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度来认识角。
揭题:角的初步认识。
观,主动认识到“这只是一个点,而不是一个角”。
学生对先前答案自我否定,再指出了角的两条边。
找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凸显角的本质特征,发现组成角的基本要素,也就水到渠成了。
2、找生活中的角。
老师的三角尺形状也是
一个三角形,你能在老师的三角尺上指出一个角吗?
师: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
面都有角,你能找到角吗? 出示三角尺、纸工袋、红领巾,学生书空边数边说从这些物体面上分别可以
(学生如果指着一个顶点,教师就在黑
板上画一个点,问:这是一个角吗?引导学生继
续指,学生指出边,就
画边。
)
找到几个角。
课件中描出学生指出的角。
3、抽取角。
为了更好的研究角,我们把刚刚物体表面找到的角请下来。
提问:这些平面图形长得都不一样,但都是角。
说明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请你仔细观察,你能说说角长得什么样子吗?1、同桌互相说一说2、集体交流
环节
1
顺学而导,建立角的表
象4、认识角的
名称。
介绍:我们通
常从角的一
条边画一条
弧线到角的
另一条边做
一个记号,表
示出角。
我们
以后看到角,
主动画上记
号,告诉大家
“这是一个
角”。
根据学生
的发言,师
生一起总
结,角上的
这个点叫
顶点(板
书),两条
直直的线
叫做角的
两条边(板
书)。
基于学生已有生
活经验,顺学而
导,有助于通过
尝试、修正逐步
明确相关数学概
念与生活概念的
联系和区别,进
而形成关于角的
正确表象,积累
概念学习的基本
经验。
5、把“角”
的形成形象
化,为指角埋
下伏笔。
谈话:小朋友
们见过手电
筒吗?手电
筒射出万丈
学生仔细
观察,在观
察中体会
教师设计了
借助生活中的手
电筒,动态演示
从一点引出两条
射线形成的角,
将角的形成渗透
在课中。
这样的
体验显然能为以
光芒。
我们把手电筒的灯泡看作是角的顶点,任意选两条光线看成是角的两条边,这就是一个角。
谈话:你能指出电脑中三个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书空画出角的记号吗?“角”的形
成过程。
交流:这些
角都有什
么共同的
特征?
师生共同
小结:角有
一个顶点
和两条边。
(板书)
后进一步学习角
的概念埋下伏
笔。
环节1 顺学而导,建立角的表
象6、辨认角,
凸显角的特
征。
现在大家已
经认识了角,
请你做出判
断,用手势告
生用手势
判断,全员
参与。
生:因为它
们都有一
个顶点和
两条直直
学生经历“辨角”
这样的活动过
程,不仅能丰富
对角的特征的感
知,提升对角的
整体识别能力,
而且有助于他们
在头脑中主动构
诉老师。
聚焦,①、③、⑤号图形你们怎么看出它们都是角呢?
追问:⑥号图形两条线可都是直的,你能想个办法使它变成一个角吗?
小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的边。
师:抓住了
角的特点,
王老师特
别欣赏你!
剩下的几
个为什么
不是角?
建角的表象,积
累认识图形的经
验,发展初步的
空间观念。
7、数角。
角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角也是进一学生独立
填写,全班
交流,重点
交流第一
抽取出三
角形、四边
“数角”后设计
抽取、观察、发
现的环节,旨在
给学生提供一个
有几个角。
错误资源,形、五边形的图,增加六边形,让学生观察边与角的个数,发现什么?
联系生活,
体验角的价
值
角的另一种形成方式。
(1)动画演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不
停地转动,两根针就形成了一个角。
(2)这里三个钟面上有大小不同的
角(出示想想做做第3
题)。
你能看出上面哪个
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2、角的大小与看到的边
的长短无关。
出示两个同
样大的角,一个角画出的
观察,认真思考。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
的?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
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张开
得越大,角就越大。
课件演示验证,角的
面上指针转动的过程中感知角可以是一条射线绕着顶点旋转而成
的,体会活动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利用活动角中获得的对角的大小
的体会引导学生直观判断钟面上角的大小,学生对概念有了深入理解和掌握。
同时区分出“生活角”与“数学角”的异同,对“角的两条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没有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