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能力模块一第7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知识[了解]:(一)心理学概念
1、心理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哲学
19世纪德国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范围:
人,动物;
个体,群体;
心理现象形式、过程,心理现象内容、功能;
心理的意识特征,心理在行动上的外部表现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从心理现象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比较稳定特征三个维度,将心理现象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
(2)情绪情感过程:满意、不满、喜爱、厌恶、憎恨
(3)意志过程
人和动物的区别: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世界的能动性
意志:心理学中,将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
2、个性心理
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特点
(1)个人心理倾向性: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三)心理学体系
1、实验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包括记忆、推理、信息加工等
核心:输入与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
3、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人独特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探讨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预测,评估
4、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思想、感情、行为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
5、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6、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广义:心理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人生全过程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
7、教育心理学: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四)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优点:保持了心理的自然性,结果真实
缺点:观察资料的质量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影响;很难探索因果关系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研究者进行积极干预,创造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产生,并对其进行观察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优点:有助于发现因果关系
缺点:有极大的人为性质
自然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控制,但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
3、测量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按内容可分为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
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
常用的心理测验:能力测验、智力测验、品格测验、个体测验、团体测验优点:
(1)量表编制严谨,准确性高
(2)量化程度高,结果易于处理。
(3)可以根据需要,在已标准化或者修订过的测量表中加以选择
(4)有建好的常模
缺点:
(1)难以定性分析
(2)难以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
(3)难以排出认为因素影响
4、调查法
口头调查:访谈法
书面调查:问卷法
5、个案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详尽的观察、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
缺点:收集资料缺乏可靠性;不能简单推广到其他个人或团体
二、心理学主要流派[了解]:1897年,德国冯特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认为:冯特
观点: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强调心理学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2、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斯(创始人)、杜威、吉安尔
主张应当研究人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3、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
旧行为主义:华生、霍尔特、拉施里。
亨特、魏斯
新行为主义: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特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实验4、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
主张强调心理是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5、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6、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罗杰斯
7、现代认知心理学
早期:皮亚杰
确立:奈瑟《认知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