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茄子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作者:郭欣华
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15期
1 茄子常见病虫害类型
山东省最常见的茄子病害有褐斑病、绵疫病、黄萎病。

1.1 茄子褐斑病
茄子褐斑病主要危害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和果实。

发病初期,茄子的叶面出现淡褐色水浸状
小斑点,随着危害的加剧,逐渐扩展成不规则形或近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病斑中央散生有很多小黑点,四周有一圈较宽的褪绿晕圈。

病菌以菌丝
体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下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水和风传播,其病毒菌体
或者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下越冬,来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遇有适宜的发病
条件,分生孢子萌发,通过茄子的株体入侵,潜育期7 d 左右。

该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适
温24~28 ℃,相对湿度高于85%或连阴雨天气相对多发。

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致使病害不断加重。

1.2 茄子绵疫病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具有明显的轮纹,但边缘不明显,褐色或紫褐色,潮湿时病斑上长出少量白霉。

茎部受害呈水浸状缢缩,有时折断,并长有白霉。

果实受害
最重,开始出现水浸状圆形斑点,边线不明显,稍凹陷,黄褐色至黑褐色。

病部果肉呈黑褐色
腐烂状,在高湿条件下病部表面长有白色絮状菌丝,病果易脱落或干瘪收缩成僵果。

茄子绵疫
病属于真菌病害,主要靠土壤和雨水传播。

发病条件也是高温高湿,温度30 ℃左右、空气相
对湿度越高,越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尤其大棚种植的茄子,棚内温度、湿度相对更高,更容易
诱发该病。

另外,重茬种植、田地排水差、通风不好、地表不平坦积水大的地块也容易发病。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经雨水溅到茄子果实上形成危害。

发病严重时常
造成果实大量腐烂,直接影响产量。

1.3 茄子黄萎病
发病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出现褪绿斑,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可以恢复正常,经一段
时间后不再恢复,叶缘上卷变褐脱落,病株逐渐枯死,叶片大量脱落呈光秆。

晴天高温,病株
萎蔫,夜晚或阴雨天可恢复,病情急剧发展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

即使病株熬过这段
时间成活下来,往往生长不良,株体发黄褐色,果实瘦小,易脱落。

该病原真菌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以菌丝、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次年由株体的上伤口或者根系入侵,病菌主要
通过茄子表皮破损处进行感染,感染过程比较长,因为潜伏期比较长。

这种病菌的生命力和适
应能力极强,一般在强酸强碱、高低温以及很高的盐碱度下均可生存,所以防治难度较大,难
以根除。

1.4 茄子核病菌
茄子核病菌在整个株体生长过程中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常常始于根茎,病部呈褐色,当湿
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呈腐烂状,茄苗容易死亡。

成株期各个株体部位均能发病,初期呈浅褐色,伴随凹陷,湿度大时容易发霉,株体呈黑色,如果不及时用药,株体很快死亡。

和其他几
种病菌一样,茄子核病菌也是寄宿在土壤中越冬,次年高温高热时通过根系风雨等传播,尤其
是春雨或者入伏大雨条件下更容易发病。

2 茄子虫害
2.1 棉铃虫
棉铃虫是茄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

以蛹在土壤中越冬,5 月中旬开始羽化,5 月下旬为羽
化盛期。

第1 代卵最早在5 月中旬出现,多产于茄科蔬菜、豌豆等作物上,5 月下旬为产卵盛期。

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为主,也为害嫩茎、叶和芽。

花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两三天后脱落。

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成果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所以,果实大量被蛀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进而造成减产[1]。

2.2 茶黄螨
茶黄螨体积极小,如果不仔细进行观察很难被发现。

茶黄螨主要为害茄子的嫩叶部分,茄
子受害后,上部叶片僵直,叶缘向下卷曲。

叶背呈褐色,具油渍状光泽。

随着危害的加重,花、叶子及果实逐渐开始掉落。

2.3 红蜘蛛
红蜘蛛也是为害茄子比较严重的虫害之一,其主要为害嫩叶,以成螨、幼螨和若螨群集在
叶背吸食汁液,出现褪绿斑点,并结成丝网,导致叶片发黄、枯焦、零落,植株早衰。

3 茄子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方法
在种植茄子的季节正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茄子病虫害发生严重,在防治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除采用农业措施或生物防治外,还需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
农药进行防治,尤其是在临近采收期要注意用药的安全间隔期。

3.1 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有 4 种,分别为黄板诱杀、银膜避蚜、转移诱杀以及设置防虫网。

例如,蚜虫、白粉虱均有趋黄性,所以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在田间或者温室通风口挂黄色机油板来诱杀;蚜虫对银灰色具有忌避作用,所以可以在田间用银灰色塑料薄膜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在保
护地周围悬挂宽10~15 cm的银色塑料挂条;瓢虫对茄子的生长影响很大,可在茄田附近种植
少量马铃薯,使瓢虫转移到马铃薯上,然后进行集中消灭;在温室通风口覆盖防虫网,可减轻
病虫害[2]。

3.2 化学防治方法
化学治疗方法就是利用化学药剂将虫害杀死,这种方法是目前最广泛且最行之有效的,因
为其投入使用后见效快、成本低等。

但是该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如果用药不当,会导致茄子
上残留大量农药,人们食用后便会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需要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要合理控制药剂用量和使用频次[3]。

例如,在青枯病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
可湿性粉剂4 000 倍液灌根防治;在黄萎病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灌
根防治;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等。

3.3 生物和生态防治方法
根据自然界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引入病虫害的天敌来防控病虫害,是最清洁、最高效的方法。

例如,人工助迁瓢虫,以瓢虫治蚜虫,但要控制瓢虫的数量,以免带来瓢虫危害,通常瓢蚜比控制在1∶50 为宜。

另外,可以通过及时清理栽培地的杂物,合理施肥与灌溉,为茄子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茄子健康生长,增强其抵抗力,从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4 结语
当前,病虫害问题是影响茄子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

而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需要积极采取无公害的防治方法来有效防治茄子病虫害,保证茄子的产出和品质。

本文总结了山东省茄子常见病虫害及其无公害综合防治方法,以期能够为其他地区的农户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