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自身防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自身防护
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结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共有7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及制定可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结论: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手术室;职业危害;自身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里。
同时手术室还有常备的各种化学制剂、挥发性麻醉剂、锐利的手术器材等多种不利因素,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成为高危群体。
因此,如何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
本文就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临床观察及文献归纳总结,并提出防护性措施。
1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感染因素我国是乙肝、丙肝感染高发区,手术室护士直接接触病人开放的伤口、血液和体液。
由于锐器损伤、污血溅到皮肤和眼睛,很容易被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一次性感染。
0.004mL污染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率为0.3%,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机率为1.8%[1]。
1.2护士的工作姿势、站立时间专家已证实护士的工作姿势与能量消耗有一定关系,与疲劳也有一定关系[2]。
手术室的护士经常需快步行走,搬运器械包和敷料包,处理各种器械
和重物。
洗手护士需长时间站立,有时连续站立6.5小时/天或更长,巡回护士均用240步/分钟的急速行走工作,累计时间4小时/天或以上。
护士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为8.4%,护士因站立时间过长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3]。
1.3麻醉气体的不良影响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的环境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残余吸入麻醉药,某些吸入麻醉药物如氨氟醚、笑气及乙醚等,吸入人体后经一定的时间才能排出,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污染的环境中,有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降低的可能[4]。
1.4噪声的危害手术室的噪音包括电钻、电刀、负压吸引器、麻醉机、血压检测系统等。
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失眠、听力下降、血压升高等症状,还可使人烦躁、精力分散,工作容易出现差错[5]。
1.5消毒灭菌剂的影响手术室常用的消毒灭菌剂有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含氯消毒液,不加防护的长期接触可导致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关节病、哮喘、记忆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6]。
1.6X射线的影响随着骨科新手术的开展,手术中使用C-臂机越来越多。
少量多次接触X射线会导致护理人员机体损伤(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放射病等)[7]。
1.7生理、心理因素手术室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加班加点是常事,遇有重、急症及复杂手术、抢救等更加明显,尤其是夜班护士,要独立完成繁重的工作。
造成护士心情焦虑、精神紧张。
护理人员有情绪疲溃感的占59.1%,无成就感的占53.2%,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3%。
2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2.1感染因素的防护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传递手术刀、剪时,不能直接用手,要用弯盘传递。
正确选择掰安瓿的方法,使用硬质锐器收集盒,锐器盒的使用可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8]。
手术室护士应主动接受关于乙肝、丙肝、HIV的知识,同时要了解和掌握手术病人的病情,对已确诊携带感染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防护。
对急诊或未确诊病人一律按阳性对待,接触有感染血液或体液时均应有个人保护装置。
如污血不慎溅落到眼睛里或皮肤上应立即冲洗。
另外洗手和戴手套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2.2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洗手和巡回工作的次数,既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姿势带来的身心疲劳,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减少无效劳动。
打破护士工作的班次,实行弹性工作制,根据次日手术情况,合理调整,灵活安排人员。
既保证手术的安全配合,也为安排工作提供更宽松、更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