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模拟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模拟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踌躇.chú秀颀.qí坦荡如砥.dǐ惟妙惟肖.xiào
B.奔丧.sàng 虬.qiú枝络绎.yì不绝春寒料峭.qiào
C.濒.bīn临弧.fú形舳.zhú舻相接无动于衷.zhōng
D.黏.zhān土喧嚣.xiāo 亭台轩榭.xiè密密匝.zā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赏花游客络绎不绝
....,让村民的“绿色农家菜”也跟着火了一把。
B.随着年岁的增长,各种期盼纷至沓来
....,是该好好树立下各自的理想了。
C.我们班的王芳同学,虽然有时违反纪律,但是学习成绩优异,是名副其实
....的三好学生。
D.面对这瞬息万变
....的世界,我们要不断学习,用新的面貌来适应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C.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会昌县城的空气更加清新。
D.秋天的会昌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5、下列解说正确的是()
A.书香飘逸直面人生精神家园妇孺皆知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能最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题材是什么?是小说。
解说: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作庭树作飞花。
解说: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
辞手法。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
7、默写
(1)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2)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
(3)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
(4)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5)《黄鹤楼》中描写站在楼上观赏到的壮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朱元思书》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令仪被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①也,长厚不忤物②,晚年家颇丰富。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
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
”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
”如其欲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
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
”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注:①市井人:生意人。
②忤物:这里是得罪人的意思。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是()
A.如其欲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汝素.寡悔/素.湍绿潭
C.得.十千足以衣食/一狼得.骨止
D.卒为良.民/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12.于令仪的做法,有人称赞,也有人批评。
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立场,并结合文段说说理由。
10.C
11.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12.亮出观点,称赞或者批评。
人物:善良、宽容、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幽王失信身亡
周宅酆镐①,近戎②人,与诸侯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③大说喜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至而无寇。
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④之下,为天下笑。
(注释)①周宅酆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
②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③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
④骊山:今陕西临潼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戎寇尝.至(______)(2)褒姒大说.喜之(______)
(3)因数.击鼓(______)(4)为.天下笑(______)
2.下列加点的“之”与“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诸侯之.兵至而无寇
B.褒姒大说喜之.
C.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
D.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
4.周幽王为什么会死于骊山之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看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戏途中 B.渔火点点
C.月夜行船 D.水乡夜景
2.下列对文中画構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3.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A.味觉视觉听觉
B.嗅觉听觉视觉
C.嗅觉视觉听觉
D.味觉听觉视觉
4.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A.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
B.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C.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5.第二自然段主要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
[美]威廉·萨洛扬
凌晨四点,整个村庄都在沉睡中,突然,一阵轻敲窗户的声音惊醒了我,“阿兰姆。
”一个声音在窗外轻轻叫唤道。
是我的堂兄穆拉德!我从床上一跃而起,迅速打开窗户。
我简直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一切。
虽然还不是早上,但因为是夏天,黎明前的亮光已足让我知道我不是在做梦。
我的堂兄穆拉德正骑在一匹漂亮的白马上。
我把头伸出窗外,揉揉眼睛。
“你没看错,”穆拉德用亚美尼亚语说道,“是一匹马。
你没有在做梦。
如果你想骑的话,就快点出来。
”
我知道我的穆拉德是所有同龄人中行为最疯狂的一个,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关于马的记忆,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骑马。
然而我们很穷,我们整个部落都处于贫困之中。
每个家庭的钱都只能勉强维持一日三餐的食物。
然而我们很诚实。
我们因为我们的诚实而闻名。
我们不会利用任何人,更不用说去偷别人的东西。
我知道穆拉德家没有马,他本人更不可能有钱买马。
我猜测这匹马一定是他偷来的。
然而,我对马太痴迷了,在我看来,偷一匹马来骑跟偷别的东西(比如
偷钱)似乎是不一样的,也许这根本不算偷。
我迅速穿好衣服,然后从窗户跳到了院子里。
穆拉德轻轻下马,把我扶到了马背上。
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乡间公路。
空气无比清新。
骑在马背上奔跑的感觉真是爽极了。
“阿兰姆,坐稳了。
”穆拉德提醒我,然后,他双腿用力一蹬马的肚子,喊道:“驾!”白马后腿站立,前脚扬起,长嘶一声,然后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蹿了出去。
马穿过田野,跨过灌溉沟渠,向乡间公路跑去……我们跑了一圈又一圈,马和人都大汗淋漓。
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我们得回去了。
要不大家都起床了,我们的秘密就藏不住了。
”穆拉德说道。
“我们把它藏在哪里?”我问道。
“我知道一个地方。
”穆拉德答道。
大约十分钟后,我们悄悄地牵着马走进了一个废弃的谷仓。
谷仓的地上有一些燕麦和干草。
那天下午,我正在穆拉德家玩。
一个叫约翰·拜伦的农民来穆拉德家做客。
约翰·拜伦的家在另外一个村庄,离我们部落有十英里远。
“我丢失了一匹马,一个月了也还没见它回来。
可是这匹马花了我60美元啊!”约翰·拜伦对穆拉德的父亲说。
他们接下来说了什么,我不知道。
我已经跑出去找穆拉德。
穆拉德正在一棵桃树下救治一只受伤的小鸟。
“你居然已经私藏了那匹马一个月!”我盯着他说道。
穆拉德没有看我,只是专心地给小鸟受伤的翅膀涂药。
“干脆,我们把马留下来一年时间吧。
”说完,我热切地看着穆拉德。
“我知道你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学会骑马,但我们不能留这么长时间。
”穆拉德头也不抬回答我。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把马还回去?”
“最多六个月。
”说完,穆拉德站起来,用力把小鸟抛向天空。
小鸟努力拍打着翅膀,几乎要掉下来,但最终,它还是飞走了,而且越飞越高,越飞越稳。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穆拉德每天凌晨都来接我出去骑马。
我们在田野旁的公路上尽情地驰骋。
太阳升起来之前,我们就把马牵回那个废弃的谷仓。
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可是这一天还是来临了。
那天早上,我们在牵马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正赶往镇上的约翰·拜伦。
他盯着白马问道:“请问,你这匹马叫什么名字?”
“小心肝。
”穆拉德答道。
“我可以看看它吗?”约翰·拜伦问。
“当然可以。
”穆拉德说道。
在仔细查看了几分钟后,约翰·拜伦说道:“如果你们部落不是享有诚实的美誉,我几乎就认为这匹马就是我丢失的那匹马。
嗯,也许它跟我的马是双胞胎。
”说完,他转身就离开了。
三天后,约翰·拜伦又来到了穆拉德家。
“我的马回来了!而且,它比以前更强壮了!”他高兴地说道。
(有删改) 1.请从穆拉德的角度,围绕“白马”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①私藏白马——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我”“无法相信”看到的情况。
“无法相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我简直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一切。
(2)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3.小说说“穆拉德是所有同龄人中行为最疯狂的一个”,请联系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答出三点即可)
8.下面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肯定了人们应该坚持以诚实为荣,是非分明的原则。
B.鼓励解放孩子天性,让孩子率性自由成长的做法。
C.倡导大人们用约翰·拜伦的方式纠正孩子的错误。
D.教育孩子不能因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丢弃诚实的美德。
5.设想小说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境和结局,并用简明的语言叙写出来。
(要求:50字左右)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云自小路飞起来了/爱是一首暖暖的歌 /让星空用幸福的微光照我们/让日月用快乐的明亮引我们/ ……
爱,是最美的语言,最温暖的歌。
请以“爱,一首暖暖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
一
A
C
C
C
A
(1)馨香盈怀袖(2)狐兔翔我宇(3)岂不罹凝寒(4)徙倚欲何依(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6)急湍甚箭,猛浪若奔(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
1.(1)曾经(2)同“悦”,高兴(3)多次(4)被
2.B
3.如果戎人入侵,就传递鼓声相互告知,诸侯的军队都会来救护天子。
4.周幽王昏庸无道,失信于天下。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若失信于他人,他人必然失信于人。
三
1. B
2. D
3. C
4. C
5.写出了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以江南夜景的美丽清新烘托了行船之快,以及“我”急于看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
1.约堂弟骑马拒不还马归还白马
2.(1)因为黎明前堂兄骑在漂亮的白马上,让“我”觉得意外(惊讶),不相信眼睛所看到的情景。
(2)因为贫穷,部落和堂兄都不可能买到白马,这让“我”觉得疑惑,不知道马是从哪里来的。
3.示例:①穆拉德对马的痴迷到了狂热的程度,竟然不顾部落诚实的美誉,长
时间私藏(偷)约翰·拜伦家的马。
②穆拉德仅仅因为知道“我”非常渴望骑马,竟然在凌晨四点敲窗叫醒“我”,约“我”骑马,并连续几个星期都陪“我”骑马。
③约翰·拜伦来穆拉德家做客时,穆拉德得知马主人在寻马,仍然不还马。
④穆拉德和“我”在牵马回去的路上,碰到约翰·拜伦,穆拉德还是不承认私藏了约翰·拜伦的马。
4.B
5.符合题意即可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