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16分)
1. (1分) (2019高一下·顺德期末)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
B . 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包装袋中常放入生石灰
C . 淀粉遇碘变蓝,可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加碘
D .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能够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2. (1分)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B . 强电解质都是可溶性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难溶性化合物
C .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有溶质分子
D .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弱
3. (1分)化学反应一般均会伴随着能量变化,对H2在O2中燃烧的反应,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 断裂H-H键放出能量
D . 生成H-O键吸收能量
4. (1分)反应C(s)+H2O(g) CO2(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 增加C的量
B .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
D . 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5. (1分) (2015高一下·永昌期中)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溶液的pH增大
B . 锌片的质量减轻
C . 溶液中的SO42﹣浓度增大
D . 溶液的密度增大
6. (1分) (2016高二上·承德期中) 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mol/L时,甲酸中的c (H+)约为乙酸中c(H+)的3倍.现有两种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a和b以及0.10mol/L的乙酸,经测定它们的pH 从大到小依次为a、乙酸、b,由此可知()
A . a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B . 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C . b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
D . 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7. (1分) (2019高二上·贺州期末) 可逆反应Cl2(g)+H2O(l) HCl(aq)+HClO(aq)达到平衡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停止了
B . 体系中不存在
C . 黄绿色消失了
D . HClO浓度不再改变了
8. (1分) (2018高三上·海淀期末) 现有常温下体积均为10 mL、 pH=3的两种溶液:① HCl溶液,② CH3COOH 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① > ②
B . 溶液中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① = ②
C . 加水稀释至1 L,溶液的pH:① < ②
D . 分别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至中性,消耗NaOH的量:① = ②
9. (1分)(2020·德州模拟) 已知反应:CH2=CHCH3(g)+Cl2(g) CH2=CHCH2Cl(g)+HCl(g) 。

在一定压强
下,按ω=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氯气与丙烯。

图甲表示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
与温度(T)、ω的关系,图乙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甲中ω1≥1
B . 图乙中,线A表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
C . 在恒容容器中进行,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 当温度为T1、ω=2时,Cl2的转化率约为33.3%
10. (1分)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B . 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 . 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D . 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11. (1分) (2015高三上·潍坊期末) 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归纳正确的是()
①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②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c(Na+)+c(H+)═c(OH﹣)+c(CH3COO ﹣)
③常温下,AgCl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④若将适量CO2 通入0.1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2c (CO32ˉ)+c(HCO3ˉ)=0.1mol•L﹣1
⑤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有:Ka•Kh=Kw .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④
C . ②⑤
D . ①②③④
12. (1分) (2019高二下·锦州期末) 根据下面的四个装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可以用图甲装置来证明非金属性:S>C>Si
B . 可以用图乙装置来检验是否有还原性气体生成
C . 可以用图丙装置来制备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D . 可以用图丁装置来演示Cl2的喷泉实验
13. (1分) (2018高二上·武汉期末)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
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 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
B . 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 . 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 .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14. (1分) (2018高二上·江西期中) 已知25 ℃、101 kPa条件下:
①4Al(s)+3O2(g)=2Al2O3(s) ΔH=-2 834.9 kJ/mol
②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 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 .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C . 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 . 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15. (1分) (2019高三上·宁江月考) 已知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

24mL0.05mol·L-1Na2SO3溶液与20mL0.02mol·L-1K2Cr2O7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Na2SO3溶液的pH>7
B . 反应中转移了1.2×10-3mol电子
C . 氧化产物是Na2SO4
D . 生成物中,Cr的化合价为+3
16. (1分) (2016高二上·延安期中) 在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 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不变
D .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5分)
17. (3分)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气体A和2.5mol气体B,发生反应:3A(g)+B(g)⇌xC (g)+2D(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5min时测得生成1mol D,C的平均反应速率v(C)=0.1mol•L﹣1•min﹣1 ,试求:
(1)方程式中C的化学计量数x=________.
(2) 5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
(3) 5min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下同),压强增大B的转化率________.
18. (4分)(2020·北京模拟) 地球上的氮元素对动植物有重要作用,其中氨的合成与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1)人工固氮最主要的方法是 Haber-Bosch 法。

通常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在400~500℃ 和10~30 MPa 的条件下,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

① 已知上述反应中生成 1 mol NH3 放出 46 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该反应放热,但仍选择较高温度。

其原因是________。

(2)常温常压下电解法合成氨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 阴极生成氨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 阳极氧化产物只有 O2。

电解时实际生成的 NH3 的总量远远小于由 O2 理论计算所得 NH3 的量,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原因:________。

(3)氨是生产氮肥的原料,经如下转化可以得到 NH4NO3。

已知:氮原子利用率是指目标产物中氮的总质量与生成物中氮的总质量之比
上述反应③的氮原子利用率为 66.7%。

要使原料 NH3 转化为 NH4NO3 的整个转化过程
中氮原子利用率达到 100%,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19. (4分)(2015·抚顺模拟)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NH3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对苯醌质子电池可检测氨气,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NH3+(对苯醌)═N2H4+(对苯酚),N2H4的结构式为________,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25℃时.将n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①当混合溶液中,c(NH4+)=c(Cl﹣)时.则溶液的pH=________.
②当混合溶液中,c(NH4+)>c(Cl﹣)时.则反应的情况可能为________.
a.盐酸不足.氨水剩余 b.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盐酸过量
(3)在0.5L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N2与H2进行反应:N2(g)+3H2(g)⇌2NH3(g)△H=bkJ•mol﹣1 ,其化学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200300400
K 1.00.860.5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b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
②400℃时,测得某时刻氨气、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时,此时刻该反应的v正(N2)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逆(N2).
(4)已知:①4NH3(g)+3O2(g)═2N2(g)+6H2O(g)△H=﹣1266.8kJ•mol﹣1
②N2(g)+O2(g)═2NO(g)△H=180.5kJ•mol﹣1
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 (4分) (2016高二下·资阳期末)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盐碱地(含较多Na2CO3)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CO3-) ________c(CO32-)(用“>、<、=”表示)。

(2)常温时,AlCl3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AlCl3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________。

AlCl3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三、综合题 (共2题;共7分)
21. (4分) (2018高二下·湖南开学考) 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1)图中丙池是________装置(填“电解池”或“原电池”),甲池中K+移向________极(填“CH3OH”或“O2”)。

(2)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3)向乙池两电极附近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附近变红的电极为________极(填“A”或“B")。

(4)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 g时,乙池的pH是________(若此时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500 mL);通过导线的电量是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已知:NA =6.02×1023 ,电子的电量为1.60 ×10-19);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0 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
A.MgSO4 B.CuSO4
C.NaCl D.AgNO3
22. (3分)T ℃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 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 t1 min后,改变下列某一条件,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
B . 保持容器总体积不变,通入少量稀有气体
C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6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5分) 17-1、
17-2、
17-3、
17-4、
18-1、
18-2、
18-3、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三、综合题 (共2题;共7分) 21-1、
21-2、
21-3、
21-4、
21-5、
22-1、
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