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干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菟丝子害
1、菟丝子自种子萌发至缠绕寄主的过 程 2、菟丝子的茎和果实 3、枝条被害状态 4、寄主和菟丝子茎切面
桑寄生害
• 1.分布与为害: • 桑寄生科植物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西南、华
南最常见。
• 通常为害山茶、石榴、木兰、蔷薇、榆、山毛榉及杨柳科
等园林植物。
• 导致生长势衰弱,严重时全株枯死。
生(L. yadoriki S. et Z.)两种。
病原
• 2、槲寄生属(Viscum): • 枝绿色; • 叶对生,常退化成鳞片状; • 花单性异株,极小,单生或丛生于叶腋内或枝节上,
雄花被坚实;
• 雌花子房下位,1室,柱头无柄或近无柄,垫状; • 果实肉质,果皮有粘胶质。 • 我国有14种,常见的有槲寄生(V. alb子(C. campestris Juncker): • 茎丝状有分枝,淡黄色,光滑;花序球形; • 花萼碗状,长2~2.5mm,黄色,背部有小的瘤状突起; • 花冠坛状,白色,长于花萼,深5裂; • 蒴果近球形,顶端微凹; • 种子椭圆形,褐色,表面光滑。
4.发病规律
• 菟丝子以成熟种子脱落在土壤中或混杂在草本花卉种子中休眠越冬,也
叶枫寄生(V. articulatum Burm.)。
发病规律
• 桑寄生科植物以植株在寄主枝干上越冬,每
年产生大量的种子传播为害。
• 鸟类是传播桑寄生的主要媒介。 • 从种子萌发到寄生关系的建立需时约10~20
天。
• 如有根出条则沿着寄主枝干延伸,每隔一定
距离便形成一吸根钻入寄主组织定殖,并产 生新的植株。
(Loranthus),和槲寄生属(Visscum)。
• 1、桑寄生属(Loranthus): • 植物树高1M左右,茎褐色; • 叶对生、轮生或互生,全缘; • 花两性,花瓣分离或下部合生成管状; • 果实为桨果状的核果。 • 我国常见的有桑寄生[L.parasiticu (L.) Merr.]和樟寄
紫丁香、台湾相思树、千年桐、木麻黄、小叶女贞、人面果、红 花羊蹄角等多种园林植物。
• 2.症状: •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 它以茎缠绕在寄主植物的茎干,以吸器伸入寄主茎干或枝干内与
其导管和筛管相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 因而导致被害植物生长不良,通常表现为植株矮小、黄化,甚至
植株死亡。
3.病原
• 菟丝子又名无根藤、金丝藤,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4种: • 1、中国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Zam): • 茎纤细、丝状,直径约1mm,橙黄色; • 花淡黄色,头状花序; • 花萼杯状,长约1.5mm; • 花冠钟形,白色,稍长于花萼,短五裂;蒴果近球形,内有种子
2~4枚;
• 种子卵圆形,长约1mm,淡褐色,表面粗糙。
园林病虫害防治
寄生性种子植物害
• 寄生性种子植物害是园林植物上的一类较常见病害。 • 是菟丝子科和桑寄生科植物寄生园林植物引起的。 • 寄生性种子植物从寄生植物上吸取水分、矿物质、有机物
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而导致园林植物生长衰弱,严重的 导致植物死亡。
菟丝子害
• 1.分布与为害: • 菟丝子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主要为害一串红、金鱼草、菊花、扶桑、榆叶梅、玫瑰、珍珠梅、
3.病原
• 3、单柱菟丝子(C. monogyne Vahl.): • 茎较粗,直径2mm,分枝众多,略带红色,并有紫色瘤状突
起;
• 穗状花序,花萼半圆形,5裂几乎达到基部,背部有紫红色
的瘤状突起;
• 花冠坛状,长3~3.5mm,紫红色; • 蒴果卵圆形,长约4mm; • 种子圆形,直径3~3.5mm,暗棕色,
3.病原
• 2、日本菟丝子(C. japonica Choisy): • 茎粗壮,直径2mm,分枝多,黄白色,并有突起的紫斑; • 在尖端及以下3节上有退化的鳞片状叶; • 花萼碗状,有瘤状红紫色斑点; • 花冠管状,白色,长3~5mm,5裂; • 蒴果卵圆形,内有种子1~2枚; • 种子微绿至微红色,表面光滑。
有以藤茎在被害寄主上越冬的。
• 以藤茎越冬的,翌年春温湿度适宜时即可继续生长攀缠为害。 • 越冬后的种子,次年春末初夏,当温湿度适宜时种子在土中萌发,长出
淡黄色细丝状的幼苗。
• 随后不断生长,藤茎上端部分作旋转向四周伸出,当碰到寄主时,便紧
贴在其上缠绕,不久在其与寄主的接触处形成吸盘,并伸入寄主体内吸 取水分和养料。
症状
• 桑寄生科的植物为常绿小灌木,它寄生在树木的枝干上非常明显,
尤以冬季寄主植物落叶后更为明显。
• 受害园林植物叶片变小,提早落叶,发芽晚,不开花或延迟开花,
果实易落或不结果。
• 植物枝干受害处最初;略为肿大,以后逐渐形成瘤状,木质部纹理
也受到破坏,严重时枝条或全株枯死。
病原
• 园林植物上的桑寄生科植物主要有桑寄生属
• 此后茎基部逐渐腐烂或干枯,藤茎上部与土壤脱离,靠吸盘从寄主体内
获得水分、养料,不断分枝生长缠绕植物,开花结果,不断繁殖蔓延为 害。
• 夏秋季是菟丝子生长高峰期,11月份开花结果。 • 菟丝子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藤茎繁殖两种。 • 靠鸟类传播种子,或成熟种子脱落土壤,再经人为耕作进一步扩散;另
一种传播方式是借寄主树冠之间的接触由藤茎缠绕蔓延到邻近的寄主上, 或人为将藤茎扯断后有意无意的抛落在寄主的树冠上。
有效的药剂有:10﹪草甘磷水剂400~600倍液加0.3﹪~0.5﹪硫酸 铵,或48﹪地乐胺乳油600~800倍液加0.3﹪~0.5﹪硫酸铵。
• 国外报道,防治桑寄生可用氯化苯氨基醋酸、2•4-D和硫酸铜。
园林病虫害防治
桑寄生
1、被害枝条 2、被害枝的横断面,示桑寄生 的枝、 叶果、吸盘及侵入寄主木质部的吸根
寄生性种子植物害的防治措施
• (1) 园林措施防治: • 在菟丝子种子萌发期前进行深翻. • 及时清除病株和种子植物寄生。 • (2) 药剂防治: • 对有菟丝子发生较普遍园地,一般于5~10月,酌情喷药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