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一章1.元素周期表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成长
夯基达标
一、选择题
1.2005年12月1日为世界第18个艾滋病日,截至2005年9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超过13万。
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断裂DNA杀死细胞,抑制艾滋病。
关于14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14C原子与14N原子所含中子数相同
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2C、13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思路解析:元素结构决定其性质,14C、13C、12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A 不对,D正确;14C中子数14-6=8,14N中7个中子,所以B不对;14C是一种核素,C60是一种单质,所以C不对。
答案:D
2.科学家最近制造出核内有112个质子的新元素,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
关于该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112
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其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77倍
D.其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
思路解析:由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质子数为112,质量数为277的元素,
中子数=277-112=165
答案:BD
3.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思路解析:前10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为1或2,则核外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可以是1∶1或1∶2,则H和Be,He和C满足要求。
答案:B
4.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 X n-比b Y m+多两个电子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5
B.X只能位于第三周期
C.a+n-b+m=10(或16)
D.Y不可能位于第二周期
思路解析:(讨论法)因为短周期只包含第一、二、三3个周期,所以此题可用讨论法解决。
n-有3个电子层时,如下关系成立:
b34
n-有2个电子层时,有如下关系成立:
这时b Y m+只能是H +,b=1。
(3)当a X -n 有一个电子层时,b Y m+有负一个电子层,不合题意。
总之,b <5,A 正确。
X 可位于第二周期,也可位于第三周期,B 、D 选项不正确。
当X 位于第三周期时,a+n-(b-m)=16;当X 位于第二周期时,a+n-(b-m)=10,C 选项正确。
答案:AC
5.某元素X 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0.6 g 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1.0 g 化合物XO ,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ⅡA 族
D.ⅢA 族 思路解析:先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求出相对原子质量,然后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则质子数、原子序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一半,便可断定元素的种类。
设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则:
2X+O 2−→−
2XO 2a 2 (a+16)
0.6 g 1.0 g 则
g
a g a 0.1)
16(26.02+=,解得a=24。
X 的原子序数为12,该元素是镁,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 族。
答案:BC
6.已知碳有两种常见的同位素12C 、13C ;氧有三种常见的同位素18O 、17O 、16O 。
由这五种微粒构成的CO 2分子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多可能有( )
A.6种
B.10种
C.11种
D.12种
思路解析:此题易错选D 。
本题常规思路是根据排列组合,可形成12种CO 2分子,错选D 。
如果细心,还可发现这12种CO 2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重复,逐个排除重复数目,最后筛选出答案A ,如此即使得出正确答案,耗时也较多,且极易出错。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形成的CO 2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49(13C 18O 2),最小的是44(12C 16O 2),显然从44—49最多有6种,故应选A 。
答案:A
7.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金属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
B.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
C.钾与氧气或水反应比钠的反应剧烈,铷、铯的相应反应更剧烈
D.碱金属元素阳离子的氧化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增强
思路解析:碱金属中,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活动性增强;单质与水反应剧烈程度逐渐增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
答案:BC
8.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ⅡA 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显+2价 B.单质遇水反应,放出H 2 C.氢氧化物碱性比氢氧化钙弱 D.碳酸盐难溶于水
思路解析:镭在周期表中位于ⅡA 族,根据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推得:①在化合物中,镭显+2价;②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镭与水反应剧烈,放出H 2;③Ra(OH)2应是比Ca(OH)2、Ba(OH)2还强的强碱;④MgCO 3、CaCO 3、BaCO 3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逐渐减小的,则RaCO 3也应难溶于水。
A 、B 、D 选项说法正确。
二、填空题
原性___________ (填“强”或“弱”)。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L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3,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其单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俗称为“矾”的一类化合物通常含有共同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③与元素⑧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③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如表中与元素⑦的性质相似的不同族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思路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排列不难推断出:
①为H,②为Li,③为Be,④为B,⑤为N,⑥为O,⑦为Mg,⑧为Al,⑨为S,⑩为Cl。
(1)⑩的氢化物为HCl,⑨的氢化物为H2S,其中H2S的还原性强于HCl。
(2)某元素L层电子数比K层多3,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为氮元素,元素符号为
N,单质的电子式为。
(3)以蓝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绿矾(FeSO4·7H2O)等为例,可以归纳出“矾”是含结晶水的硫酸盐。
故“矾”中含有的共同元素为:H、O、S。
(4)已知Be与Al的性质相似,据Be和Al处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对角线)关系,推测Mg 与Li也应该有相似性。
答案:(1)HCl 弱(2)N
(3)H、O、S(4)Be(OH)2+2NaOHNa2====[Be(OH)4]Li
10.位于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位于同一主族,B、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B、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C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
根据你的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含B质量分数最高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具有漂白作用的四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呈碱性,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1)根据题意,四种元素的位置关系可能有两种:①位于三个周期时,A必为氢,C为钠,B、D同主族,设B的原子序数为x,由x+(x+8)=2(1+11)可知,x=8,B为氧,D
②位于两个周期:第一、二周期或第二、三周期,按①分析方法分析,不符题意。
(2)含氧量最高的化合物,应是其他元素所占质量分数最小的物质,为H 2O 2。
(3)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为Na 2O 2、H 2O 2、SO 2、O 3等。
(4)盐溶液呈碱性应为强碱弱酸盐:Na 2SO 3。
答案:(1)氢氧钠硫 (2)
(3)SO 2 Na 2O 2 H 2O 2 O 3
(4)O
H SO 223+-
-
2HSO +OH -
三、计算题
11.100 g D 2O 所含的中子数和多少克H 2O 所含的中子数相等? 思路解析:每个D 2O 分子中含中子数=(2-1)×2+(16-8)=10。
M(D 2O)=(2×2+16)g/mol=20g/mol n(D 2O)=
mol
g /20100
=5mol
100gD 2O 所含的中子的物质的量=10×5mol=50mol 。
而每个H 2O 分子含中子数=16-8=8。
所以和100gD 2O 所含的中子数相等的水的质量为 m(H 2O)=
8
50
mol×18g/mol=112.5g 。
答案:112.5g 走近高考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Ⅳ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思路解析:ⅠA 族元素中含有氢,它是非金属,无金属性,故A 错;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但其他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无此规律,C 选项错;第三周期元素中,金属元素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半径减小,而非金属元素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半径增大,所以同周期元素阳离子半径可能小于阴离子的半径,D 选项错。
故选B 。
答案:B
13.科学家发现C 60(富勒烯)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如C 50、C 70、C 120、C 540等,它们互称为( )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C.同素异形体
D.同位素
思路解析:C 50、C 70、C 120、C 540等都是C 的不同单质,它们应互称为同素异形体,故应选C 。
答案:C
14.X 、Y 、Z 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位于同一族,Y 、Z 处于同一周期,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 原子少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思路解析:由X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推知X为氧;由于X、Y属同主族周期元素,所以Y为硫;又因Z与Y同周期,且核外电子数比Y少1,故Z为磷;由三者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结合元素周期律很容易找到答案AD。
答案:AD
15.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是_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_,W是____________。
(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
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X、Y、Z和W代表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条件①和②不难推出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为
显然Y、Z、W不可能在同一周期,因若在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为17。
再由条件②不难推出,Y为氮,Z为氧,W为S。
再根据X、Y、Z、W组成化合物的原子个数比为8∶2∶4∶1,则该化合物应为硫酸铵。
答案:(1)否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为17(2)N O S(3)硫酸铵(NH4)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