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雅安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与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填写在答题卷上。

交卷时交机读卡和答题卷,其余试卷自行妥善保管。

第Ⅰ卷(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该答案的番号填入答题卡,多选、少选该题均不得分。

(共25X2=50分)
1、和谐文化融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说明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②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上调纺织品、服装和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与此同时,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的调整给人们的哲学启示是A.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C.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某地举办一个经贸洽谈会,按照“就要发"的谐音,举办者把开幕日期定在9月1 8日,但有人认为这
一天也曾是日本侵略中国发起事变之日,是个不吉利的日子,于是举办者又重改会期。

从哲学上看,这些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A.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B.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C.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4、 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

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
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

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5、针对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实际,有关部门酝酿建立产品质量溯源体系。

建立这一体系的哲学
依据是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C.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
D.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6、木桶理论的最初含义是: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板的长度。

后来人们提出不同的看法:看法一,木
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直径大小;看法二,在每块木板都相同的情况下,木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形状;看法三,木桶的最终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

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重视部分对整体的作用②要优化事物结构
③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联系④要善于在发展中把握事物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树上结西瓜”这原本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的邯邰镇
变成了事实。

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型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

这一事例说明
①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改变事物运动的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但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③人们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把握规律
④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去改造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体现了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9、下列选项中,与“坐地日行八万里"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B.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0、为应对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防止出口继续大幅度下滑,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决定适当调高部
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同时仍然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对不同产品采取不同税收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要重视量的积累
C.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

这句话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

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2、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被刘翔打破的自己保持1 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时,没有一丝沮丧,他说:
“纪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事物的相互联系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B.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C.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完全否定
D.发展的实质是事物向前的运动
13、日本动画片因其人物形象个性化强,极富夸张、喜剧或怪诞神秘色彩而享誉全球。

中国动画片并非技
不如人,关键是缺少创意、想象和个性。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如实地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要明确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C.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大胆革新,勇于创新
D.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14、毛毛虫有尾随的习惯。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
盆不远处放有食物。

毛毛虫一个跟一个爬了六七个小时,最后又累又饿而死,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毛毛虫思路"。

我们从“毛毛虫思路”中获得的启示是:
A.要彻底抛弃传统的观念,追求精神解放
B.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5、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16、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

这种现象从
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17、下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的哲学
思想一致的是: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不变,道亦不变
18、普京强调,否定苏联时期的一切象征性标志,从原则上讲是错误的,否定了历史会使整个民族“数典
忘祖”。

普京的认识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
A.引起与被引起的因果关系
B.“四面八方”的横向联系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前后相继”的纵向联系
19、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
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

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②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有网友对不同时代出生的青年人穿着喜好做了如下总结。

这表明
A.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B.矛盾的普遍性构成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C.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D.对事物的具体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
21、2009年1月6日,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预定海区,并组织实施了首次护航。

这次护航行动,就是要弘扬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也是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和平发展观。

其中蕴涵的唯物论观点是
A.世界统一于物质
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2、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
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C.凡是认为自然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辨证唯物主义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23、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虽然目前我国粮食
储备充裕,但在粮食安全方面仍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这一认识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看问题既要把握主流,又不忽视支流
B.事物矛盾双方总是相互转化的
C.事物都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4、每年的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驾驶人员违章驾驶,行人不按交通标志横穿马路等由于
交通意识淡薄所引起的交通事故呈现多发趋势。

有关交通管理专家指出,要加强对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教育。

这一现象表明
A.交通规则作为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规则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D.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有预见性
25、“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拓展了你的见识;感谢斥责你
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智慧。

”这表明:
①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④矛盾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特殊性
A、①
B、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
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与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填写在答题卷上。

交卷时交机读卡和答题卷,其余试卷自行妥善保管。

第Ⅱ卷(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辨析: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12分)
27、(12分)材料一:塑料袋的发明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

但是同时也
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目前处理这些难以计数的废弃塑料袋只能高温焚烧或挖土填埋,必会产生大量有害烟尘和气体,长期污染土壤。

材料二:针对塑料购物袋泛滥的危害,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出台相关规定,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

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

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塑料袋与人类的关系。

28、(12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抗
旱条例(草案)》会议指出,干旱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和用水需求增长,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

为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抗旱条例。

简要说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草案)》的哲学依据。

29、科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日益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据估计,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初为5%——20%,而目前这一比例已上升到80%——90%。

高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效应。

在20世纪,人类多次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胁……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怎样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

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阅读材料,回答:这段材料对科技作用的分析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道理?(14分)
答案
第I卷
1- 5 C C C A B 6-10 A C C B D 11-15 D B C B A
16-20 A C D C A 21-25 D D C B B
第Ⅱ卷
26、(12分)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态度决定一切”高度重视了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正确的
一面。

(3分)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是万能的,“态度决定一切”又夸大了这一作用,是不正确的。

(3
分)
③部分对整体的功能有重大的影响,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
说,关键的细节对事情的成败起决定作用。

(3分)
④整体与部分是既相区别有相互联系的。

一般的说,整体处于主导地位,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
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从这个意义上说,细节无法代替整体的功能,细节不可能决定成败。

(3分)
27、(12分)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塑料袋的生产、使用和人类生活、环境保护具
有密切的联系。

(4分)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联系,也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我们既要看到塑料袋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又要看到它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

(4分)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滥用塑料袋带来了环保灾难,违
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受到了惩罚。

而针对塑料购物袋泛滥的危害,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出台相关规定,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正是正视了事物的客观联系材料。

(4分)
28、(12分)①针对我国干旱缺水问题的日益突出,制定《抗旱条例(草案)》,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
切从实际出发。

(4分)
②随着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和用水需求增长,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制定《抗旱条例(草案)》,体现了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分)
③制定《抗旱条例(草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客
观规律的体现。

(4分)
29、(14分)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分)
②矛盾即对立统一。

因此要全面分析科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3分)
③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抓本质、抓主流。

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是主要的,但是
也要努力克服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趋利避害(4分)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当前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这体现了要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4分)
(解析:题目要求是用辨证法哪些道理去整合答案,即要求材料符合辨证法的思想即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