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科技引领融合发展打造全国油茶产业新高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山:科技引领融合发展打造全国油茶产业新高地
作者:常山县人民政府
来源:《浙江林业》 2017年第8期
编者按:
7月20日,全省林业科技创新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交流了“十二五”全省林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部署了下一阶段的林业科技创新工作。
本期特别策划以林业科技创新为主题,分别介绍衢州常山、丽水松阳、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林业发展,展示浙江的林业科技创新工作成果和经验。
常山栽植油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油茶的规模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
近年来,常山县牢牢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践行“八八战略”、加快“两山”发展的重要抓手,谋势蓄势、借势顺势、造势成势,发展势头强劲。
2016年,荣获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全国山茶油价格指导中心两个“国字号”牌子。
2017年,常山油茶产业继续围绕“一区两园四中心”(一区为省级油茶产业集聚区;两园是国家油茶公园、常山油茶产业园;四中心包括全国油茶交易中心、价格指导中心、集散中心、文化中心)总体规划,做活油茶产业。
2017年,省油茶产业协会入驻常山,常山县也荣获首批“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称号。
构筑“三大体系”夯“实”基础
打造政策扶持体系。
出台实施加快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和激励补助等一系列政策,推进油茶精品基地、企业深加工、品牌建设和营销。
积极推进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和林权流转机制改革,引导农户、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
如常山华凯木业公司以“林地入股,分利分红”模式,流转林地1万余亩,带动林农发展油茶等产业。
截至目前,全县流转林地面积达12万亩。
常山创新林权抵押金融服务和政策性保险,成立全省首家工商资本组建的林业担保公司。
2016年,共办理林权抵押担保贷款23笔,贷款金额3160万元,抵押林地面积1.9万余亩。
打造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政企校会四位一体、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理念,建立了山茶油专家工作站,成立了油茶机械研发生产中心,推动油茶生产全过程科技化、标准化。
同时加大与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产品孵化服务平台、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广良种良法,成功繁育油茶良种苗木500多万株,研发出了化妆用油、茶皂素等“5大类16大系列”的深加工产品。
形成了以县林业局技术人员为骨干,以乡镇、村林技员为主力,以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油茶科研院所专家为顾问,全县上下内外联动的科技推广技术服务网络,有效地提高了林农的科技管理水平。
打造行业标准体系。
筹建国家级山茶油质检中心和省级山茶油标委会,从油茶良种来源,到油茶产品上市销售,形成一整套山茶油的分类标准、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规则、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行业标准体系,努力实现“油茶标准看常山”,确保常山山茶油就是“健康油、放心油”。
聚焦“三个激活”做“高”站位
激活市场。
常山油茶要做大,不能光靠追求量的扩张,重点是要打造省级油茶产业集聚区、国家油茶公园、油茶产业园,建设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山茶油价格指导中心、油茶集散中心、
油茶文化中心,最终成为全国油茶交易的财务结算中心,抢占全国油茶产业的制高点。
2016年,常山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油茶文化节。
2017年,将承办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暨第二届全国油
茶文化节,力争成为全国油茶文化节永久举办地。
目前,首个国家级油茶公园规划已通过专家
论证,正在申报过程中。
常山正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入驻集展示、交易、信息、研发、论
坛于一体的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努力构建“原料、市场在外地,交易、财务在常山”的油茶发
展大格局。
同时,联合全国各地的油茶企业,组建销售联合体。
建立山茶油价格收集、发布体系,掌握全国山茶油价格发布的话语权,逐步打造中国油茶价格常山指数。
激活主体。
市场主体是推进油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重要引擎。
一方面,推进
品牌整合,加大油茶企业和品牌整合力度,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
另一方面,制定标准体系。
建立山茶油标委会,启动山茶油行业标准,从油茶良种来源开始,到油茶产品
上市销售,制定油茶种苗培育、种植栽培、生产加工、旅游文化、山茶油掺假鉴别等技术标准
和油坊加工技术规程,形成一整套油茶产业标准综合体,打造“常山油、健康油”品牌,提高
常山山茶油的知名度。
与联合睿康集团共同组建2亿元的“睿康常山山茶油”产业基金,用于
高标准油茶基地建设和先进生产设备引进。
成立常山两山联合社,由县财政和联合社共同注资2000万元,通过利率下浮、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加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体的协同运作。
运行以来,已担保放款客户18家、金额1800方元,吸收合作社100余家,有效解决油茶主体“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同时安排“两山”财政激励资金5000万元用于油茶产业链及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发展的激励补助。
激活品牌。
大力度打响品牌,常山山茶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浙江首个地理标
志证明商标。
统一推广使用“常山山茶油”一标志双商标,打造色泽金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的“常山山茶油”品牌。
同时全力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提升常山山茶
油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
加快“三产融合”拉“长”链条
加快多功能开发、跨产业互融,一二三产业催生出“新六产”乘数效益,打造现代林业经
济新增长点。
“油茶+旅游”。
通过举办全国油茶文化节,创建森林小镇、森林人家、油茶小镇和油茶主题乐园,有力促进了“产文景游”、一二三产融合,实现了“卖油”向“卖游”的转变和“环
境优势”催生为“生态红利”的路径转换。
新昌乡黄塘村借助万亩油茶林,以“资金+资源入股、全民分红”模式,把油茶做出了“从吃到看再到游”的“一条龙”产业,2016年村集体收入超
过250万元,村民户均分红增收达1万元。
“油茶+文化”。
开展油茶文化梳理工作,挖掘文化元素,厚植产业文化优势,力争续写油茶这一历史经典产业的辉煌。
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传统榨油技艺、民俗、民间艺术等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等项目。
追根溯源,重点梳理常山油茶历史传承,做好常山古
油茶林是中国油茶发源地等课题研究,推进油茶博物馆建设,全力争取油茶产业列入国家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油茶+互联网”。
建立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北京战略窗口,打造常山一北京线上线下同步联动的市场运营体系。
借势“互联网+”,大力发展山茶油电子商务。
山茶油产品进驻淘宝衢州馆,常山山茶油在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累计现货交割2000多万元,相关企业也建立了微营销。
同时,通过全国油茶文化节、农博会、森博会等农产品展销会和“常山三宝”
推介会,进行多形式多平台的宣传,让常山山茶油飘香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