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专项突破课程 第18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讲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东北地区主要商品谷物农业地域发展条件和特点:
自然条件:
社会条件:
特点:
不利条件:
复习中还要关注东北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题一:读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从1980年到2000年水稻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指出黑龙江玉米生产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2006年黑龙江省、江苏省和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如下表:
(3)结合上表,比较黑龙江省、江苏省的谷物单产特点,说明其自然原因。
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黑龙江省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将受到限制。
要保持和提高黑龙江省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主要依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4)说出提高黑龙江省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
题二:阅读资料,完成: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年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题三:阅读资料和图回答问题:
(1)请分析图示地区建设成为大型商品粮基地有利的自然条件。
(2)我国政府已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保护好这里上百万公顷的湿地。
请分析采取这一举措对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资料:50年前的“北大荒”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原,新中国成立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开垦耕地2000多万公顷,建起了中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目前我国政府已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保护好这里上百万公顷的湿地,还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人工造林等措施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3)材料中所说的地区是东北的_______平原,请分析其成为我国商品率最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条件。
(4)停止开垦荒地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5)简要分析东北地区所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并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黄土高原农业发展方向:
华北平原属于传统的旱作农业地域类型。
其有利的发展条件:
不利条件:
华北地区的鱼塘—台田模式
题四: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缺乏燃料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3)针对果业发展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西北地区的农业主要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以及绿洲农业
复习关注:
(1)新疆的农业技术人员说,葡萄园铺设一些砾石,可以增加葡萄产量,提高质量,你认为有道理吗?
(2)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有人提议,引黄河水发展河西走廊的农业,你认为是否可行,说出理由。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
西北发展畜牧业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措施:
题五: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 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2)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试推断其依据。
题六: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下图)。
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题七: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
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第18讲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题一:(1)与1980年相比,2000年由水稻与玉米混种到集中大片种植;播种面积增大;水稻与玉米混种从中南部向东、南部扩展(中南部和东部为水稻集中大片种植为主)。
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科技发展——耐寒品种培育;市场需求增大。
(2)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较高。
(3)黑龙江省谷物单产低。
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积温较低)。
或者:江苏省谷物单产高。
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好(积温较高)。
(4)提高科技水平(生物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提高土壤肥力);减灾防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题二: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
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
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
题三:(1)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土壤肥沃、夏季气温较高,光照时间长,雨热同期,灌溉水源丰富。
(2)由于对三江平原的过度开垦,导致湿地大面积减少,气候变干,洪涝灾害加剧,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对农业生产发展构成威胁。
采取这一举措有利于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灾害,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三江平原。
地势平坦、耕地广阔,人均耕地多,农场规模大,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人均生产粮食多,商品率高。
(4)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种植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量发展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工业,走农业资源综合发展的道路;发展湿地旅游观光农业。
(5)原因: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低,导致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低,品种与质量不能达到国际市场要求;途径: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向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题四:(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恶化。
(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
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做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和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气渣、沼气液肥果园,解决过量使用化肥问题。
题五:(1)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
(答出两点即可)
题六: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了日温差,利于糖分的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题七: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