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版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I)卷(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20版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7九上·洪江期末) 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或花卉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CO2 ,其主要目的是()
A . 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的病虫害
B . 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等的产量和品质
C . 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的温度
D . 避免棚内发生火灾
2. (2分) (2018九上·东城期末)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 . O2
B . N2
C . 稀有气体
D . CO2
3. (2分)(2017·柘城模拟) 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氢氧化铝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 . 用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C . 在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 . 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来白色沉淀又消失
4. (2分)(2017·城中模拟)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食盐
B . 冰
C . 植物油
D . 面粉
5. (2分)(2017·钦州港模拟) 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与发现C60的三位科学家,现在C70也已制得,对C60和C70这两种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 式量之差为120
C . 是由碳元素组成
D . 是两种新型的有机物
6. (2分) (2018九上·北京期中)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2017·钦州) 下列化肥中不属于氮肥的是()
A . NH4HCO3
B . CO(NH2)2
C . NaNO3
D . KCl
8. (2分)(2019·商南模拟) 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

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 . Na2SiO3中Si为+4价
C . Na2CO3和CO2均属于有机化合物
D . 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9. (2分)(2017·桂平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稀释浓硫酸
B . 点燃酒精灯
C . 测溶液pH
D . 加热溶液
10. (2分)(2017·无锡模拟) 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石油是可燃物
B .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C . 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 . 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11. (2分) (2018九上·荔湾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 将肥皂水滴加到软水中,振荡,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12. (2分) (2018九上·满洲里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熄灭酒精灯
B . 倾倒液体
C . CO2验满
D . 过滤
13. (2分)下列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A . 酸
B . 碱
C . 盐
D . 单质
14. (2分)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分子,化学式为O4 ,专家认为它液化后能量、密度都比普通氧分子高得多。

关于该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g
B . 每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分子
C . 它是氧元素组成的另一种单质
D . 它是一种新的化合物
15. (2分)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并书写正确的是()
A . 高炉炼铁的反应:2Fe2O3 + 3C4Fe + 3CO2↑
B . 除铁锈的化学反应:Fe2O3 +6 HCl =2FeCl2 +3 H2O
C .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CaSO3+ H2O
D . 工业上制烧碱: K2CO3 + Ca(OH)2 = CaCO3↓+ 2KOH
16. (2分) (2017九上·石景山期末)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C . 反应前后的每种物质均由2种元素组成
D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17. (2分)(2017·乐至模拟)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 . 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B . 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气体
C .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D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8. (2分)(2016·金乡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利用洗衣液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B . 可以用锅、红磷、木炭除去空气中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铝粉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铝
D . 粉尘爆炸属于缓慢氧化反应
19. (2分)某溶液由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钾、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 . 原溶液一定没有稀硫酸
B . 原溶液中有三种溶质
C . a点对应的溶液一定有BaCl2、MgCl2和HCl
D . b点对应的溶液一定有BaCl2和MgCl2
20. (2分)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物质不可能是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A . H2
B . Cl2
C . Na2CO3
D . NaOH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
21. (4分) C、O、H、Ca是常见的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________ ;(2)初中化学实验最常用溶剂________ ;
(3)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生石灰________ ;(4)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 .
22. (2分)(2016·江西模拟)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A.图甲中a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图乙中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
C.图丙中M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D.30℃时a、b的溶解度2(填“相等”“a大”或“b大”)
23. (4分)(2016·上海模拟) 判断下列有关物质除杂、检验、鉴别的说法是否正确,将错误改正
A.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加入过量的氧化钙________
B.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可滴加适量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________
C.检验某混合物中含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可依次加入稀盐酸和酚酞试液________
D.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可用酚酞试液并进行相互反应________.
三、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
24. (10分)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
25. (5分) (2017九上·滦南期中)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_端(选填“a”或“b”)。

(3)对比装置C和D,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E中现象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6. (7分)(2012·沈阳) 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
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时________.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________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标准),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
21-1、
22-1、
23-1、
三、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
24-1、
24-2、
四、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 25-1、
25-2、
25-3、
25-4、
26-1、
26-2、
2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