余的句子是⑥⑦,不得体的句子是②⑤⑧
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
A.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要学会借鸭孵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B.对孩子的教育应从胎教抓起,越早越好;放眼未来,着手现在。
C.应尽早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把孩子培养成拥有更多本领的人。
D.教育孩子不可操之过急,望子成龙没错,但不可违背客观规律。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郭子仪
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坟墓。
公裨将李怀光等怒,欲
求物捕其党。
及公入奏,对扬①之日,但号泣自罪。
因奏曰:“臣领师徒,出外征伐,动经岁年,害人之兄杀人之父多矣。
其有节夫义士,刃臣于腹中者众。
今构.
隳辱,宜当其辜。
但臣为国之心,虽死无悔。
”由是中外翕然莫测。
公子弘广常于亲仁里大启其第。
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
他日,子弟焦
列启谏。
公三不应。
于是继之以泣曰:“大人功业已成,而不自崇重,以贵以贱,皆游卧内,某等以 鸭子大婶,我这鸡蛋请你代孵一下,一定要多教一点游泳的知识呀!
为虽伊霍不当如此也。
”公笑而谓曰:“尔曹固非所料。
且吾官马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
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
”诸子皆伏。
永泰元年,仆固怀恩②卒,诸蕃犯京畿。
子仪统众御之。
至泾阳,而虏已合。
子仪率甲士二千出入。
虏见而问曰:“此何人也?”报曰:“郭令公。
”回纥曰:“令公在乎?怀恩谓吾,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殂谢,中国无主,故某来。
今令公在,天可汗在乎?”子仪报曰:“皇帝万寿无疆。
”回纥皆曰:“怀恩欺我。
”子仪使谕之。
回纥曰:“令公若在,安得见之?”子仪出。
诸将皆曰:“戎狄不可信也,请无往。
”子仪曰:“虏有数十倍之众,今力不敌,奈何?但至诚感神,况虏乎?”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也。
”乃传呼曰:“令公来。
”初疑,皆持兵注目以待之。
子仪乃数十骑徐出,免胄.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回纥皆舍兵降马曰:“是吾父也。
”
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等,谮毁百端。
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
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选自《太平广记·器量》,有删节)
[注]①对扬:指臣下向君上进言。
②仆固怀恩:唐朝将领,后叛变。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今构.隳辱构:蒙受
B.其有贪功害.能徒害:残害
C.免胄.劳之曰胄:战盔
D.前后连罹.幸臣程元振等罹:遭遇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有节夫义士,刃臣于.腹中者众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
..款(《促织》)
B.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秦晋崤之战》)
C.初疑,皆持兵注目以.待之上分别文法,汤等数奏决谳以.幸(《史记·汲黯传》)
D.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⑴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
▲▲
⑵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
▲▲
9.从文中哪些地方可见郭子仪器量之大?请加以概括。
(4分)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注](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秋兴八首》组诗: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作者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
当时尽管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
⑴从全诗看,首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5分)
▲▲
⑵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6分)
▲▲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
”(《论语·子罕第九》)
⑵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
⑶▲,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⑷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⑸▲,幽咽泉流冰下难。
(杜甫《琵琶行》)
⑹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⑺酾酒临江,▲,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⑻出师一表真名世,▲!(陆游《书愤》)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羊来羊去
阿慧
①我的第一次呼吸就有着羊味,羊的记忆里留有我的第一声啼哭。
妈生我在羊圈,确切地说,羊圈就在妈的床边。
冬夜里,人和羊相互温暖,我在这温暖里势不可挡地来到人世,迎接我的是奶奶。
还有,就是那只年轻的山羊。
②山羊不再年轻的时候,我常常端着小碗一路撒着面条来到它跟前。
这时,已是老羊的它,会缓慢地站起来,会轻柔地叫两声,会把它的大嘴伸进我的小碗里。
老羊呼出的热气弄得我双手痒痒,我忍不住想笑。
我朝灶房看了看,还是忍住了,我担心我的声音会引出暴躁的奶奶。
老羊吃面条时呱唧有声,这往往会勾起我的饥饿,肚子里的鸣叫提醒我,我还在饿着。
我努力把小碗从老羊嘴巴下抢出,羊嘴下悬了几棵柔白的面条,滴着汤水晃晃着缩进它的嘴里。
老羊只留下一口稀汤给我。
我仰着脸喝下,低着头在嘴里抠摸许久,最后抠出一两根白毛在手上,那是老羊的胡须。
③我曾一度迷惑,那老羊同我一样是个女的,为什么下巴上挂着爷爷一样的胡子?爷爷在一个冬天来临时,在老羊身边蹲了半个时辰。
他摸摸老羊的胡子,又摸摸自己的胡子说,它老了,卖了吧。
早上一打开门,浓雾像几只雪白的羊羔骨碌碌滚进屋里。
我爷把一条长带紧系在腰间,将一顶白色礼拜帽戴在头上,说,走吧。
身后就跟了我和羊。
老羊它出门时,回头看了看我们的院子,我也回头,看见人和羊生活过的日子。
老羊一走出村子,它的脚步出奇的敏快,牵在我手里的那根麻绳被拉得绷直,我被它拉着疾跑,雾被我们冲开一条灰白的道路。
老羊在地头停下,低头嗅着土地的气息,爷爷抚摩着它的头,它伸出舌头舔爷爷粗糙的手,舌头和手在白雾里发出粗糙的声音,我的心开始变得粗糙。
④爷爷知道,这是老羊年轻时活跃的地方,羊的记忆就像脚下的麦苗一样年轻。
老羊的眼睛里掠过几个矫健雪白的身影,有一个终于成了它孩子的父亲。
老羊这样想时,就拉着我趟进麦田,小麦苗的清香迷蒙了我的世界。
我听见老羊咀嚼麦苗的声响,我的耳边响着年轻羊们欢腾的声音。
⑤接近集市的时候,大雾散了,人和羊脚步在街上显得零乱。
阳光把羊照得明亮,老羊嘴角的一抹绿,绿了一个寒冷的冬晨。
当爷爷把老羊栓在树桩上时,它开始不停地叫唤。
它的每次竭尽全力地挣脱都是徒劳,它开始变得无望和无力,它灰褐色的眼睛朝我投来无助的光芒,我的眼泪滚落出一片凄凉。
一个买主向爷爷神秘地伸出指头,俩人悄声嘀咕了一阵,那人付了钱,捏了捏老羊的脊背说,又老又瘦,只配卖皮。
那人拉起老羊走时,羊的四只蹄子将土地蹬出四个小坑,又变成两道一丈长的小沟,像地里播种时耧脚划过的迹痕。
老羊把那人拖得脸像猴子屁股一样红。
老羊的叫声被喧闹的集市淹没,它苍老的胡须在寒风中抖动。
⑥我站在羊站过的地方哭泣,我的泪水不断在地上砸落,那两道被羊蹄犁开的土沟,更如两道新鲜的刀口。
爷爷和我在城北的路上走着,新买的盖头在我的头上飘飞,飘飞成一朵火红的云彩,冰
糖葫芦熔化成满口的甜蜜。
羊的叫声凄然响起,我站住四处寻找那声音。
有人骑着自行车赶路,车后的大柳条筐里,我家的老羊被捆了四蹄仰面装着,它是老远认出我们的,它的喊叫带着血的颜色,变成一条细碎抖动的声音频率远去。
我扔掉那半串糖葫芦,追着那人疯跑,我喊:不卖了,俺不卖了,回来呀!那人像没听见一样竟自走远。
⑦当婆婆丁、苣荬菜等野花在田埂上竞相开放的时候,那只老羊的女儿悄然发育成一只俊俏的小山羊。
羊的脸总是一副温和善良的模样,从不见有生气的时候。
12.请概括文章前两段的内容,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感情。
(4分)
▲▲
13.第三段画线句中三个“粗糙”的含义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
14.请简要赏析第五段的表达效果。
(4分)
▲▲
15.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多重作用。
(6分)
▲▲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生命的态度
朱良志
①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
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
②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命相关的宇宙。
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③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
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
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④这里的“态度”,又可以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
人总喜欢站在世界
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
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
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
⑤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在幽深的山林中,泉水淙淙流淌,溪涧边芙蓉花自在地开放,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这是一片寂静幽深的世界。
又如王维《栾家濑》诗写道:“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
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
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
这个世界,中国美学称之为“境”。
⑥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
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
像王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
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
“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
它是浑全的,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
像吴历“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
最后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
在这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
16.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层次。
(6分)
▲▲
17.第④节画线句中人们对世界的态度依次对应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的哪种态度?(6分)
▲▲
18.根据文意,阐述中国美学中“境”的含义与特点。
(6分)
▲▲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能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苦……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检测
语文Ⅱ(附加题)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由选考历史方向的考生完成。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交答题卡。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
古大将临敌制胜也,要皆先识兵势虚实,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
文士家作文,亦何独不然?故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由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
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
如是又何虑文之不理明辞达、神完气足也哉!此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
(选自《聊斋佚文辑注》,有删节)
20.用斜线“/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21.在上述这段文字中,作者主要阐述了有关写作的哪两个方面的问题?请简要概括。
(2分)
▲▲
22.聊斋:清代文学家▲(姓名)的书斋名。
他所创作的《聊斋志异》是一部▲(作品性质)集。
(2分)
二、名著阅读题(30分)
23.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
...的两项
..是(5分)(▲)(▲)
A.刘姥姥初进荣国府,见到凤姐,凤姐说起家事难处,刘姥姥以为求助无望,可凤姐还是给了她
二十两银子,喜得刘姥姥眉开眼笑。
B.元春十几岁时被选入宫,起初充任女史,后来被封为贤德妃。
为迎接她回家省亲,皇上特许贾
府大兴土木,兴建了一座省亲别院。
C.金钏投井,王夫人追悔不已,独坐垂泪;宝钗见状,不仅用言语宽解王夫人,而且拿出自己新
做的两套衣服给王夫人为金钏做装裹。
D.大观园发现绣春囊,王夫人又羞又气,下令凤姐率众连夜抄检;事后,司棋、入画等被撵出园外,
芳官、蕊官等被迫到栊翠庵削发为尼。
E.宝玉生日,众姐妹欢宴大观园,带发修行的妙玉以槛外人的身份给宝玉写帖致贺,宝玉在邢岫
烟的帮助下以槛内人的身份回帖称谢。
24.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
..是(5分)(▲)(▲)
...的两项
A.黛玉夜访宝玉,因晴雯拒不开门而闷闷不乐;眼见宝玉送宝钗出来,误会更深。
第二天,她独
自在沁芳闸桥畔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B.宝玉挨打后,宝钗手托丸药前来探视并当众交待调剂之法,这既显示了她沉稳的个性,也透露
出她想借机表现自己对宝玉感情的心思。
C.初秋季节,探春提议成立诗社,李纨自荐担任掌坛人。
第一次咏白海棠,蕉下客薛宝钗夺魁;
第二次作菊花诗,潇湘妃子林黛玉折桂。
D.湘云为人率真豪爽,趁兴时大块吃肉,忘形时挥拳拇战,偶尔男儿装扮,甚至和衣醉卧芍药裀,
真不愧为粉黛群中“英豪阔大”之人。
E.凤姐为贾琏偷娶尤二姐而大发雷霆,在设计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后,先是利用秋桐折磨她,后
又挑唆张华告状,终致尤二姐吞金自尽。
25.简答题。
(20分)
⑴“你往前些!我是老虎,吃了你?”坠儿只得往前凑了几步。
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又骂道:“要这爪子做什么?拈不动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
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晴雯为什么责罚坠儿?其后,她又是如何处理坠儿的?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晴雯怎样的个性?(5分)
▲▲
⑵《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紫鹃对黛玉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请解释紫鹃对黛玉如是说的原因。
(6分)
▲▲
⑶“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都不干净。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上面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他因何事而说了这句话?他最终的结局如何?(4分)
▲▲
⑷黛玉道:“原稿在那里?倒要细细的看看。
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
只听见中间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陇中,女儿命薄’这一联意思却好。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黛玉索读的是哪一篇文章的原稿?“女儿命薄”表现在哪些地方?(5分)
▲▲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检测
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
2.(3分)B(“借代”一说,错误。
C.“红蜡泪”,比喻;“秋思”,代指感秋悲思的女子。
D.“落梅如雪乱”,比喻;“拂了一身还满”,夸张。
)
3.(3分)C(A.“林间”与诗题不合;B.“过客稀”不及“人不到”更能见出辞官退居后
作者内心的孤寂落寞;D.“寒气”与全诗意境不合。
)
4.(3分)B(③所表达的意思与②有重复之嫌;⑦与“自我介绍”无关。
②“建树”指“不
朽的功勋”或“重大的成就”,夸大其词;⑤“鼎力”指别人对自己,用错对象;⑧“慧眼识金”,将自己比作“金”,属于自夸。
)
5.(3分)D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3分)B(害:妒忌。
)
7.(3分)D(代词,他。
)
8.⑴(4分)而今(府第)空空荡荡没有隔阂(或:阻隔/间隔),四门大开,即使(朝内)出
现谗言毁谤,也施加不到我身上。
(“间”“虽”“加”“谗毁是兴”,各1分;若译文不顺畅,在踩点赋分基础上,扣1分。
)
⑵(4分)当时郭子仪正掌握着强大的军队,有时面对敌军来犯,皇帝(或:朝廷)下诏
书命令他去征讨,他从不曾因为危险而顾念自身(或:心怀顾虑/为自己担心)。
(每句1分;“方握强兵”前主语省略,译文若未补出,该句不得分;“诏命征之”前主语省略,译文若未补出,该句不得分;若整句译文不顺畅,在分句赋分基础上,扣1分。
)
9.(4分)①先人坟墓被掘,号泣自罪(或:不加追究);②赞成儿子大开家门,听任各色
人等自由出入(或:出入不问)。
(每点2分;概括时,要有情节意识。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⑴(5分)①点明时节、地点;②照应诗题;③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气的形象描绘,
烘托出萧瑟阴森的环境气氛;④寄寓了老大伤悲、抑郁苍凉的情怀;⑤为后文的写景抒情做铺垫;⑥奠定了全诗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
(答对其中任意一点,1分;五点,
满分。
)
⑵(6分)①为时局动荡不安、国运光景暗淡而忧愁苦闷;②为滞留他乡、漂泊无依而
落寞伤感,③为心系故园却欲归不得而焦灼无奈。
(每点2分;若学生给出的答案系“贴标签”,该点不得分。
)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8分)⑴过则勿惮.改⑵非由外铄.我也⑶朝菌.不知晦朔
..⑷猿猱欲度.愁攀援⑸间关莺.
语花底滑⑹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⑺横槊赋
..诗⑻千载.谁堪.伯仲间
评分建议:一空1分。
若该空默写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多字或字迹模糊不清等现象之一,则该空不得分。
【友情提醒】批阅时,请特别留意句中加点加粗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无误。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4分)①我出生在冬夜,年轻的羊温暖过我,表现我对羊的深厚感情由来已久;②在
贫穷生活中,我常省下自己吃的面条喂给老山羊,表现我对老山羊的疼爱与不忍。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13.(6分)①因劳作而产生的粗糙,是对勤劳的爷爷的赞美;②老山羊舔舐声音的“粗糙”,
是羊对主人的善和亲近的表现,也是羊能到野外去自由欢快心情的展现。
③心开始变得“粗糙”,是因爷爷将要卖羊而羊依然亲近爷爷,内心开始难受起来的形象化反映。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14.(4分)用拟人的手法(1分),从声音、表情、动作等角度(1分),细致地描写老羊
在卖出时的种种挣扎,展现了生命的生存本能欲望和反抗力量的弱小(1分),表现我对老羊的离去无力相助、无可奈何的痛苦心理(1分)。
15.(6分)①羊总是温和善良,从不见有生气的时候,表现了动物生命的宽容大度,表达
了对美好天性的赞美,以此来反衬人性中的残忍与无视;②照应文题“羊来羊去”,小山羊的命运可能还是“羊来羊去”的轮回,引发读者思考;③野花竞放,小山羊长大,是蓬勃生命力的象征,也表现对动物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的主题。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6分)首先指出中国传统美学中有三种审美态度,引出第四种态度——生命的态度;
其次阐述其含义和观照方式,并以王维诗作为例说明;最后阐述生命态度的特点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