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比德”的形式特征和思想内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 比性 ,常 常 寄情 于 物 、托 物 言 志 。这 就 是 中 国独特 的 “ 比 类 是 自 比,一 类 是他 比 。 自比就 是 用 自然 物 等来 比 自 己的品
用 “ 比德 ”来 认识 自然 美 ,虽 然在 孔 子 以前 就 有 ,但 孔 他 比, 实 际上 都 是 自证 心理 的形 象性 的外 化 。 自比是托 外 物 子却 是 对 后 世 有 着 深 远 影 响 的 “比德 说 ” 的 倡 导 者 。 “ 比 言 己 志 , 他 比是 托 外 物 言 他 志 。托 外 物 言 他 志 的言 外 之 意 德 ”思想 在 《 论语 》 中就 有 记 载 。在 《 论语 ・ 也 》篇 孔子 雍 提 出 了 “ 者 乐水 ”之说 。他 说 : “ 者乐 水 ,仁 者 乐 山。 智 智 智 者 动 ,仁 者静 ;智 者乐 ,仁 者寿 。 ”孔 子 把 智者 、仁 者 与 自然 界 中的 最 常见 的 山 、水 联 系在 一起 ,指 出智者 、仁 者分 别 具 有动 和 乐 、静 和 寿 的 品格 。孔 子 在 《 记 ・ 义 》 还详 礼 聘 是 :我 赞美 你 的 品格 ,因 为我 也 有 与你 相 近 的 品格 , 即 “ 于 我 心 有戚 戚 焉 ”。 从 思想 内涵 来 看 ,我 国 占代 诗 文 的 “ 兴 ”主 要 是 指 比 “ 比德 ” 。也 就是 说 “ 比兴 ”的 形式 主 要用 于表 现 “ 比德 ” 的 内容 。刘 勰 说 : “ 《 雎 》 有 别 ,故 后 妃 方 德 ; 尸 鸠 贞 关
来崇 尚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 美 ,几 千 年 来更 是把 自然 之 美和 人 的 道德 情 操相 联 系 ,认 为 世 间万 物 的 品性 与人 的品 格 性情 具 有 德 ”理 论 产生 的最基 本 的原 因 。 蓄 的表 现 自己或他 人 的道 德 品质 的一 种 重要 艺术 手 段 。 从 “ 比德 ” 的类 别 上来 看 , “ 比德 ”大体 分 为两 类 : 一 格 ;他 比就 是 用 自然 物 等 来 比他 人 的 品格 。 无论 是 自比还 是 .
是指 “ 比德”。 “ 比德”具有极其丰富的道德人格 内涵和较强的伦理 色彩。 “ 比德”的哲学基础是我 国独特的 “ 天
人合 一” 的 宇宙观 、哲 学观 、人 生观 。 “ 比德 ” 的本质 实 际上是人 的 个 陛1 均确证 与 实现 ,是人 的 本质 力量 的对 象化 。 关键 词 : “ 四君 子” 比德 相似 性 伦 理 内涵 异 质 同构
贤 臣 ,虬 龙 鸾 风 以 托 君 子 ,飘 风 云 霓 以为 小 人 。其 词温 而
雅 , 其 义 皎 而 朗 。 ” 在 这 里 , 王逸 强 调 了 “ 诗 取 兴 ” 、 依
“ 引类 譬 喻 ” 的 “ 美刺 ”作用 。 “ 美刺 ”就 是用 委 婉 、含 蓄 的手 法 赞 美人 的 德性 和 人 格 ,讽 刺 人 的德 性 和人 格 。换 句 话 综 上 所 述 , 中 国 古代 文 艺 理 论 中所 说 的 “比 ”或 “ 比
表 现 形 式 、表 现 手法 来 看 , “ . 比德 ”所 运 用 的主 要 是 比喻 、 “ 高 声 自远 , 非是 藉 秋风 ”表面 上 是 说蝉 ,实 际 上是 以蝉 居 的风 度 气 韵 。 唐 代 诗 人 张 九 龄 的 《 遇 十 二 首 》 第 一 首 : 感
类 比 和 象 征 的 手 法 。如 唐 代 诗 人 虞 世 南 的 《 》 中两 句 诗 说 就 是 “ 蝉 比德 ” 。 自比 ,是对 自 己内在 人格 高 度 的 自信 ,表现 出一 种雍 容 不迫 德 ”尽 管 是一 种 比喻 或 类 比 ,但 决 不 能把 它 等 同于 一般 修 辞 学 中的 比喻 。因 为它 具 有 极其 丰 富 的道 德 人 格 内涵 ,具 有 较 “ 叶春 蒇 蕤 ,桂 华 秋 皎洁 。欣欣 此 生 意 , 自尔 为佳 节 。谁 强 的伦 理色 彩 。它充 分 体现 了 中国 古代 重 伦 理 的美 学特 色 和 兰 知林 栖者 ,闻 风坐 相 悦 。草 木 有本 心 ,何求 美 人折 。 ”诗人 文 艺 学特 色 。某些 自然 物之 所 以获 得审 美 价值 ,往往 是 因 为 认 为 兰逢 春 而 葳蕤 ,桂遇 秋 而 皎洁 ,这 是 它们 的本 性 ,而 并 它 的 某 些 特 征 ,可 以 让 人 联 想 起 人 的某 种 精 神 、 品格 、个
为 从 这 些 植 物 的 自然 特 点联 想 到 人 的 美 好 情 操 和 美 德 。所 这 就 是 “ 比德说 ”。 实际 上 , “ 比德说 ”就 是 “ 感 说 ”的 物
一
似性 、相 关性 联想 ,充 分展 现 了人 的品格 的 丰 富 内涵 。从 另 把 自己的情 感 移植 到外 物 的 身上 ,而是 外物 的运 动和 形 状本
文 学 研 究
我 觉得 它 很美 很 美 ;这 原因 ,是我
就 成 了物 我感 应 、物 我 的 双 向交流 。中 国古 代 文艺 上 的 “ 物 自然 事物 被超 验 的 赋予 了人 的色 彩 。这 时 ,它 除 了禀 赋有 自
然 之 质 ,还被 赋 予 了孟 子 所谓 的 “ 义 所 生 ”的道 德 之质 , 集 个 方面 的发 展 。 格 式 塔心 理 学家 美 学 的 “ 异质 同构 ”说 认 为 ,人 并不 是
,
故 夫 人 象 义 。义 取其 贞 ,无 从于 夷 禽 ;德 贵 其别 ,不பைடு நூலகம்
于 鸷 鸟 。 ” ( 《 心雕 龙 ・比兴 》 )在 这里 ,刘勰 举 例 说 明 文
了“ 比德 ”和 “ 喻 ”的关 系 。也 就 是 说 , “ 兴 兴喻 ”的作 用 和 目的就 在 于 “ 比德 ” 。汉 代 王逸 在 《 离骚 经 序 》 中指 出 , 《 离骚 》 “ 诗 取 兴 ” 、 “ 依 引类 譬 喻 ”以进 行 比德 。他说 :
国 古 代 文 学 研 究
试 论 德 "的形 式特 征和 思想 内涵 “比
。 吴 秋 煊
摘
要: “ 四君子”是我国文人常用的 “ 比德”对象。 “ 比德说”在我 国源远流长。从修辞 学和艺术表现形式、表
现手法来看, “ 比德”所运用的主要是比喻 、类比和象征的手法。从思想内涵来看,我 国古代诗文的 “ 比兴”主要
一
尽 的 阐述 了 “ 子 比德于 玉 ” 的道 理 ,指 出玉 的 品格 与君 子 君 的德性 人 格 具 有诸 多 相似 之处 。
无 论是 以水 比德 还 是 以玉 比德 ,显 然都 是 由仁 人 君 子 的 美 德而 联 想到 与 之 相似 的 某种 事 物 的 品格 , 从而 使 二 者密 切 联 系在 一起 。从 审 美心 理 学 的角 度 来看 ,这 是 由事 物 的某 种 相似 性 而 引起 的 审美 联 想 和想 象 。 由人 物 的道 德 人 格展 开 丰 富 的联 想和 想 象 , 与 自然 界或 社 会 生活 中的 事物 联 系起 来 ,
在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中 , 梅 、 兰 、 竹 、 菊 被 称 为 “四君 把 兰 、桂 的 “ 心 ”和 人 的 本性 相 比,借 物 言情 ,充 分表 达 本 子 ” ,成 为文 人 士 大夫 借 以抒 怀 的 典 型意 象 。其 实 ,进 入 中
了 “ 李 不 言 ,下 自成 蹊 ”的道 理 。 从 以上 诗例 可 以看 出 , 桃
好 国文 化 艺 术殿 堂 的 不仅 是 “ 四君 子 ”,很 多 自然 景 物 也进 入 无论 诗人表 现 自己的风度 气韵 ,还 是表达 自己的洁 身 自 ,都 比 比 了 中 国文 人 的视野 ,成 为 他们 所 写 文本 中的 意象 。中 国人 历 采 用 了 “ ”的艺术 表现 形式 。所 以 “ ”成 了人们 委婉 、含
一
个 方 面讲 ,人 的 品格诸 如 仁 、义 、礼 、智 、信 等 这些 抽 象 身就 是 一种 表现 ,表现 某 种 人 的情 感 。这 种观 点 有其 合 理 的 某 些 解释 ,认 为审 美 感 受来 源 于客 观 事物 本 身具 有 的运 动和
的道 德 概念 ,也需 要 通过 具 体 的直 观 的 形象 呈现 出来才 能 成 成 分 ,但 也 有 一定 的缺 陷 。它对 人 的 审美 感 受的 来源 做 出 了 为 审美 观照 的 对象 。正如 黑 格 尔所 说 : “ 是 艺术 兴趣 和 艺 但 术创 作 通 常所 需要 的却 是一 种 生气 ,在这 种 生 气之 中,普 遍 形 状 ,这 种 运 动和 形 状在 特 定 条件 下 与人 的情 感 产 生 同构对 的 东 西不 是作 为规 则 和 规箴 而 存在 ,而 是与 心 境和 情 感契 合 应 ,引起 人 们 特 定 的视觉 情 感 ,从 而 也就 具 有 了审 美感 受 。 为 一体 而 发生 效用 ,正 如在 想 象 中 ,普遍 的和 理性 的东 西也 这 一 说 法 强调 了客观 事物 本 身 的存 在 形式 所 表现 出的特 征 , 须和 一种 具体 的感 性现 象 融 成 一体 才 行 。 ” 【因而 从 文 艺心 重视 客 观 形式 在美 的产 生 中所 起 的作 用 。但 是它 重 视 了审 美 2 理 学 的角 度讲 ,所 谓 “ 比德 ”实 际上 是运 用 想 象力 赋 予某 一 自然 物 丰 富 的伦理 内涵 ,使 某 种德 性 或 某种 人 格具 象 化 、对 象 化 ,从 而形 成 一种 审 美 意象 。 “ 比德 ”是 借 助想 象 力把 人 的 某种 道 德观 念直 接 投 射 到 自然物 上 面 ,使 自然物 在 其 固有 品 格 的基 础上 进 一步 扩 张丰 富 ,从而 使 人 的道 德 品格 因 对于 自然 物 品 格 的想象 、联 想 而得 到加 强 ,并 以具 体 、直 观 、生 动 的形 象 充分 展现 出来 。 从这 一 点来 看 , “ 比德 ” 已包 含 了 “ 移情 ”的 因子 。 “ 比德 ”的核 心 就是 自然 的道 德人 格 化 和伦 理 化 。 自然 格 。 我们 可 以把 一 般 的 自然 审美 对 象和 “ 比德 ”的 审美 对象 作 一 下 比较 :一 般 的 自然 审 美对 象 ,人 们 欣赏 的 主 要是 其 外 在 的 表现 形 式 。 自然现 象 是 否美 , 主要 的并 不在 于 它是 否 具 有 对 人有 实用 价 值 的功 利 意 义 ,而 在于 它 的 形式 是 否让 人 赏 心 悦 目。在 一般 的 自然 审 美对 象 中 ,美 的形式 占据 突 出 、显 要 的位 置 ,而 内容 却往 往 比较 朦 胧 ,无 关 大局 。 王维 的 《 使 表 现 的对 落 日的欣 赏 ,并 非对 其 内容 的欣 赏 ,而 是 对它 在 大 漠 、长河 、孤 烟 的 映衬 下 呈现 出来 的 形状 、 光泽 、色彩 的欣 客体 ,忽 视 了审 美主 体 的主 观 能动 性 : 忽视 了社 会 的历 史 因 素和 现 实 因素 对 人 的审 美活 动 产 生 的影 响 ;忽视 了个人 的人 生观 、价 值观 、个性 气 质 、文 化 素养 、 个人 的 实践 活动 等 对 人 的审 美 活动 产 生 的影 响 。普 列汉 诺 夫 指 出 : “ 是 为 了人 美 而存 在 的。 ” n有 了人 类 社会 ,原 先 的 “ 自在之 物 ”才 有 了
发现 了蒲 公英 的特 征 ;我 赞 美蒲 公 英 ,也 是 赞美 人 的革 命干 感 说 ”就 是 其具 体 的体 现 。随 着人 与 自然关 系 的深 入 ,有 些 劲 , 不 怕 艰 难 困 苦 的 干 劲 。” l 我 国 自古 以 来 就 称 颂 梅 、 1
兰 、竹 、菊 为 “ 四君 子 ” ,写 诗 、作 画赞 美 它们 ,同样 是 因 以, “ 比德 ”也并 非 单纯 的艺 术表 现 手法 ,它是 以类 比性 联 想 为基 础 的一 种 艺术 想象 活 动 。它 通过 对 于 具体 的物象 的相
“ 《 骚 》之 文 依 诗 取 兴 , 引 类 譬 喻 ,故 善 鸟 香草 以配 忠 离
贞 ,恶 禽 臭物 以 比谗佞 ,灵 修美 人 以媲 于君 ,宓妃 佚 女 以譬
因而 “ 比德 ”成 为 一 种独 特 的 想象 方 式 。
单纯 从 “比德 ” 的字 面 意 义 来 看 , “ ”是 指 形 式 , 比 “ ”是指 内容 。我 们 需要 明确 的一 点 是 :从 修 辞 学和 艺 术 德
比如 非为 了博 取 美 人 的折 取欣 赏 。很显 然 ,诗人 以此 来 比喻 贤人 性 、理想 等 ,因而 被 人 称道 、赞 美 。 画家 蔡 若虹 说 : “ 蒲 公 英 ,我 原 先 并不 感 到她 很 美 ; 可是 在 延安 生 活 了几 年 , 君 子 的进 德 修 业 、沽 身 自好 , 也 只 是 尽 他 作 为 一 个 人 的本 分 ,而 并非 借此 来 博 得别 人 的 赞誉 和 提拔 , 以求 富贵 利 达 。 有 一 天 ,是 二 月 的春 寒 尚未 消 逝 的 时节 ,我看 见 蒲 公英 从 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