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师生的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是什么阻碍了师生的创新?
作者:张坚
来源:《师道》2010年第12期
近年来,一个令人十分尴尬的现象愈来愈引起国人的深思,那就是中国的中学生常常在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等大赛上傲视群雄,摘金夺银,但当他们步入成年并走上社会之后,却鲜有同龄的西方学生更为优异的表现和成绩。

很多有识之士认为中国的学生之所以缺乏发展的“后劲”,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创新,不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所致。

杭州师范大学巩子坤教授就曾直言:“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却很少有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喜欢数学,中国学生可以解决很多数学难题,但他们在数学创造性上却是相当薄弱的。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中国师生的创新,我们又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老师和学生之所以普遍缺乏创新能力,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我们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二是人才培养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仍在延续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三是实践教学环节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机会少;四是考核体系是以单一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在教学组织与管理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度。

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学科的进展,反映时代的特色,做到与时俱进。

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纲”和“目”,换句话说,教学大纲、计划只是规范教学活动的大体步骤和目标,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中,应允许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允许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用各具风格的教学去吸引学生。

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克服被动性、激发创新的动力。

其次,要积极运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环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网络课程是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要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评价考核制度。

学校要改变以往旧的教学方法和旧的学习质量评价办法。

仅用考试分数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尝试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为基础分和创新能力分。

在考核创新能力时,可以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实验课程的情况以及科研竞赛的成果量化成创新能力分,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总成绩,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萧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