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征服南越控制西南夷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的统一秦的统一秦朝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君主专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整顿风俗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秦的统一专制主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 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 终,项羽被刘邦击败。
推究刘项胜败的原因,约有以下三点: 第一,刘邦和他的臣属充分了解秦代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刘邦虽是楚
人,但他入关以后,有意继承了秦朝的统一模式。而项羽对于秦政权只知 愤恨,否定一切,分封割据。
第二,刘邦出身农民小有产者的家庭,了解人民的疾苦。入关以后, 约法三章。而项羽则不然,历史记载他“所过无不残灭”。
秦朝的暴政
秦帝国的人口, 估计在4000万左右, 仅阿房宫、骊山陵、
赭衣塞路,囹圄成市长,城、南越两疆的人 天下愁怨,溃而叛之力90。0动万员,,连数累量家已属,在
已经超过4000万,几 乎牵动帝国的全部人 口。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一队被派往北部边境 的戍卒,在大泽乡遇雨受阻。按照秦 朝法律,不能如期感到戍地将被处死 。这些戍卒于是铤而走险,在陈胜、 吴广领导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 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
秦的统一
秦朝统一的意义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 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 ,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
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 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 、经济、社会的发展。
秦朝的暴政
秦
徐
焚 书 坑 儒
福 东 渡 图
始 皇 陵 兵 马 俑
清·袁江·阿房宫十二通条屏
中央集权 巩固统一
郡县制
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整顿风俗
秦的统一
专制主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秦的统一
中央集权:郡县制
中央集权的主要表现:
⑴ 郡国、郡县Βιβλιοθήκη 立法权。⑵ 人事权都归中央政府;
⑶ 司法、财政、军事各方面,地方都无自主权。
⑷ 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 原因。
秦的统一
社会需要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秦实现统一的背景
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 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历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商鞅变法
——《荀子•强国篇》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仪 德行。
——《战国策》
秦的统一
秦国·主观条件
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最多,如商鞅、张仪、公孙衍、 甘茂、范睢、蔡泽、吕不韦,皆东方人也,彼辈不抱狭义的国 家观念。若是东方贵族机体不推翻,当国者尽如平原、信陵、 屈原、韩非之徒,平民学者不出头,游仕不发迹,一般民众皆 受狭义的贵族政治之支配,则秦人力量便不够吞并东方。
——钱穆《国史大纲》
秦的统一
秦灭六国 秦朝 巩固统一
秦实现统一的过程
策略:远交近攻 过程: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定都咸阳 征服南越,控制西南夷,北击匈奴 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的统一
秦的统一
秦朝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君主专制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摘编自 安作璋《秦汉史十讲》
13.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80.眼睛为你下着雨,心却为你撑着伞。 61.当世界都在说放弃的时候,轻轻的告诉自己:再试一次。 41.想做的事情就快去做吧,不要到最后只剩下“来不及”了。 10.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14.不管你经历多痛的事情,到最后都会渐渐遗忘。因为,没有什么能敌得过时光。 7.人生就像舞台,不到谢幕,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精彩。 3.贪图省力的船夫,目标永远下游。 60.没有等出来的美好,只有拼出来的幸福。 11.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 64.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46.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8.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17.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11.要别人相信自己,不是靠信誓旦旦,而是靠行动。 47.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 2.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38.勇敢的面对阳光,阴影自然都在身后。
——樊树志《国史概要》
秦的统一
秦国·客观条件
(秦之)国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 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淫荡)汙(猥 亵),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及都邑官府,其百 吏肃然,莫不恭俭、敦 敬、忠信。……入其国(首都),观其 士大夫,……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观其 朝廷,其朝(早)间听决,百吏不留,恬然如无治者。
第三,刘邦集团在其他方面也比项羽有优越的条件。在经济方面,刘 邦占有最富庶的关中作为供应物资及人力的根据地。而项羽都彭城,虽然 交通便利,却是四战之地,不易固守。加上粮道被彭越切断,物资无法供 应。在政治方面,刘邦广泛地延揽和利用人才,联合所有反对项羽的势力, 抓住项羽刚愎自用、任人唯亲的缺点分化其内部。在军事方面,刘邦能和 韩信、彭越等配合作战,牵制、分散项羽的军事力量。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攻占陈地,建立“张楚”政权 起义军分裂,吴广、陈胜先后被杀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 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围,项羽乌江自刎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楚汉之争
陈胜败北后,项羽、刘邦等 领导的反秦势力却日益壮大。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 入咸阳,秦朝灭亡。
战国形势图
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 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提出了 “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 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 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 刬(通铲),不得休息。”作 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
——《吕氏春秋》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中外历史纲要》 必修·上册
秦的统一
时代潮流、历史趋势
秦的大一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大趋势,具有坚 实的基础。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 系与交往也比以往更为密切,正如《荀子》所说,当时已出现 “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各国的变法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 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同一性为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奠 定了基础。况且分裂割据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国各阶 层都渴望统一。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 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 终,项羽被刘邦击败。
推究刘项胜败的原因,约有以下三点: 第一,刘邦和他的臣属充分了解秦代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刘邦虽是楚
人,但他入关以后,有意继承了秦朝的统一模式。而项羽对于秦政权只知 愤恨,否定一切,分封割据。
第二,刘邦出身农民小有产者的家庭,了解人民的疾苦。入关以后, 约法三章。而项羽则不然,历史记载他“所过无不残灭”。
秦朝的暴政
秦帝国的人口, 估计在4000万左右, 仅阿房宫、骊山陵、
赭衣塞路,囹圄成市长,城、南越两疆的人 天下愁怨,溃而叛之力90。0动万员,,连数累量家已属,在
已经超过4000万,几 乎牵动帝国的全部人 口。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一队被派往北部边境 的戍卒,在大泽乡遇雨受阻。按照秦 朝法律,不能如期感到戍地将被处死 。这些戍卒于是铤而走险,在陈胜、 吴广领导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 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
秦的统一
秦朝统一的意义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 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 ,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
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 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 、经济、社会的发展。
秦朝的暴政
秦
徐
焚 书 坑 儒
福 东 渡 图
始 皇 陵 兵 马 俑
清·袁江·阿房宫十二通条屏
中央集权 巩固统一
郡县制
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整顿风俗
秦的统一
专制主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秦的统一
中央集权:郡县制
中央集权的主要表现:
⑴ 郡国、郡县Βιβλιοθήκη 立法权。⑵ 人事权都归中央政府;
⑶ 司法、财政、军事各方面,地方都无自主权。
⑷ 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 原因。
秦的统一
社会需要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秦实现统一的背景
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 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历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商鞅变法
——《荀子•强国篇》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仪 德行。
——《战国策》
秦的统一
秦国·主观条件
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最多,如商鞅、张仪、公孙衍、 甘茂、范睢、蔡泽、吕不韦,皆东方人也,彼辈不抱狭义的国 家观念。若是东方贵族机体不推翻,当国者尽如平原、信陵、 屈原、韩非之徒,平民学者不出头,游仕不发迹,一般民众皆 受狭义的贵族政治之支配,则秦人力量便不够吞并东方。
——钱穆《国史大纲》
秦的统一
秦灭六国 秦朝 巩固统一
秦实现统一的过程
策略:远交近攻 过程: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定都咸阳 征服南越,控制西南夷,北击匈奴 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的统一
秦的统一
秦朝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君主专制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摘编自 安作璋《秦汉史十讲》
13.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80.眼睛为你下着雨,心却为你撑着伞。 61.当世界都在说放弃的时候,轻轻的告诉自己:再试一次。 41.想做的事情就快去做吧,不要到最后只剩下“来不及”了。 10.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14.不管你经历多痛的事情,到最后都会渐渐遗忘。因为,没有什么能敌得过时光。 7.人生就像舞台,不到谢幕,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精彩。 3.贪图省力的船夫,目标永远下游。 60.没有等出来的美好,只有拼出来的幸福。 11.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 64.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46.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8.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17.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11.要别人相信自己,不是靠信誓旦旦,而是靠行动。 47.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 2.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38.勇敢的面对阳光,阴影自然都在身后。
——樊树志《国史概要》
秦的统一
秦国·客观条件
(秦之)国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 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淫荡)汙(猥 亵),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及都邑官府,其百 吏肃然,莫不恭俭、敦 敬、忠信。……入其国(首都),观其 士大夫,……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观其 朝廷,其朝(早)间听决,百吏不留,恬然如无治者。
第三,刘邦集团在其他方面也比项羽有优越的条件。在经济方面,刘 邦占有最富庶的关中作为供应物资及人力的根据地。而项羽都彭城,虽然 交通便利,却是四战之地,不易固守。加上粮道被彭越切断,物资无法供 应。在政治方面,刘邦广泛地延揽和利用人才,联合所有反对项羽的势力, 抓住项羽刚愎自用、任人唯亲的缺点分化其内部。在军事方面,刘邦能和 韩信、彭越等配合作战,牵制、分散项羽的军事力量。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攻占陈地,建立“张楚”政权 起义军分裂,吴广、陈胜先后被杀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 公元前207年,刘邦入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围,项羽乌江自刎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楚汉之争
陈胜败北后,项羽、刘邦等 领导的反秦势力却日益壮大。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 入咸阳,秦朝灭亡。
战国形势图
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 当时人们的共识。孟子提出了 “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 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 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 刬(通铲),不得休息。”作 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
——《吕氏春秋》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中外历史纲要》 必修·上册
秦的统一
时代潮流、历史趋势
秦的大一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大趋势,具有坚 实的基础。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 系与交往也比以往更为密切,正如《荀子》所说,当时已出现 “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各国的变法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 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同一性为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奠 定了基础。况且分裂割据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国各阶 层都渴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