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5课知识点:河中石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5课知识点:河中石兽
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5课知识点:河中石兽
一、文学常识
1.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
2. 作者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文学家。
二、文言词语
(一) 常规词语
【临】靠近。
【干】水边。
【圮(pǐ)】倒塌。
【求】寻找。
【竟】终于。
【设帐】讲学,教书。
【尔辈】你们。
【究】推究。
【杮(fèi)】削下的木片。
【岂】怎么。
【暴】突然;急,大。
【携】带。
【性】性质。
【湮(yān)】埋没。
【沿】顺着。
【服】信服。
【确论】确切的言论。
【凡】凡是,大凡。
【盖】因为,由于。
【倒掷】倾倒。
【啮(niè)】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坎穴】坑洞。
【遂】于是,就。
【溯(sù)流】逆流。
溯,逆流而上。
【如】依照。
【果】果然。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臆断】主观地判断。
(二) 一词多义
【以为】①可以凭借……做(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认为(例句:以为顺流下矣)
【为】(1)wéi:①做(例句:可以为师矣) ②认为(例句:众服为确论)③成为(例句: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④被(例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wèi:替(例句:为人谋而不忠乎)
【反】①反省(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②反而(例句:遂反溯流逆上矣)
(三) 古今异义
【并】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阅】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
【岁】古义:年。
今义:年龄。
【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义: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一般为判断动词。
【是非】古义:这不是。
(是:这;非:不是。
)今义:对错。
【耳】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闻】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已】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固】古义:本来。
今义:坚固。
【下流】古义:河的下游。
今义:卑鄙,龌龊。
【但】古义:只。
今义:但是。
(四) 词类活用
【棹(zhào)】本义“船桨”;这里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
【暴涨】本义“急涨”。
这里为动词活用为名词,“洪水”。
(五) 通假字
【颠】通“癫”,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