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宣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健康宣传资料
职业与健康系列之“有机溶剂”
⊙大多数有机溶剂毒性较低,也有一部分毒性较高,易引起中毒.可经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

⊙有机溶剂种类很多,成分复杂。

常用商品名或代号表示,如天那水(苯),哥罗芳(三氯甲烷),三氯水,洗板水(三氟乙烯),ABS514胶(二氯乙烷)等.
常见有机溶剂的职业危害
“白电油”能致瘫
典型病例
某鞋厂几十名刷胶工,相继出现手脚麻木,四肢乏力的症状,有些人因不能走路而丧失劳动能力,现场调查发现粘胶剂中含有大量的正己烷,最后诊断: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相关信息
⊙正己烷,又称“白石油”,在制鞋、印刷、电子等行业广泛应用⊙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常隐匿性起病,呈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
◆手指(脚趾)麻木、疼痛,上楼梯费力,继而出现肌无力,走路困难,拖步或下肢瘫痪等。

◆脱离接触经积极治疗,症状可逐渐好转直至恢复健康
新员工过敏,“疹”出有因
典型病例
某电子厂清洗工,每天都用“三氯水”清洗电路板。

入厂的第20天,出现皮疹和发热,被个体诊所误诊为“感冒”,继而红疹布满全身,
脸和眼结膜变黄,最后诊断:职业性皮肤病(三氯乙烯所致药疹样皮炎) 相关信息
⊙三氯乙烯,又称“三氯水”、“洗板水”,广泛用于电子、五金及电镀等行业的清洗工艺。

⊙职业性三氯乙烯所致药疹样皮炎是因接触三氯乙烯导致的严
重过敏反应,多为入厂2个月内的新工人。

◆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眼结膜及面部发黄等,容易误诊为“感冒”、“麻疹”及“猩红热”等。

◆病情进展快、病程凶险,切忌自行服药观察,应立即送专科医院治疗。

致血异常的“天那水”
典型病例:
王X,在某沙发厂做喷漆工作2年,经常感到嗜睡,头晕,有时牙齿出血,因在工作时晕倒被送到医院,检查发现血细胞明显减少,现场调查
发现使用的油漆中含有苯,最后诊断:职业性慢性中毒
相关信息
⊙苯,又称“天那水”,在制鞋、家具及箱包生产等行业中大量使用。

⊙长期接触苯会影响人的造血系统,表现为:白细胞降低或血小板减少
◆早期可有疲乏、眩晕、头痛等不适;
◆严重时出现皮肤小出血点和瘀斑、流鼻血、牙齿出血等,女工可出现月经过多。

怎样预防有机溶剂中毒
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场所
加强管理
◆在使用有机溶剂的岗位悬挂警示钟
◆用无毒或低毒的有机溶剂取代毒性较高的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应存放于指定地点、专人管理
◆定期对作业场所内相应有机溶剂的浓度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隔离通风作业场所应全面通风换气及采取局部抽风措施
严禁超时不加班或少加班,减少毒物接触时间
个体防护坚持使用防毒口罩、防毒手套等防护用品
健康检查对接触有机溶剂的工人进行包括上岗前应急时在岗期间以及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发生急性有机溶剂职业危害,怎么办?
(一)如遇意外事故致有机溶剂泄露,救援人员应先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再行救援
⊙吸入
◆迅速使中毒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立即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的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被污染的皮肤15~30分钟。

⊙眼睛接触: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应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由内向外冲洗至少20分钟并立即就医
(二)如果不小心喝了有机溶剂请:立即自行催吐,并送医院救治。

⊙催吐方法:用筷子或手指等搅触咽后壁致呕吐。

工作场所使用有机溶剂5注意
①作为有机溶剂的使用者,您有权向厂方索取化学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并应知晓其毒性,操作注意事项以及紧急应急措施。

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③有机溶剂不可随意倾倒,应倒入专用的存放容器内并应随手加盖
④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设施在工作时间内不得停止运转
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接触有机溶剂后及时冲洗
◆不在工作场所进食、喝水、吸烟
◆不用有机溶剂洗手去油污
怀疑有机溶剂中毒时,怎么办?
当您接触有机溶剂后,怀疑发生中毒时,应及时到当地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拨打中毒咨询热线电话。

职业与健康系列之“尘肺病”
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劳动者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吸入大量的生产性粉尘而发生的以肺部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13种,其中矽肺和煤工尘肺发病人数最多
⊙它是世界各国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
⊙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职业病,目前我国有近60万的劳动者患尘肺病,每年新发病例约1万例
哪些工种可以发生尘肺病
接触粉尘的行业,工种十分广泛:
⊙矿山的掘进、风钻、爆破及矿石搬运等工种;
⊙耐火材料、石粉、玻璃、陶瓷及水泥生产中的粉碎、配料、搬运、包装等工种;
⊙宝石加工业的磨钻、切石及雕刻等工种
尘肺病的临床表现
⊙早期可能没有自觉症状或症状很轻,多在职业健康体检时发现⊙随着病情进展可有咳嗽、咳痰、气短、胸痛等症状;晚期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等,以致丧失劳动能力
得了尘肺病该怎么办?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但可以通过治疗和预防各种并发症延缓尘肺病进展,延长尘肺病患者的寿命。

⊙平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戒酒戒烟;
⊙增强锻炼,如做保健体操,太极拳等;
⊙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注意远离尘肺病和呼吸道感染病人
怎样预防尘肺病
尘肺病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通风、降尘。

做好工作场所通风,采用湿式作业或将产生粉尘的场所密闭起来;
⊙在粉尘浓度高、防尘效果差的工作场所,应佩戴防尘口罩或送风头盔;
⊙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定期测定粉尘浓度,使工作场所的粉尘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浓度内;
⊙做好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对职业禁忌证者,如:活动性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特发性肺纤维化以及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等,严禁从事粉尘作业;
⊙对从事粉尘作业的在岗和离岗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尽早发现,及时和治疗尘肺病患者,并把不适宜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及早调离。

怀疑得了尘肺病该怎么办?
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
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可疑尘肺影→电话咨询当地职业病防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现咳嗽、胸痛等症状↗
接尘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体检不同于普通的常规检查,国家法律规定必须由取得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为接尘工人进行体检,例如各级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规定,工厂必须为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提供定期(接矽肺者,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同时工人应积极配合体检。

申请诊断尘肺病时,劳动者应准备哪些基本材料?
⊙提供与工厂存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或单位证明
⊙书面的粉尘作业接触史
⊙既往门诊或住院病历资料
如胸片、肺功能检查报告或医院诊断意见等
⊙经用人单位确认的健康监护档案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资料
⊙身份证复印件
为什么接尘工人一定要使用防尘口罩?
现今广泛使用的纱布口罩对于接尘工人的防护是无效的,因为吸入肺内的粉尘都是极细微的直径大约只有5微米,肉眼是看不见的,纱布口罩不能阻止这些粉尘进入肺内
⊙专业的工业防尘口罩
由静电过滤棉制成,能高效过滤那些小于5微米的粉尘。

防尘口罩很薄,具有可弯折鼻夹,保证口罩与脸部密合使工人感到佩带舒适,可真正起到阻尘作用。

佩戴防尘口罩注意事项
①佩带要严实,吸气时,粉尘不能从脸部和防尘面罩的缝隙间进入;
②不在氧气稀薄处或有毒气体中使用
③勤换滤膜,保管时防止挤压变形
职业与健康系列之“噪声”
噪声简介
⊙噪声是指环境中不需要的,使人心烦的或不同的频率,强度杂乱无章的声音。

⊙工作场所中操作各种机床、纺织机、碎石机、轧钢机、通风机、空气压缩机、发电机、变压器等都可产生噪声。

⊙长期接触强的噪声可使听力损伤甚至发生永久性听力丧失,这种听力损失称为噪声性耳聋。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短时间接触强噪声,可出现双耳的对称性听力下降和耳鸣;
⊙可有头痛、头晕、心悸、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长期接触强噪声,可出现听力损伤,甚至噪声耳聋。

长时间接触噪声,一般双耳都会受到影响。

在早期,受影响的人们可能并不会意识到,听力丧失仅限于高频(4000-8000Hz),如听不到辅音s、t和d这些发音呈较高频率的音节。

而谈话频率一般较低(500-3000Hz),因此正常谈话的听力不会受到影响。

但如果长期处在强噪声环境下,也会损伤低频听力,最终将听不到正常的谈话声,影响与其他人的正常交流,其生活质量也将受到影响。

噪声性耳聋患者一般同时伴有呈高频的响声或嗡嗡声的耳鸣,持续性耳鸣会影响睡眠,并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哪些工人不宜从事噪声作业
⊙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性神经性听力损失(500、1000和2000Hz)中任何一频率的纯气导听阈﹥25分贝;
⊙各种能引起内耳听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

噪声作业的职业健康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工厂必须为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提供定期(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同时工人应积极配合体检
⊙职业健康体检不同于普通的常规检查,必须由取得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为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体检,例如各级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害最重要
⊙在早期,你可能无法意识到听力下降,但可以通过纯听阈测试来发现。

因为早期出现的4-8KHz高频的听力缺陷通过测试就能够被检查出来,这样可采取措施,防止噪声对听力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听力检查可及早发现你是否存在尚未意识到的听力损失。

医生会建议你如何防止你的听力受到进一步的损害。

⊙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如果工作场所存在高强度噪声,应当给就业者进行上岗前检查,同时用人单位必须每年给这些工人进行听力检查。

什么是噪声作业
⊙噪声作业是指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工作50周的平均等效连续噪声级≧85dB(A)的作业岗位。

怎样预防噪声性听力损失
⊙控制噪声源
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修,减少不必要的噪声;对噪声设备
采取隔音、消音、消声、吸声措施,如安装隔音罩、消声器等。

⊙加强个体防护
接触噪声的工人应佩戴耳塞、耳罩或防声帽等听力保护用品。

⊙健康监护
采对噪声环境下作业的工人均应进行上岗前体检及定期体检,并建立噪声作业健康监护档案。

如果怀疑听力损失该怎么办?
⊙如怀疑得了职业病,应向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申请诊断职业性听力损失时,劳动者应准备哪些基本材料?
⊙提供书面的噪声接触史情况
尤其应提供与工厂存在噪声作业的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及单位证明等;
⊙以往门诊或住院病例资料
如所有听力检查报告单及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诊断意见等;
⊙经用人机构确认的健康检查档案
⊙原工作场所职业危害检测、评价结果
⊙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什么是听力保护器?
我国《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规定:每工作日8小时所接触的噪声超过等效A声级85分贝,应佩戴听力保护器。

⊙听力保护器是用个体防护措施降低人耳实际接触噪声的水平,以保护工人避免因职业接触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从而到达保护听力的目的。

⊙听力保护器主要有防声耳塞、耳罩或防声冒。

如何正确选择听力保护器?
对于无法实现降低环境噪声的工作场所,正确选择并使用听力保护器对保护听力显得尤其重要。

工人佩戴听力保护器后,其实际接受的等效声级应当保持在85dB以下。

听力保护器的实际声衰减值计算;
将听力保护器单值噪声降低数(SNR)再乘以0.6即得出实际声衰值。

如:某作业现场8小时噪声暴露为90dB(A)、超过5dB(A)。

某耳塞SNR为29dB(A),实际降噪值应为29dB(A)×
0.6=17.4dB(A),则为应该选用的合适的耳塞。

如何佩戴听力保护器?
⊙在插耳塞前应该用对侧手将耳朵向上外方牵拉以保证外耳道变直。

⊙佩戴后发现自己的声音变得更大和更深沉。

⊙刚佩戴时会感到轻微不适,长期佩戴以后这种不适会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