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102期 23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潘新彦
(江苏省徐州市矿务集团第一医院,江苏 徐州)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
方法将64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
对照组(32例)西药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患者不良反应
以及疾病复发率。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复发率6.3%,对照组复发率43.8%。
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复发率较低,
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溃疡;脾胃虚寒型;黄芪建中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02.012
本文引用格式:潘新彦.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23-25.
Curative Effect of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on Gastric Ulcer of Spleen-stomach Defi ciency-cold Type
PAN Xin-yan
(The First Hospital of Xuzhou Mining Group, Xuzhou, Jiang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on gastric ulcer of spleen stomach defi ciency cold type. Methods Sixty-four patients with spleen-stomach-defi ciency type gastric ul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32 cases)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he observation group (32 cases) was treated with Jiawei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dverse reactions, and disease recurrence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6.9%)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81.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0.05).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6.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3.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0.05), no signifi cant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the clinical effi cacy of Jiawei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in treating spleen-stomach-defi ciency type gastric ulcer is signifi cant, the recurrence rate is low, and 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Gastric ulcer; Spleen and stomach defi ciency and cold type; Jiawei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Curative effect
0 引言
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发生于胃的慢性消化性溃疡,在发病的部位上主要集中在胃角和胃窦小弯[1]。
其典型临床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餐后定时的中上腹疼痛,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隐痛或钝痛,常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其他消化道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继发胃出血、胃穿孔、梗阻,甚至癌变等并发症。
疾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失调,进而导致炎症出现,逐渐演变为胃溃疡,西医治疗后近期疗效尚可,但不能根治,易复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还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
胃溃疡属于中医“胃痛”的范畴。
临床上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以胃痛、畏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等为临床表现,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笔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4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后确诊为胃溃疡,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型。
患者临床表现为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缓,受凉或饮食生冷食物后发作或加重,伴有泛酸、畏寒肢冷、纳呆、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迟。
利用编号的方式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各32例,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6岁,平均(52.6±3.6)岁,病程8个月至6年,平均(3.6±0.6)年;观察
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2岁,平均(54.4±2.4)岁,病程10个月至7年,平均(4.1±0.5)年,对比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发现两组患者差异较小(P>0.05),存在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内科学》[3]中胃溃疡的相关诊断标准和《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4]中“脾胃虚寒型”的辨证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脾胃虚寒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X线钡餐检查确诊有胃溃疡;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缓,受凉或饮食生冷食物后发作或加重等症状;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参与研究前1个月没有服用相关治疗药物;患者知情研究并自愿签署协议书,主动配合观察和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有胃穿孔、活动性出血、幽门梗阻、肿瘤或合并严重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异常等患者;(2)中途退出相关治疗的;(3)妊娠、哺乳期妇女、体质过敏或酗酒等不宜进行药物观察者;(4)不遵照医嘱用药,病史资料不齐全,无法进行疗效判定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药物主要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43021416;生产厂家:湖南迪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20 mg,每天2次,坚持服用2周,其后6周改为每天1次,克拉霉素片(国药准字:H20065652;生产厂家: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0.5 g,每日2次,连续服用7 d;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23020932;生产厂家: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每次1.0 g,每天2次,连续服用7 d。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
·论著·
投稿邮箱:sjzxyx789@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l.19 No.102
24投稿邮箱:sjzxyx789@
药方主要包含黄芪30 g、饴糖20 g(烊化)、炒白芍15 g、桂枝8 g、大枣5枚、生姜9 g、炙甘草6 g、白术10 g、乌贼骨20 g、陈皮10 g、元胡15 g、蒲公英15 g。
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加减,如气血淤滞者,加丹参15 g、郁金12 g;如出现胃阴损伤,去桂枝,加麦冬12 g、生地12 g、石斛12 g。
加入500 mL 水,水煎,取汁300 mL,每日1剂,150 mL/次,早晚各1次。
两组患者持续用药8周。
在治疗过程当中尽量避免摄入过于油腻和刺激性强的食物,根据身体耐受度进行适量的活
动,加强机体免疫力[5]。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
①疗效评价参考《中
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
,治愈: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接近消失或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完全愈合,胃黏膜表面光滑平整,无水肿、充血存在;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大幅缩小,胃粘膜表面存在少量水肿和充血;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好转甚至加重。
②两组患者治疗后接受1年的随访,详细记录胃溃疡复发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 检验,
计数资料经χ2
检验,以(%)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结果显示,在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中,观察组(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差异较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
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329(28.1)
17(53.1)
6(18.8)26(81.2)观察组32
21(65.6)10(31.3)1(3.1)31(96.9)χ228.2379.74212.63912.639P
0.000
0.002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对比
通过调查走访得知,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更低,差异较大(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对比(n , %)
组别例数复发例数
复发率对照组321443.8观察组32
2
6.3χ23
7.450P
0.000
2.3 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特征是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经过统计研究该病相关的发病率
实际高达10%左右[7]。
胃溃疡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乱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胃酸过多、胃黏膜受损、生活不规律以及精神因素等原因,从而导致胃溃
疡的发生[8]。
若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对提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治疗手段是用西药治疗,如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类药物等,虽然使病情得到有效缓解,但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胃溃疡,治标不治本,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总体效果不佳,西医治疗仅仅是抑制发病机制,并不能从源头上来治疗疾病,进而导致病情
反复发作[9],病痛反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而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手段治疗该疾病,效果显著,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将胃溃疡归属于“胃脘痛”“吞酸”的范畴。
本病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发病原因与先天不足,脾胃虚寒、寒邪客胃、情志不畅或贪食生冷、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引起胃部气机不畅,脾胃的功能失调而发病,病久脾胃虚弱,引起中阳不足,脾胃虚寒,失其温养,导致胃痛。
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证型,该病症临床表现为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缓、受凉或饮食生冷食物后发作或加重,伴泛酸、畏寒肢冷、纳呆、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迟。
《金匮要略》曰:“虚劳里急、及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黄芪建中汤是张仲景治疗虚劳证的著名方剂之一。
在《金匮要略》中提到“黄芪建中
汤”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味黄芪组成[10]
,本方起到温中健脾、和胃缓急止痛的功效。
故该病治宜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虚者补之,劳者温之”为基本原则,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笔者遵循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等原则,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其方药的主要成分是黄芪、饴糖、桂枝、炒白芍、大枣、生姜、灸甘草、白术、乌贼骨、陈皮、元胡、蒲公英组成。
方中黄芪性甘温,益气健脾升阳,敛疮生肌,能增强建中之力,益气生血;饴糖益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缓急止痛;白术健脾燥湿止泻;炒白芍敛阴养血、止痛;桂枝可以起到温通经脉、助阳的功能,两味药共同作用滋阴补阳,调和阴阳,化生气血;生姜温胃散寒;大枣味甘,生姜味辛,两者结合可以起到健脾调胃
的作用,调节营气和卫气[11]
;而大枣和生姜加入后能在一定
程度上缓解脾胃损伤的情况[12]
;炙甘草甘温益气,既助饴糖、桂枝益气温中,又合芍药酸甘化阴而益肝滋脾;陈皮理气健脾;乌贼骨制酸止痛敛疮;元胡活血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中散寒、健脾和胃、缓急止痛、资助化源、化生气血,调和营卫之功效,使中阳得振,寒邪消散,化源充足,营卫调和,气血得畅,诸症消失。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起到抗菌的作用并保护胃黏膜,能抑制胃酸分泌,且能调节机体的免疫机能,有效促进溃疡面的愈合;白芍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胃粘膜的循环血量,减少炎性渗出,加快溃疡的修复愈合[13];甘
草、蒲公英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14]
;桂枝有改善血液循环
的作用[15]。
综合以上药理研究,诸药联合具有健脾益胃、增强脾胃的功能,抗炎抑菌,敛疮生肌,有效促进溃疡面愈合的功效,全方从整体调节,辨证施治,标本兼顾,使诸症消失,从而彻底根治。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采取了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大大增强了治疗效果。
通过研究结果得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综上所述,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低,用药安全有效,且远期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坤,刘启泉,刘晓辉.五味消毒饮与黄芪建中汤配合西药治疗胃溃
疡及幽门螺杆菌感染73例[J].陕西中医,2007,28(1):31-32.[2] 魏子坚,邱铕滇.内蒙古中医药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脾胃虚
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0):20-21.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102期 25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7.
[4] 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等.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
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2):136-138.
[5] 田军,廖志峰,李彦龙.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J].西部
中医药,2015,28(2):97-99.
[6] 胡太永.探讨黄芪建中汤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心
理医生,2016,22(21):104,105.
[7] 熊胜发.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
新,2011,8(21):30-31.
[8] 魏桂双.中药黄芪建中汤与常规西医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24-1525.
[9] 谢金辉.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40例分析[J].现代
养生,2015,6(44):234-235.
[10] 杨洁琼.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48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
志,2010,26(2):29-30.
[11] 钟耀文.黄芪建中汤临床应用的规律探析[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
学,2011.
[12] 谢昭敏,陈楚华,吴志雄.黄芪建中汤辅助治疗对脾胃虚寒型Hp阳
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8,38(6):545-548. [13] 郭凯鸣.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
息杂志,1999,6(5):14-16.
[14] 程刚.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32例[J].陕西中
医,2013,34(1):20-21.
[15] 李继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78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
研究,2011,3(12):34-35.
温下降或不升。
在本此研究过程中在手术时未对患者进行体温监测,输液也未进行加温等采取保暖措施,加上手术、麻醉、创伤性刺激,引起患者机体释放的各种炎症因子。
这些原因导致了患者术后发热和肺部感染的发生,从表5看A 组发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B组,其病人年龄>60岁,ASA分级>Ⅱ级,麻醉时间长,全身麻醉是增加肺部并发症的主要相关因素,也可能由循环波动导致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导致的,从而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浪费了医疗资源。
手术前给予非甾体类止痛药超前镇痛和术后进行静脉泵镇痛使患者术后有良好的镇痛状态[9-10]。
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偏少,未做加强体温的监测和保护,年龄跨度较大等局限性,易产生统计偏差。
药物剂量未按照身高、体重计算,可能存在药量过多或不足的情况。
还需研究是否存在更小计量的等比重布比卡因就能满足高龄患者手术需要,并发症更少,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单侧患者髋关节手术,两种剂量0.5%等比重布比卡因行腰麻的效果均很满意,5 mg组相对于8 mg 组呼吸循环影响小,血压波动小,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早,尿潴留发生率低,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对老年患者更安全、有效、可行,更符合现在快速康复外科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杭燕南,庄新良.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18-828.
[2] 庄新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9.
[3] 康凯,张西京,熊利泽.老年髋关节置换应用等比重布比卡因复合腰丛
阻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9):7394-7397.
[4] 张曙报,顾尔伟,王靖宇,等.3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
术后转归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7):1062-1066.
[5] 杜海靖,许靖.不同剂量和质量浓度布比卡因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
的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2015,35(6)547-548.
[6] 张立涛,才素芬,宋海明,等.0.5%罗哌卡因与0.5%布比卡因等比
重腰麻在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7):1089-1092.
[7] M emtsoudis SG, Stundner O, RasulR, et al. Sleep apnea and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under various types of anesthesia: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perioperative outcomes[J]. Reg Anesth Pain Med,2013,38(4):274-281.
[8] 红志伟,李宁,黎介寿.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
外科杂志,2007,27(2):131-133.
[9] A kural EI, Salomaki TE, Tekay AH, et al. Pre-emptive effect of epidural
sufentanil in abdominal hysterectomy[J]. Br J Anaesth,2002,46(88):803-808. [10] B unker N. Stoelting's Anesthesia and Co-existing Disease[J]. Current
Anaesthesia & Critical Care,2010,21(3):156.
(上接第20页)
投稿邮箱:sjzxyx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