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0届高三1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的部分。”与材料相关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一国两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指的是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之一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 C 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
逐”体现的是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的陶片放逐法,这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故 B 正确;“解
负令”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 A 错误;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故 C 错误;津贴制是伯利克里改
姒乃大笑。”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察举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 (周)幽王为烽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体现的是分封制下诸侯随从天子作
战的义务。由此可知,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分封制,故 B 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首领的制
度,故 A 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分配权力的制度,故 C 错误;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故 D 错误。
材料体现不出领导人的专制作风得到了改变,故 D 错误。
8.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关系的同时,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如 WTO 以及地区性组织和会
议如欧盟等加强了联系,对第三世界的一些组织如不结盟运动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还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多
边条约机制。材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
A. “一边倒”的方针
2.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
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A. 设立三省六部制
B. 实行科举制
C. 设立内阁
D. 废除丞相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
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革命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涉及的研究课题是辛亥
革命,故 C 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国民革命运动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ABD 错误。
乱政”体现了明太祖朱元璋对丞相“专权乱政”的认识。为了吸取此教训,他采取的措施是废除丞相,故 D
正确;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六部制,故 A 错误;科举制和此教训无关,故 B 错误;明成祖设立内阁,故 C 错
误。
3. “抬棺入疆”,率领清军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名将是
A. 左宗棠
B. 张之洞
C. 李鸿章
D. 曾国藩
B. “求同存异” 的方针
C. 不结盟政策
D. 多边外交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关系的同时,还加强了与 WTO、欧盟、不结盟运动等的联系,并且加入了一
系列国际多边条约机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积极致力于多边外交活动,故 D 正确;
“一边倒”的方针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故 A 错误;“求同存异”和材料无关,故 B 错误;不结盟政策是
云南省 2020 年 1 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 46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3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 4 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史记•周本纪》中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
该讲话表明
A. “依法治国”方针已经写人宪法
B. 亟待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体系
C.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D. 领导人的专制作风得到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法律体系还不完备。这表明我国亟待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
体系,故 B 正确;1999 年,把“依法治国”方针已经写入宪法,故 A 错误;C 项错在 “开始迈向制度化”;
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由此可知,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遵义会议,故 C 正确;中共一大标志
着中共成立,故 A 错误;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故 B 错误;中共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故 D 错误。
6.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
5. 《中国全史》:“……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
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军史上的伟大转折。”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 年 12 月的遵义会议,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事实上确
织形式,故 A 错误;“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
基本国策,故 B 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故 D 错误。
7. 1978 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
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 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不是外交活动,故 C 错误。
9. 克利斯提尼改革中规定: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他们予以
政治放逐。该措施是
A. 轮番而治
D. 津贴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他们予以政治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6 年,为了驱逐阿古柏,收复新疆,左宗棠“抬棺入疆”,采用了“先北 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故 A 正确;张之洞、李鸿章、曾国藩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BCD 错误。
4. 某校历史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主要收集了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