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颗粒中挥发油的_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层鉴别方法耐用性考查:以上5个薄层鉴别试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手铺硅胶G 薄层板鉴别效果均优于预制硅胶G 板;取点样后的薄层板分别于湿度22%和75%的层析缸中
展开,
显色,检视。

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22%~75%之间,鉴别效果均无明显变化;取点样后的薄层板分别在4℃和30℃条件下展开,显色,检视。

结果表明在4~30℃温度范围内对鉴别效果均无明显影响。

较多文献报道丁香酚主要采用GC 测含量,但是本喷雾剂中
的油相太多,在气相中不易挥发,容易残留在柱子里,引起色谱峰
拖尾,
另外污染了仪器,所以改用HPLC 测定。

参考文献:[1]孔繁晟,杨正奇,严春艳,等.复方金黄痔疮软膏中大黄的薄层鉴别
[J ].中国执业药师,2009,6(10):41.
[2]汪国华,张文惠.艾叶中桉油精的色谱鉴别[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1):29.收稿日期:2010-06-27;修订日期:2010-11-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906028)作者简介:郑秀玉(1974-),女(汉族),福建连江人,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化
学与化工学院工程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精密仪器分析测试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陈赟(1976-),男(汉族),江西抚州人,现任华南理工
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研究员,
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现代中药制药工程与新药开发研究工作

小青龙颗粒中挥发油的
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实验研究
郑秀玉,李
宁,陈

*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小青龙颗粒中混合挥发油的制备工艺。

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挥发油包合率和收
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β-环糊精包合小青龙颗粒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

结果最佳挥发油包合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挥发油(g∶ml )为8∶1,包合温度30℃,包合时间120min ,β-环糊精∶水为1∶15。

结论该工艺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收率较高,包合效果良好。

关键词:复方藿香片;正交实验;包合;挥发油
DOI 标识: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11.05.005
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0805(2011)05-1048-02Preparation of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ounds of Essential Oil in Xiaoqinglong
Granule by Orthogonal Test
ZHENG X iu-yu ,LI N ing ,CHEN Y un *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ptimum inclusion process conditions for essential oil from asarum and cassia twig in Xiaoqinglong
Granule.Methods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volatile oil and the inclusion rate were determined to evaluate process conditions ,and the condition was optimized with orthogonal design by the liquid -phase method in aqueous solution.Results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for inclusion were established as that oil :β-CD was 1:8,and ratio of amount of water to β-CD was 15.The inclus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were at 30℃and for 120min.Conclusion The yield is high under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 and purpose of inclusion can be achieved.
Key words :Xiaoqinglong Granule ;
Orthogonal test ;Inclusion ;Essential oil
小青龙颗粒处方出自《伤寒论》张仲景所创辛温解表经典方
小青龙汤,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具有解表化饮,止咳平喘功效。

其处方为麻黄(154g ),桂枝(154g ),白芍(154g ),干姜(154g ),细辛(77g ),甘草(蜜炙154g ),法半夏(231g ),五味子(154g )。

细辛为常用中药之一,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Var.mandshuricum (Maxim.)Kitag.,汉城细辛A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 或华细辛A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全草。

桂枝为樟科(Lauraceae )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
燥嫩枝。

原处方分别将细辛、
桂枝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喷加到干浸膏粉中。

挥发油成分在制备和存放过程中容易挥发而损失。

β-环糊精包合新技术在中药制剂中应用日益广泛。

环糊精具有独特的疏水空腔结构,可以包合与其空腔大小相近的客体分子或其中
的某些基团[1]。

包合后,在一定程度上能隔绝药物分子与周围环境的接触,避免受光、氧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药物稳定性并
减少挥发,增加制剂稳定性
[2~4]。

针对细辛和桂枝单一种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已有报道[5,6]
,而针对细辛和桂枝混合挥
发油包合工艺及验证实验未有文献报道。

本实验拟采用正交实
验法,优选β-环糊精包合细辛和桂枝混合挥发油的最优工艺条
件,将对小青龙颗粒及其相应其他剂型中处置包埋挥发油具有借
鉴作用。

1仪器与试药1.1仪器D40-2F 型电动搅拌器(杭州仪表电机有限公司);
W201B 恒温水浴锅(上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ZF -6050·
8401·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第22卷第5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1VOL.22NO.5
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挥发油提取器(华东医药器化有限公司)。

1.2试药β-环糊精粉末(纯度99%以上,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细辛、桂枝购自杭州中药饮片厂,经浙江大学药学院李凌军副教授鉴定符合药典要求;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细辛、桂枝混合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精密称取细辛、桂枝粉末,按质量比1∶2比例混合,加12倍量水浸泡1h,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中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挥发油6h,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备用,得混合挥发油。

2.2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2.2.1包合物制备方法按每次实验条件,精密称取适量的β-环糊精适量,置三角烧瓶内,加入蒸馏水适量,加热搅拌使溶解,制成澄明溶液,恒温至包合温度。

在200r/min搅拌速度下滴加挥发油1ml包合设定时间,取出,冷却,置冰箱中冷藏48h,抽滤,用乙醚少量多次洗涤(洗去未包合的挥发油),40℃减压干燥4h,即得白色粉末状包合物。

2.2.2指标确定按药典法测定包合物中挥发油的含量。

称取折合含1ml挥发油的包合物,置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 蒸馏水与沸石,用挥发油提取器进行测定,读取挥发油量,分别计算包合物收得率和含油率。

包合物含油率(%)=
干包合物重量
β环糊精重量挥发油量密度
×100%
包合物收得率(%)=
包合物中实际油含量
挥发油投入量×空白回收率
×100%
2.2.3正交实验设计通过预实验研究确定水与β-环糊精比例、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搅拌时间、包合温度为影响包合的主要因素,见表1。

根据实验条件对每个因素确定3个水平,采用L
9
(34)正交表安排实验,以包合物含油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见表2~3。

表1正交实验因素水平
水平
A
β-CD∶挥发油(g∶ml)
B
包合时间t/min
C
包合温度T/℃
D
β-CD∶水(g∶g)
1660301∶10 2890401∶15 310120501∶20
表2正交实验与结果
实验号A B C D 含油率
(%)
收得率
(%)
综合分
1111174.1113.0731.38 2122285.4520.1639.75 3133384.2314.0635.11 4212386.125.8943.95 5223190.270.9476.72 6231292.588.2389.51 7313286.212.4334.56 8321388.127.845.89 9332189.965.4472.78 k135.4136.6355.5960.29
k270.0654.1252.1654.61
k351.0865.8048.7941.65
R34.6529.176.80018.65
实验采用包合物含油率和收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3,0.7
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对实验结果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包合时间。

最佳包合工艺为A
2
B
3
C
1
D
2
,即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为8∶1,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20min,β-环糊精与水比例为1∶15。

取先前正交实验一致的3份挥发油,按优化组合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包合物收率为92.8%,油包合率为88.6%。

因此,确定最终优化工艺组合条件为: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为8∶1,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20min,β-环糊精与水比例为1∶15。

表3方差分析结果
方差来源离差平方和自由度F值显著性P A1806.10226.04<0.05
B1292.98218.64<0.10
C69.3621.00>0.10
D548.0527.90>0.10
E69.362
2.3包合物验证实验
2.3.1供试品制备取细辛、桂枝挥发油0.2ml,加无水乙醇20 ml溶解,作为供试品a;取包合物适量,回收挥发油,移取0.2ml 加无水乙醇20ml溶解,作为供试品b;分别取空白环糊精和包合物各2g,加入无水乙醇20ml,振摇后静置1h,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c、d。

2.3.2包合物薄层色谱验证实验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附录VIB)试验:分别吸取供试品a、b、c、d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0g·L-1香草醛浓硫酸溶液显色剂,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比较4个样品的薄层色谱。

包合前提取的挥发油与包合后提取的挥发油在该薄层条件下,所有斑点在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薄层色谱图完全一致,表明组成未改变。

β-环糊精和包合物洗涤液均没有展开斑点,表明挥发油包合后确已形成包合物而非物理混合物。

3结论
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混合油的最佳包合工艺,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为8∶1,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20min,β-环糊精与水比例为1∶15。

验证试验结果发现本工艺重现性较好,质量稳定,包合物收得率和油包合率均较高。

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工艺可行,能提高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实现液体固体化,且包合物有效掩盖了挥发油性气味,保持挥发油生理活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夺奎,董振礼.环糊精包合客体分子机理的研究[J].染料与染色,2004,41(3):155.
[2]武孔云,高文远,梁光义.均匀设计优选乳康胶囊中挥发油的包合工艺[J].中草药,2004,35(8):872.
[3]宋毅,潘晓鹤,唐尧,等.咽炎颗粒挥发油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6):517.
[4]王霏娜,俞菁,赵春霞,等.用响应面法优化β-环糊精包合白术挥发油工艺[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42(12):2160.[5]顾维,许美娟,陈玉俊,等.桂枝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3):203.
[6]厉英光,田景奎.正交试验优化细辛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的研究[J].中药材,2006,29(5):492.
·
9401
·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2011VOL.22NO.5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第22卷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