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类教学中“导师制”的实施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艺术类教学中“导师制”的实施初探
张新盟
【摘要】教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教育和教学方式更是受到了各方面推进,传统教育模式也不断受到挑战。

一种新的本科教学模式渐渐浮出水面,这就是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尝试。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划分导师在字典里的解释为:高等学校或者研究机关中指导学习、进修、写论文的人,主要是在政治、思想、学术或某种知识上的指导者;在大事业、大运动中指示方向、掌握政
【期刊名称】《艺术家》
【年(卷),期】2018(000)004
【总页数】1页(P39-39)
【作者】张新盟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教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教育和教学方式更是受到了各方面推进,传统教育模式也不断受到挑战。

一种新的本科教学模式渐渐浮出水面,这就是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尝试。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划分
导师在字典里的解释为:高等学校或者研究机关中指导学习、进修、写论文的人,主要是在政治、思想、学术或某种知识上的指导者;在大事业、大运动中指示方向、掌握政策的人。

现在导师特指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完成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的副教授或教授。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专业方向制的情况下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的老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

导师制就是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桥梁,一组学生确定一名导师。

导师的职责不只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导师制对全面提高高校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1]。

二、学分制条件下实施导师制的作用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以选课制为核心,以修满规定的学分为准则,不以学年为限制,用取得的学分来衡量学生是否完成学业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学分制管理下,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安排个人学习内容与时间的权限,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课程,这样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2]。

学分制条件下实施导师制有利于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创新能力;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内部院系之间资源共享;有利于激发老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及竞争意识。

种种迹象表明高校设立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有利于完善实施学分制的辅助制度[3]。

三、我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分配及取得的成果
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保证。

在本科生导师制已蔓延到全国各高校的新时期,我校也不例外。

根据校情制定出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导师制。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导师制把导师分为学业导师、学友导师、生活导师和成长导师四类。

大家各负其责,相容相兼。

学友导师从大学三年级选拔出成绩优秀、品行端正,能为大家起到带头指引作用的学生;生活导师是学生的辅导员,在全面了解学生后继续做学生工作更为
合适;学业导师是自己的专业课老师,主要负责专业课引导及辅导;成长导师是从校企合作聘请,专业方面较有威望的老师,负责带领大家提前进入校外实习。

我校自全面实施导师制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生有更多机会参加科研项目,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也有大幅度提高。

据统计,仅校级教改立项项目参加的学生人数就达到90%,导师用实际行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参
与不同的科研项目、不同的专业性比赛,以及不同的社会实践等,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得到充分展现,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导师遵循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特点,指引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不但能够提高技能训练,培养科学素质,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的潜力。

导师定期对学生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学生人数逐渐减少;上课出勤率达到97%;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补考、宿舍安全隐患问题、卫生问题等都得到了不同程
度的改善。

我校全员育人模式导师制和成立各科工作室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相辅相成。

工作室给了学生和导师充分发挥的场地,各种行业名人的讲座也在工作室内实施、演练。

有了更为专业、权威、有实践能力的导师带领学生参与各个专业的案例,给了学生更为准确的方向和信心。

四、关于我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进一步完善
本科生导师制是个新生事物,在我国高校仍处于松散模式。

因此,我们仍处于试验的探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导师制要有效实施,并持续传承下去,离不开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我校定期召开导师大会,定时定期进行各学院间导师交流汇报,并以文字形式进行总结,计算工作量,实行“导师津贴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综合评定考核导师的工作业绩,评出优秀导师并对其进行奖励,为的就是针对独立院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如何完善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导师制,凸显全员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肖永明.书院传统与当代大学教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7.
[3]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历史演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