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
1.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风俗画和文人画。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俗画反应的是市民生活,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文人画则是很高雅的文化,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话本和小说只能体现出文化世俗化倾向,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汉赋和唐诗是宋元以前而非宋元以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元曲和傩戏只能体现出文化世俗化倾向,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风俗画和文人画
2.文征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诗文书画俱佳。

下图是其书法代表作之一的《西苑诗十首》(局部),该作品
A.隶书范式突出
B.楷体特色毕现
C.行书风格明显
D.草书形韵兼备
【答案】C
【解析】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与题中作品不符,故A项错误;楷书笔画详备,字形方正,结构形体严整,与题中作品不符,故B项错误;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故C项正确;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题中作品与此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艺术成就·书法
3.下图说明
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提到,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释迦,属于佛教,天王,属于道教,这反映了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故D正确。

材料未涉及儒家,故不能体现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故A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故B排除。

材料也没有反映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天王送子图》
4.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历代文学发展演变为《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中宋词、元曲、小说被称为世俗文学,所以选D。

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文学·世俗文学
5.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书肇于画,象形之书,书即画也……楷、真、草、行之变,书离于画也。

昆虫、草木、山水、人物、黼黻藻绘、博采饰色,画异于书矣。

”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书画同源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
B.书法和绘画在本质上具有很大不同
C.书法艺术自由多样的线条具有特殊美感
D.绘画艺术注重景物的逼真摹写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由材料中“书肇于画”“书即是画也”等信息可以看出书画是同源的,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

B、C、D三项不符合材料的信息意思,故不选。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的古代艺术·书画艺术。

6.下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

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
①戏曲表演的发展
②绘画艺术的演变
③墓葬文化的沿革
④火药武器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戏曲表演的信息,可以用来研究①;此图是画像
石拓片所以可以用来研究②;此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也可以用来研究③;④火药武器的使
用在图片中体现不出来。

所以本题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文学艺术与科技成就 ·艺术·绘画和戏曲。

7.郑板桥的《墨竹图》(见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
气风骨,充分表达了作者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思想。

该画应属于:
A..宫廷画
B.风俗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这样叙述郑板桥的画“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这就反映出作者寄情于景,将情感融入自己的画作中,再根据当
时的社会风气,我们知道明朝盛行文人画,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人画
8.下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

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
①戏曲表演的发展
②绘画艺术的演变
③墓葬文化的沿革
④火药武器的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戏曲表演的信息,可以用来研究①;此图是画像
石拓片所以可以用来研究②;此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也可以用来研究③;④火药武器的使
用在图片中体现不出来。

所以本题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文学艺术与科技成就 ·艺术·绘画和戏曲。

9.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读下面图片,反映的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序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
B.①④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盛行于商代,篆书盛行于战国--秦代,隶书出现于秦代,楷书是在魏晋时期开始出现。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10.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人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联系所学,题干中描述的是文人画,该绘画注重表达作者的多种文学素养,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是风俗画,B项描述的是实物,D项是人物画,排除即可。

11.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苏轼的书法主张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理学思想的影响
C.书法艺术已进入自觉阶段
D.反封建意识的出现
【答案】B
【解析】苏轼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体现出宋代文人注意内心道德修养;这与理学重视伦理道德的主张是一致的。

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出现,D项是在明清时才产生的。

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苏轼的书法
12.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

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历史方面的问题。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土的文物、考
古挖掘的东西都属于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的,选D属于出土的文物,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
项A是个人观点,可信度不高,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是个人观点,可信度不高,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书上的记载,可信度没有出土的文物高,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史学研究•探究历史问题•对豆腐起源的探究
1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注意活字印刷术在篆刻的时候是反着的,首先可排除A和C,B和D则关键在于顶上的尖尖所对
的方向的判断,可以排除B,因为印刷只会使文字左右翻转,却不会改变字本身的书写,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
1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下列文化成就不
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答案】D
【解析】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了当时娱乐场所的需要;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
方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均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故AB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体现
了文人画的特征,与材料信息不符,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书画和戏曲艺术·文人画
15.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B.C.D.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题中的“考”字,A项是象形字,B想是行书,C想是楷书,D想是篆书。

象形
字是在殷商甲骨之前出现,草书、楷书是东晋之后,只有篆书是秦朝的官方文字,故选D。

16.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
书体——“写经体”。

这说明
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
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
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
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魏晋时期“最高峰”说法不符史实,故A项错误。

魏晋时期的书法有隶书、行书、草书,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佛教盛行,出现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形成新的书体“写
经体”,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的需要,故C正确。

书法
艺术的产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说其“产生源于宗教艺术”,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主旨,即“抄写经籍为生”,即可得出答案。

17.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书法
作品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字体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是草书的特点。

A项是楷书,B项是行书,D项是隶书。

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书法
18.“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
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

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由题干“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可以
判断出这位书法家的风格是草书,故C项正确;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兰亭序》是著名行书,
故A项错误;B,D两项都是楷书,故B,D两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草书
【名师】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
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

草书始于
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19.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
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

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绘画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答案】B
【解析】材料“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应该是文人画,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ACD项都正确,排除。

点睛:本题是个逆向思维的题目。

首先确定材料中反映的是什么艺术特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找
出那个选项不符合题中的特点即可。

20.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A.小篆
B.行书
C.楷书
D.草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
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可知是草书,草书书写简便、结构简省、笔画连绵,D正确;
小篆的笔画较细,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不符合题意,A错误;行
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不符合题意,B错误;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的,更趋简化,横平竖直,不符合题意,C错误。

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草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