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五中学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初中学过的镁、铝、铁、铜的部分性质,结合实验来认识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2、根据金属的性质来认识钠、镁、铝、铁的存在及用途
3、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二、学习重点难点:钠的氧化
三、学习过程:
【旧知回顾】
1.地球上绝大多数的金属以______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地壳中的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不_____、有金属_______、易、易、有_____________。
3.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镁条燃烧:。
(3)铜丝在硝酸银溶液中:。
(4)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
【思考与交流】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交流小结】金属可以与反应、可以与反应、可与某些反应等等
如:
【阅读分析】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四幅图分别是铝丝与硫酸铜反应形成铜树、镁条燃烧、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银树、镁条与盐酸反应。
【思考与讨论】镁条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们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改成离子方程式。
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3—1】切开金属钠前先观察钠的表面,以便与切后进行比较。
切割金属钠在玻璃片上进行。
观察现象:
解释: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实验3—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
观察现象:
注:(1)钠的燃烧实验在坩埚里进行比较规范。
在石棉网上或蒸发皿里进行也比较安全,而且现象的能见度较大。
如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还可以看见烧杯壁上附着的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2)做此实验时应注意,钠开始燃烧后立即撤掉酒精灯。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思考与讨论】过氧化钠有何用途?
【阅读教材】过氧化钠可以作为氧气的来源。
【思考】1、为什么过氧化钠可以作为氧气的来源?写出化学方程式。
2、这两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画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思考与交流】点燃镁条时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
【问】铝与氧气能否反应?若能反应应控制的条件,如:选铝块、铝条还是铝箔?需不需要加热?
【科学探究】1、用坩埚夹住一小块铝箔(箔厚约0.1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仔细观察。
观察现象:
解释: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构成薄膜的氧化铝的熔点(2050℃)高于铝的熔点(660℃),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2、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加热至熔化。
又有什么现象呢?
观察现象:
解释:。
这也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铝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小结】活泼金属容易与活泼非金属反应,如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膜,氧化膜疏松就不能
保护内层金属(如铁等),氧化膜致密就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铝、镁等)
【应用】日用铝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使用。
四、展示、交流、点拨
五、课堂例题:
题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铁 D.自然界中金属元素都以化合态存在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
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
D.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可以用来铸造某些机器部件
B.活泼金属可以做还原剂,不活泼金属可以做氧化剂
C.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D.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可用磁铁来分离
题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剧
举一反三:
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A.铝的活泼性差 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 D.铝表面有氧化膜
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当同汞盐(如硝酸汞)磨擦表面时,会长出白色毛刷状固体物质,这种白色毛刷状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A.铝汞合金 B.氧化铝 C.汞 D.氢氧化铝
题3.将钠块放在坩埚中加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①钠块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③生成白色固体
④生成淡黄色固体⑤燃烧时放出大量白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反应
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为_____________;为防止集气瓶被溅落的生成物炸裂,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练习: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2、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大多数金属通性的是:()
A、有银白色光泽
B、有延展性
C、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D、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
3、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钠在燃烧前先熔化②在空气燃烧有黄色火花四射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呈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A、只有⑤
B、只有①
C、①④⑤
D、②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镁铝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的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B、未打磨的铝箔因表面有氧化膜,因此在空气中加热后不能燃烧,若将氧化膜去除后再加热,则可在空气中燃烧
C、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铝原子能失去三个电子,而钠原子只能失去一个电子,所以铝的还原性比钠强
D、因铜是不活泼金属,故即使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被腐蚀。
5、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是因为:()
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铝在常温时与氧气不反应
C、铝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6、能否把钠保存在汽油里或四氯化碳(CCl4)中?说明理由。
(提示:汽
油易挥发、易燃; CCl4的密度比钠的大。
)
八、预习与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