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数学比例 易错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六年级数学比例易错题训练
一、比例
1.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cm,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km。

A. 2500
B. 250
C. 9
【答案】 B
【解析】【解答】5÷=25000000(厘米);25000000厘米=250千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应用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得出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比例尺是以厘米为单位,然后把得数转化成以千米为单位的数即可。

2.与18:15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
A. 6:30
B. :
C. 0.25 :
D. 5:6【答案】 A
【解析】【解答】解:18:15=1.2,
A、6:30=0.2,不能组成比例;
B、=1.2,能组成比例;
C、0.25:=0.75,不能组成比例;
D、5:6=,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计算出每个比的比值,与18:15的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组成一个比例。

3.下列各组中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的是()。

A. 2、8、9和14
B. 、、和
C. 0.6、1.8、和2
D. 、、6和5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C、D三组数字中任意两个数字组成的比的比值都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
B、,,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果一个选项中的4个数字能够找出比值相等
的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4.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4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答案】 1:8000000
【解析】【解答】3厘米:240千米=3厘米:24000000厘米=(3÷3):(24000000÷3)=1:8000000。

故答案为:1:8000000。

【分析】已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要求比例尺,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注意:先将单位化统一,然后化简比即可。

5.一幅画的比例尺是,A、B两地相距140km,画在这幅图上的是________cm。

【答案】3.5
【解析】【解答】1cm:40km=1cm:4000000cm=1:4000000,
140km=14000000cm,
14000000×=3.5(cm)。

故答案为:3.5 。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然后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5cm,把它按3:1放大后,长和宽分别为________cm、________cm。

放大后的新长方形的面积和原长方形的面积之比是________。

【答案】 24;15;9:1
【解析】【解答】解:长:8×3=24(cm),宽:5×3=15(cm),面积之比:(24×15):(8×5)=360:40=9:1。

故答案为:24;15;9:1。

【分析】按3:1放大的意思就是放大后的长和宽是原来的长和宽的3倍,这样分别计算出放大后的长和宽。

分别计算出放大前后的面积,并写出面积的最简整数比即可。

7.从12的约数中任选四个数组成比例是________.
【答案】 1:2=3:6
【解析】【解答】解:12的约数有1、2、3、4、6、12,组成的比例是1:2=3:6。

故答案为:1:2=3:6(答案不唯一)。

【分析】先找出12的所有约数,然后从中找出四个数组成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这两个比就能组成一个比例。

8.把50×4=10×20改写成比例是________.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50:10=20:4;50;4
【解析】【解答】解:50×4=10×20改写成比例是50:10=20:4,这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50和4。

故答案为:50:10=20:4;50;4(答案不唯一)。

【分析】把50和4作为外项,10和20作为内项,然后写出这个比例,比例两端的两个项叫做外项,里面的两个项叫做内项。

9.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填数.
________= ________:6=4:________
【答案】 12;12;2
【解析】【解答】解:15÷5=3,4×3=12,所以;
4×6=24,两个外项的积只要是24即可,可以是12×2,即12:6=4:2.
故答案为:12;12;2。

(后两个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比、分数之间的关系,先计算已知分子或分母扩大的倍数,然后把未知的分母或分子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

10.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5,一个外项是5,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

【答案】 3
【解析】【解答】15÷5=3.
故答案为:3.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用两个内项的积÷一个外项=另一个外项,据此列式解答.
11.如果a×6=b×8,那么a:b=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3
【解析】【解答】如果a×6=b×8,那么a:b=8:6=(8÷2):(6÷2)=4:3.
故答案为:4;3.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由此可以把相乘的两个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然后化简比即可.
12.甲、乙两地相距320km,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192km。

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几小时?(列比例解答)
【答案】解:设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x小时。

x=5
答: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5小时。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路程÷时间=速度,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据此设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x小时,用路程÷时间=速度,据此列正比例解答。

13.一本童话书,每天读10页,两周(14天)可以读完;如果想提前4天读完,每天要比原来多读几页?(用比例知识解答)
【答案】解:设每天要比原来多读x页。

(10+x)×(14-4)=10×14.
x=4
答:每天要比原来多读4页。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本书的总页数一定,每天读的页数与读的天数成反比例,设每天要比原来多读x页,用(原来每天读的页数+现在每天要比原来多读的页数)×现在需要的天数=原来每天读的页数×原来需要的天数,据此列比例解答.
14.如图是一块三角形地画在比例尺1:5000的地图上的平面图,请你算一算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
【答案】解:8÷ =40000(厘米)
6÷ =30000(厘米)
40000×30000÷2=1200000000÷2=600000000(平方厘米)
600000000平方厘米=6公顷
答: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6公顷。

【解析】【分析】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据此分别求出三角形实际的底与高,然后用公式: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化成公顷,据此列式解答.
15.李伟、杨洋、张雯三人一起参加100米赛跑,李伟到达终点时领先杨洋10米,领先张雯15米,如果杨洋、张雯按他们原来的速度继续跑向终点,那么当杨洋跑到终点时会领先张雯多少米?
【答案】解:设当杨洋跑到终点时会领先张雯x米。

100:(100-x)=(100-10):(100-15)
解得x=
答:当杨洋跑到终点时会领先张雯米。

【解析】【分析】已知参加比赛的三个人的速度是一定的,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三个人所跑的路程比也是一定的。

设当杨洋跑到终点时,张雯还差x米到达终点,根据题意可知,当李伟到达终点时,杨洋和张雯所跑的路程比是(100-10):(100-15);当杨洋到达终点时,杨洋跑的路程是100米,张雯跑的路程是(100-x)米,此时杨洋和张雯所跑的路程比是100:(100-x)。

根据路程比相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