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基本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优质碳素结构钢:30、45号钢等
(3)碳素铸钢:ZG310-570等
(4)碳素工具钢;T10等
精选课件
27
合金钢
为了改善钢的性能,专门在钢中加入一种 或数种合金元素的钢叫做合金钢。
合金元素的种类:铬(Cr)、锰(Mn)、 镍(Ni)、硅(Si)、硼(B)、钨(W)、 钼(Mo)、钒(V)、钛(Ti)、锆(Zr) 和稀土元素(Re)等。
热处理不改变工件形状,只改变内部组织结构, 以获得不同的机械性能。
钢的热处理可以改善钢的加工工艺性能、提高 钢的机械性能、增加寿命、耐磨性等。
精选课件
14
热处理方法:
1、退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20-30
度,经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热处理炉(或埋入石 灰石、沙中冷却)缓慢冷却至500度以下,然 后在空气中冷却。
2.3 机械工程材料及钢的热处理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及零件表面处理 常用金属材料 常用非金属材料 选用材料的一般原则
精选课件
1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是指在外力作用 下表现出来的特性。 如:强度、刚度、塑性、硬度、韧性、 疲劳强度等。
变或重复应力与其断裂前的应来自循 环次数N之应力
间的关系曲
线,称为疲
劳曲线。
107
循环次数N
精选课件
8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所具有的能够适应各种加 工工艺要求的能力。
金属材料常用的加工工艺方法: 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削加工等。
精选课件
9
各种工艺方法对材料提出的要求
铸造: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入铸 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后而得到的一定形 状和性能的铸件的方法。
目的: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细化钢 的晶粒,减少组织的不均匀性,消去工件在锻 造、铸造中出现的内应力。
精选课件
15
2、正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 -5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 空气中冷却。
目的:正火和退火相似,但正火后机械 强度略高。
精选课件
16
3、淬火和回火 淬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度,
精选课件
6
韧性和疲劳强度
材料抵抗冲击载荷和变载荷的能力。
韧性: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抵抗破 坏的能力。
疲劳强度:金属材料受到交变载荷作用 时会产生交变应力,即使其应力未超过 屈服极限,但当应力循环次数增加到某 一数值N后,材料也会发生断裂,这种现 象,叫金属的疲劳。
精选课件
7
疲劳曲线
材料承受交
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对材料的加工性能 及尺寸规格的一致性要求十分严格,因此不能 轻易采用劣质材料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精选课件
3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课件
21
金属零件的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在金属表面附上一层覆盖层, 以达到防腐、改善性能及装饰的作用。 通常分电镀、化学处理和涂漆三种。
精选课件
22
电镀
电镀是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或非 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 的过程。
分为:镀铬 、镀镍 、镀锌
精选课件
23
化学处理
金属零件表面的化学处理主要有氧化和 磷化。
氧化是零件表面形成该金属的氧化膜, 以保护金属不受侵蚀,并起美化作用;
磷化是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不溶于水的 磷酸盐薄膜,可以保护金属。
精选课件
24
常用金属材料
铸铁 碳素钢 合金钢 有色金属材料
精选课件
25
常用金属材料
1、铸铁: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 金。
性能: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吸振性及 切削加工性能,而且价格低廉,生产设备简单。 因此,它是应用最多的一种金属材料。
精选课件
19
渗碳
将低碳钢工件放在大量含碳的固体(木 炭粉和碳酸盐)或气体(天然气、煤气 等)介质中,加热到850~950℃,保温 一段时间,使碳扩散到钢表面层内,使 表面层的含碳量达到0.8%~1.2%。再经 淬火和低温回火,从而获得高硬度和耐 磨性。
精选课件
20
氮化
将钢件放入含有氮的介质或利用氨气加 热分解的氮气中,加热到500~620℃, 持续保温20~50小时,使氮扩散渗入钢 件表面层内。经氮化处理的钢件不再经 淬火便具有很高的表面层硬度及耐磨性, 并大大提高疲劳极限、耐腐蚀性能及耐 热性。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可以使钢材获 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精选课件
18
表面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放在某种化学介质 中,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的方法使介 质中的某些元素渗入钢件表面,改变了 表面层的化学成分,从而使其表面具有 与内部不同的特殊性能。一般都是使表 面获得高硬度、高疲劳极限,以及耐磨、 防腐蚀性能。
目的:使钢获得一般碳素钢达不到的性能, 如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等;提高耐磨、 防腐、防酸性能;获得高弹性、高抗磁或 导磁性等。
精选课件
28
合金钢分类
合金钢按用途来分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合金结构钢: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 合金工具钢:刃具钢、磨具钢、量具钢 特殊性能钢:不锈钢、耐热钢等。
精选课件
29
有色金属材料
与钢、铁相比,有色金属的强度较低。 应用它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某些特 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铝、镁、钛及 其合金密度小;铜、铝及其合金导电 性好;镍、钼及其合金能耐高温等。 因此,工业上除大量使用黑色金属外, 有色金属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色金 属及其合金种类繁多。
精选课件
30
常用非金属材料
弹性模量E是表征材料刚度的主要性能指 标。
精选课件
4
塑性
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金属产生塑 性变型而不产生断裂的能力。工程上一 般用材料被拉断后所留下的残余变形来 表示材料的塑性,一般用两个指标来表 示:
延伸率: l1 l 100%
l
收缩率: AA1 10% 0
A
精选课件
5
硬度
硬度:材料抵抗压入物压陷的能力, 即材料对局部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 工程上常用的洛氏硬度和布氏硬度分 别为:HRC和HBC。
精选课件
32
2、工艺性原则
用金属制造零件的方法基本上有四 种:铸造、压力加工(锻造、冲压)、 焊接和机械切削加工(车、铣、刨、磨、 钻等)。
不同加工方法使用的材料不同:比 如铸铁具有很好的铸造工艺性,但不能 锻造。
精选课件
33
3、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用材料时还 应注意降低零件的总成本。零件的总成本包括 材料本身的价格和加工制造的费用。
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水或盐水或油中急速冷 却。
目的: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但急速冷却引起 内应力,使钢变脆,所以淬火后必须回火,以 得到较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
精选课件
17
回火:将淬火后的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 以下,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或油 中冷却。
目的:硬度、强度略有降低,但消除了 内应力和脆性。
精选课件
2
强度
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 能力。
强度极限 b 和屈服极限 s 是表征强度的主
要性能指标。 屈服极限是材料发生塑性变型时的应力; 强度极限是材料发生断裂时的应力。
精选课件
3
刚度
刚度:是指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E: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与应 变的比值E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
分类:(1)灰口铸铁;(2)可锻铸铁; (3)球墨铸铁;(4)合金铸铁
精选课件
26
碳素钢
通常把含碳量在0.02%~2.11%之间的铁碳合 金称为钢(碳素钢)。
碳素钢可以轧制成板材和型材,也可以锻造成 各种形状的锻件,但锻件的形状一般比铸件简 单。
分类 (1)普通碳素结构钢:Q195、Q215等
低碳钢的焊接性能好,铸铁的焊接性能差。
精选课件
12
切削加工性:是指对材料进行切削加工 的难易程度。
灰口铸铁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
精选课件
13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与零件的表面处理
钢的热处理:将钢在固态范围内施以不同形式 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从而改变(或改善)其 组织结构,以达到预期性能的操作工艺。
工程塑料:聚酰胺、尼龙、等。 工业陶瓷:普通陶瓷、特种陶瓷等。 复合材料: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层合复合材料。
精选课件
31
选择材料的一般原则
1、使用性原则
若零件尺寸取决于强度,且尺寸和重量又 有所限制时,则应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若零 件尺寸取决于刚度,则应选用弹性模量较大的 材料(如调质钢、渗碳钢等);在滑动摩擦下 工作的零件,应选用减摩性能好的材料;在高 温下工作的零件应选用耐热材料;在腐蚀介质 中工作的零件应选用耐腐蚀材料等。
铸造性:是指浇注时液态金属的流动性、 凝固时的收缩性和偏析倾向等。
灰口铸铁和青铜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精选课件
10
锻造性:是指材料在压力加工时,能改 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
低碳钢的锻造性好,铸铁没有锻造性。
精选课件
11
焊接性:是指材料在通常的焊接方法和 焊接工艺条间下,能否获得良好焊缝的 性能。
(3)碳素铸钢:ZG310-570等
(4)碳素工具钢;T10等
精选课件
27
合金钢
为了改善钢的性能,专门在钢中加入一种 或数种合金元素的钢叫做合金钢。
合金元素的种类:铬(Cr)、锰(Mn)、 镍(Ni)、硅(Si)、硼(B)、钨(W)、 钼(Mo)、钒(V)、钛(Ti)、锆(Zr) 和稀土元素(Re)等。
热处理不改变工件形状,只改变内部组织结构, 以获得不同的机械性能。
钢的热处理可以改善钢的加工工艺性能、提高 钢的机械性能、增加寿命、耐磨性等。
精选课件
14
热处理方法:
1、退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20-30
度,经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热处理炉(或埋入石 灰石、沙中冷却)缓慢冷却至500度以下,然 后在空气中冷却。
2.3 机械工程材料及钢的热处理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及零件表面处理 常用金属材料 常用非金属材料 选用材料的一般原则
精选课件
1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是指在外力作用 下表现出来的特性。 如:强度、刚度、塑性、硬度、韧性、 疲劳强度等。
变或重复应力与其断裂前的应来自循 环次数N之应力
间的关系曲
线,称为疲
劳曲线。
107
循环次数N
精选课件
8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是指金属材料所具有的能够适应各种加 工工艺要求的能力。
金属材料常用的加工工艺方法: 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削加工等。
精选课件
9
各种工艺方法对材料提出的要求
铸造: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入铸 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后而得到的一定形 状和性能的铸件的方法。
目的: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细化钢 的晶粒,减少组织的不均匀性,消去工件在锻 造、铸造中出现的内应力。
精选课件
15
2、正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 -50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 空气中冷却。
目的:正火和退火相似,但正火后机械 强度略高。
精选课件
16
3、淬火和回火 淬火是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度,
精选课件
6
韧性和疲劳强度
材料抵抗冲击载荷和变载荷的能力。
韧性: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抵抗破 坏的能力。
疲劳强度:金属材料受到交变载荷作用 时会产生交变应力,即使其应力未超过 屈服极限,但当应力循环次数增加到某 一数值N后,材料也会发生断裂,这种现 象,叫金属的疲劳。
精选课件
7
疲劳曲线
材料承受交
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对材料的加工性能 及尺寸规格的一致性要求十分严格,因此不能 轻易采用劣质材料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精选课件
3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课件
21
金属零件的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在金属表面附上一层覆盖层, 以达到防腐、改善性能及装饰的作用。 通常分电镀、化学处理和涂漆三种。
精选课件
22
电镀
电镀是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或非 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 的过程。
分为:镀铬 、镀镍 、镀锌
精选课件
23
化学处理
金属零件表面的化学处理主要有氧化和 磷化。
氧化是零件表面形成该金属的氧化膜, 以保护金属不受侵蚀,并起美化作用;
磷化是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不溶于水的 磷酸盐薄膜,可以保护金属。
精选课件
24
常用金属材料
铸铁 碳素钢 合金钢 有色金属材料
精选课件
25
常用金属材料
1、铸铁: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 金。
性能: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吸振性及 切削加工性能,而且价格低廉,生产设备简单。 因此,它是应用最多的一种金属材料。
精选课件
19
渗碳
将低碳钢工件放在大量含碳的固体(木 炭粉和碳酸盐)或气体(天然气、煤气 等)介质中,加热到850~950℃,保温 一段时间,使碳扩散到钢表面层内,使 表面层的含碳量达到0.8%~1.2%。再经 淬火和低温回火,从而获得高硬度和耐 磨性。
精选课件
20
氮化
将钢件放入含有氮的介质或利用氨气加 热分解的氮气中,加热到500~620℃, 持续保温20~50小时,使氮扩散渗入钢 件表面层内。经氮化处理的钢件不再经 淬火便具有很高的表面层硬度及耐磨性, 并大大提高疲劳极限、耐腐蚀性能及耐 热性。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可以使钢材获 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精选课件
18
表面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放在某种化学介质 中,通过加热、保温、冷却的方法使介 质中的某些元素渗入钢件表面,改变了 表面层的化学成分,从而使其表面具有 与内部不同的特殊性能。一般都是使表 面获得高硬度、高疲劳极限,以及耐磨、 防腐蚀性能。
目的:使钢获得一般碳素钢达不到的性能, 如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等;提高耐磨、 防腐、防酸性能;获得高弹性、高抗磁或 导磁性等。
精选课件
28
合金钢分类
合金钢按用途来分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合金结构钢: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 合金工具钢:刃具钢、磨具钢、量具钢 特殊性能钢:不锈钢、耐热钢等。
精选课件
29
有色金属材料
与钢、铁相比,有色金属的强度较低。 应用它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某些特 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如铝、镁、钛及 其合金密度小;铜、铝及其合金导电 性好;镍、钼及其合金能耐高温等。 因此,工业上除大量使用黑色金属外, 有色金属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色金 属及其合金种类繁多。
精选课件
30
常用非金属材料
弹性模量E是表征材料刚度的主要性能指 标。
精选课件
4
塑性
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金属产生塑 性变型而不产生断裂的能力。工程上一 般用材料被拉断后所留下的残余变形来 表示材料的塑性,一般用两个指标来表 示:
延伸率: l1 l 100%
l
收缩率: AA1 10% 0
A
精选课件
5
硬度
硬度:材料抵抗压入物压陷的能力, 即材料对局部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 工程上常用的洛氏硬度和布氏硬度分 别为:HRC和HBC。
精选课件
32
2、工艺性原则
用金属制造零件的方法基本上有四 种:铸造、压力加工(锻造、冲压)、 焊接和机械切削加工(车、铣、刨、磨、 钻等)。
不同加工方法使用的材料不同:比 如铸铁具有很好的铸造工艺性,但不能 锻造。
精选课件
33
3、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用材料时还 应注意降低零件的总成本。零件的总成本包括 材料本身的价格和加工制造的费用。
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水或盐水或油中急速冷 却。
目的: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但急速冷却引起 内应力,使钢变脆,所以淬火后必须回火,以 得到较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
精选课件
17
回火:将淬火后的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 以下,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或油 中冷却。
目的:硬度、强度略有降低,但消除了 内应力和脆性。
精选课件
2
强度
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 能力。
强度极限 b 和屈服极限 s 是表征强度的主
要性能指标。 屈服极限是材料发生塑性变型时的应力; 强度极限是材料发生断裂时的应力。
精选课件
3
刚度
刚度:是指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E: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应力与应 变的比值E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
分类:(1)灰口铸铁;(2)可锻铸铁; (3)球墨铸铁;(4)合金铸铁
精选课件
26
碳素钢
通常把含碳量在0.02%~2.11%之间的铁碳合 金称为钢(碳素钢)。
碳素钢可以轧制成板材和型材,也可以锻造成 各种形状的锻件,但锻件的形状一般比铸件简 单。
分类 (1)普通碳素结构钢:Q195、Q215等
低碳钢的焊接性能好,铸铁的焊接性能差。
精选课件
12
切削加工性:是指对材料进行切削加工 的难易程度。
灰口铸铁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
精选课件
13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与零件的表面处理
钢的热处理:将钢在固态范围内施以不同形式 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从而改变(或改善)其 组织结构,以达到预期性能的操作工艺。
工程塑料:聚酰胺、尼龙、等。 工业陶瓷:普通陶瓷、特种陶瓷等。 复合材料:玻璃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层合复合材料。
精选课件
31
选择材料的一般原则
1、使用性原则
若零件尺寸取决于强度,且尺寸和重量又 有所限制时,则应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若零 件尺寸取决于刚度,则应选用弹性模量较大的 材料(如调质钢、渗碳钢等);在滑动摩擦下 工作的零件,应选用减摩性能好的材料;在高 温下工作的零件应选用耐热材料;在腐蚀介质 中工作的零件应选用耐腐蚀材料等。
铸造性:是指浇注时液态金属的流动性、 凝固时的收缩性和偏析倾向等。
灰口铸铁和青铜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精选课件
10
锻造性:是指材料在压力加工时,能改 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
低碳钢的锻造性好,铸铁没有锻造性。
精选课件
11
焊接性:是指材料在通常的焊接方法和 焊接工艺条间下,能否获得良好焊缝的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