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形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国际形势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顾晓英
2005年5月
一、国际形势和和平外交 二、正确认识中日关系形势
一、国际形势和和平外交
(一)国际形势四个“化” 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 发展模式多样化
1、经济全球化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经 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加。
巴西总统卢拉2004年相继访问中、印、俄等大国,并在自己国土 上接待中、俄等国元首,不但表明巴西有意追求大国地位,而且 有把自己定位为非西方大国的倾向。 争常。
政治多极化
第五,恐怖与反恐怖斗争高潮迭起。2004年,恐怖
活动数百件,数千人伤亡。西班牙、印尼、俄罗斯三 次高潮。
第六,印度洋大海啸:痛定后思考灾难外交,加强地
2005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依然比较 良好。
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变局
从合资合作走向独资或控股。阿尔卡特以“50%加1股”的模式控股
了上海贝尔,随即对公司进行改组改造,将其纳入全球生产和研发体系。 自2000年开始,外商独资企业从量上超过了合资企业。
从“点进入”到“面进入”的飞跃。2004年,中国吸引外资突破 600亿美元,再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外资流入国,柯达投 资13亿美元,在华建立了胶卷、冲洗药液、数码相机生产基地, 并编织了中国规模最大、拥有1万多家网点、遍布全国700多个 城市的彩扩洗印连锁网络。
四多四单的较量
多极化——单极化 多边化——单边化 多样化——单样化 多元文化——单元文化
三总体、三局部依然存在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二)中国外交一、二、三
一个理论——和平崛起论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是中国平衡外交的两个支点
从输出产品、技术到输出品牌、标准。
加快在华专利布局。
从竞争走向“竞合”。爱立信和索尼2002年建立了战略联盟。
弊:
首先,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第三,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
此外,为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思想文化战略提供便利的条件。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2000万课题研究
和平——中国威胁论
崛起——中国崩溃论(资源、生态环 境、污染、粮食等 问题)
二个观点——新秩序观、新安全观
三点原则——首要:周边关系
基础:第三世界关系
重”
关键:大国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重中之
二、正确认识当前中日关系形势
1、近年来日本向军事大国迈进 2、日本争常问题 3、历史问题: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
从传统投资到并购。2003年底和2004年初,欧莱雅先后收购了本 土护肤品牌“小护士”和“羽西”。
从“四肢”先行到“头脑”跟进。目前,上海经认定的跨国公司 地区总部接近100家,北京有50家左右。美国《财富》杂志的一 项调查显示,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首选 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
区合作,建立国际性和地区性的书长安南在联合国大 会上作联合国改革报告,要求成员国在9 月份之前就改革内容达成一致。美国东 部时间4月11日,115国准备集会反对给 联合国改革限时。
“咖啡俱乐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德两国想成为联合 国常任理事国的时候,意大利等国就表示反对, 以意大利为首的这些国家经常凑在咖啡馆商讨 此事,渐渐地,这些国家越聚越多,后来被称 之为“咖啡俱乐部”。
中日外长会谈 李肇星强调正视中日关系
问题根源
5月7日,中国外交 部长李肇星(左) 同日本外务大臣 町村信孝在京都 举行双边会谈前握手
“微笑外交”
结束语
“对中国来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经济发 展,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目前稳定的环境”。 希望年轻一代认真学习、理智爱国。
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重任归根结底要落在广大 青年的身上
目前,“咖啡俱乐部”共有70多个成员国, 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一直主张,“如果通 过这样的方式扩大常任理事国,发展中国家在 联合国会变成‘周边’国家”。其中韩国主要 针对日本,意大利主要针对德国,阿根廷和墨 西哥主要针对巴西,巴基斯坦主要针对印度。
“咖啡俱乐部” 是一个松散的对话组织,参加的国家 很多,所提出的政治要求代表了世界上的主流意见。 目前,明确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只有德国、印度、 巴西等几个国家,与70多个国家相比,毕竟是少数。
按照联合国宪章的有关规定,争取成为常任国的上述 国家必须得到191个联合国成员国中128个国家的支持, “咖啡俱乐部”的目标就是想动员64个以上联合国成 员国持反对或弃权态度。
4、发展模式多样化
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国继续坚持 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 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从生产到建立研发中心。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性研发中心达400多 家,仅上海就有100多家
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变局
从“世界工厂”到“购物天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
百安居、欧倍德等零售巨头,以及通用电气、福特汽车、西门子、联合 利华等制造业跨国公司
从本土化经营到全球化运作。西门子在上海建立的全球性手机生产基地, 年出口量超过1000万部。联合利华等公司将中国本土的管理或技术人才 派遣到海外工作。
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 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胡锦涛会见小泉
4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与小泉首相举行会晤 就中日关系发展提出了5点主张:
第一,要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 《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
第二,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台湾问题。 第四,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 第五,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和 合作……
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要正确认识历史。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妥善处理好中日关
系的重要性。2004财政年度(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日本与
中国(包括香港地区)之间的贸易总额达到了22.71万亿日元(约 2000亿美元),超过日美两国之间的20.63万亿日元。中国已经成 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政治多极化
第四,德、日、印、巴表现活跃,大国“圈子”酝酿
变化。德、日、印、巴四国联手争常。
德国不是向美国等乞求 ;日本坚持出兵伊拉克,不撤退;追求联 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急不可耐;在俄远东油气管道走向上 给中国捣乱,在东海油气开发、潜艇事件等问题上不加掩饰地对 中国“呛声”。
欧美政治家、媒体甚至把印度的发展前景与中国相提并论,视其 为新兴大国中的明星国家
越、古、老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 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各自的改革思路。目前,越 南“社会主义定向”的政治与经济、古巴“稳 步的改革开放”以及老挝的“有原则地全面革 新”的改革路线和理论体系都已大体成型。朝 鲜也提出了建设“主体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 口号,并在实践中开始进行“谨慎的经济改 革”。
最后,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更 加尖锐。
挑战主要有:
从产业和行业看,外资投入首先集中于利润较高和 外向型的门类。
我国出口企业面对新的技术壁垒, 为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西化”和“分化”政
治战略提供便利。
中国全球化对于中国是 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不可避免有消极不利的一面。 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其次,大国竞争中的经济因素上升。 “八国集团”邀 中国参与财长会议,以美元及人民币汇率为焦点,主 要大国新一轮货币、金融竞争更是暗流涌动。
政治多极化
第三,大国多个“三角”联动性加强,国际战略态势
酝酿调整。 人们经常谈论的大国“三角”关系主要有7组,包括中
美欧、中美俄、美欧俄、中美日、中俄印、德法俄、 美日印。 其中最重要的三角关系是中美欧、中美俄、中美日三 组关系。 第一,中国走进大国舞台中心,愈来愈成为主角; 第二,中美关系成为大国关系中最主要的双边关系; 第三,未来世界格局有可能形成以中美欧三足鼎立为 中心的局面。
经济全球化进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坚持改革开放和保持稳定是中国发展的基本条 件。
2、政治多极化:水静流深
单边主义、伊拉克重建、中东和平进程、六方会谈、 伊朗核问题以及,将使大国关系出现新的分组离合。
首先,美国单极企图有所收敛,在谋求大国合作中, 多极化曲折发展。 “多强”与“一超”合作与竞争并 行不悖 ,欧洲大国强调欧美是“朋友而不是盟友”。
(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日美安全合作问题 战争赔偿问题、慰安妇问题、贸易问题等……)
李肇星:关于国际形势 和当前中日关系
“村山谈话” ——199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的村山
富市发表谈话,承认日本过去进行的殖民统治和侵略对许多国家, 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表示要深刻反省, 并向日本年轻人讲述战争的悲惨,以免再犯过去的错误。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顾晓英
2005年5月
一、国际形势和和平外交 二、正确认识中日关系形势
一、国际形势和和平外交
(一)国际形势四个“化” 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 发展模式多样化
1、经济全球化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经 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加。
巴西总统卢拉2004年相继访问中、印、俄等大国,并在自己国土 上接待中、俄等国元首,不但表明巴西有意追求大国地位,而且 有把自己定位为非西方大国的倾向。 争常。
政治多极化
第五,恐怖与反恐怖斗争高潮迭起。2004年,恐怖
活动数百件,数千人伤亡。西班牙、印尼、俄罗斯三 次高潮。
第六,印度洋大海啸:痛定后思考灾难外交,加强地
2005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依然比较 良好。
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变局
从合资合作走向独资或控股。阿尔卡特以“50%加1股”的模式控股
了上海贝尔,随即对公司进行改组改造,将其纳入全球生产和研发体系。 自2000年开始,外商独资企业从量上超过了合资企业。
从“点进入”到“面进入”的飞跃。2004年,中国吸引外资突破 600亿美元,再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外资流入国,柯达投 资13亿美元,在华建立了胶卷、冲洗药液、数码相机生产基地, 并编织了中国规模最大、拥有1万多家网点、遍布全国700多个 城市的彩扩洗印连锁网络。
四多四单的较量
多极化——单极化 多边化——单边化 多样化——单样化 多元文化——单元文化
三总体、三局部依然存在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二)中国外交一、二、三
一个理论——和平崛起论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是中国平衡外交的两个支点
从输出产品、技术到输出品牌、标准。
加快在华专利布局。
从竞争走向“竞合”。爱立信和索尼2002年建立了战略联盟。
弊:
首先,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第三,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
此外,为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思想文化战略提供便利的条件。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2000万课题研究
和平——中国威胁论
崛起——中国崩溃论(资源、生态环 境、污染、粮食等 问题)
二个观点——新秩序观、新安全观
三点原则——首要:周边关系
基础:第三世界关系
重”
关键:大国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重中之
二、正确认识当前中日关系形势
1、近年来日本向军事大国迈进 2、日本争常问题 3、历史问题: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
从传统投资到并购。2003年底和2004年初,欧莱雅先后收购了本 土护肤品牌“小护士”和“羽西”。
从“四肢”先行到“头脑”跟进。目前,上海经认定的跨国公司 地区总部接近100家,北京有50家左右。美国《财富》杂志的一 项调查显示,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首选 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
区合作,建立国际性和地区性的书长安南在联合国大 会上作联合国改革报告,要求成员国在9 月份之前就改革内容达成一致。美国东 部时间4月11日,115国准备集会反对给 联合国改革限时。
“咖啡俱乐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德两国想成为联合 国常任理事国的时候,意大利等国就表示反对, 以意大利为首的这些国家经常凑在咖啡馆商讨 此事,渐渐地,这些国家越聚越多,后来被称 之为“咖啡俱乐部”。
中日外长会谈 李肇星强调正视中日关系
问题根源
5月7日,中国外交 部长李肇星(左) 同日本外务大臣 町村信孝在京都 举行双边会谈前握手
“微笑外交”
结束语
“对中国来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经济发 展,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目前稳定的环境”。 希望年轻一代认真学习、理智爱国。
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重任归根结底要落在广大 青年的身上
目前,“咖啡俱乐部”共有70多个成员国, 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一直主张,“如果通 过这样的方式扩大常任理事国,发展中国家在 联合国会变成‘周边’国家”。其中韩国主要 针对日本,意大利主要针对德国,阿根廷和墨 西哥主要针对巴西,巴基斯坦主要针对印度。
“咖啡俱乐部” 是一个松散的对话组织,参加的国家 很多,所提出的政治要求代表了世界上的主流意见。 目前,明确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只有德国、印度、 巴西等几个国家,与70多个国家相比,毕竟是少数。
按照联合国宪章的有关规定,争取成为常任国的上述 国家必须得到191个联合国成员国中128个国家的支持, “咖啡俱乐部”的目标就是想动员64个以上联合国成 员国持反对或弃权态度。
4、发展模式多样化
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国继续坚持 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 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从生产到建立研发中心。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性研发中心达400多 家,仅上海就有100多家
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变局
从“世界工厂”到“购物天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
百安居、欧倍德等零售巨头,以及通用电气、福特汽车、西门子、联合 利华等制造业跨国公司
从本土化经营到全球化运作。西门子在上海建立的全球性手机生产基地, 年出口量超过1000万部。联合利华等公司将中国本土的管理或技术人才 派遣到海外工作。
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 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胡锦涛会见小泉
4月23日,胡锦涛主席在雅加达与小泉首相举行会晤 就中日关系发展提出了5点主张:
第一,要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 《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
第二,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台湾问题。 第四,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 第五,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和 合作……
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要正确认识历史。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妥善处理好中日关
系的重要性。2004财政年度(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日本与
中国(包括香港地区)之间的贸易总额达到了22.71万亿日元(约 2000亿美元),超过日美两国之间的20.63万亿日元。中国已经成 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政治多极化
第四,德、日、印、巴表现活跃,大国“圈子”酝酿
变化。德、日、印、巴四国联手争常。
德国不是向美国等乞求 ;日本坚持出兵伊拉克,不撤退;追求联 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急不可耐;在俄远东油气管道走向上 给中国捣乱,在东海油气开发、潜艇事件等问题上不加掩饰地对 中国“呛声”。
欧美政治家、媒体甚至把印度的发展前景与中国相提并论,视其 为新兴大国中的明星国家
越、古、老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 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各自的改革思路。目前,越 南“社会主义定向”的政治与经济、古巴“稳 步的改革开放”以及老挝的“有原则地全面革 新”的改革路线和理论体系都已大体成型。朝 鲜也提出了建设“主体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 口号,并在实践中开始进行“谨慎的经济改 革”。
最后,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更 加尖锐。
挑战主要有:
从产业和行业看,外资投入首先集中于利润较高和 外向型的门类。
我国出口企业面对新的技术壁垒, 为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西化”和“分化”政
治战略提供便利。
中国全球化对于中国是 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不可避免有消极不利的一面。 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其次,大国竞争中的经济因素上升。 “八国集团”邀 中国参与财长会议,以美元及人民币汇率为焦点,主 要大国新一轮货币、金融竞争更是暗流涌动。
政治多极化
第三,大国多个“三角”联动性加强,国际战略态势
酝酿调整。 人们经常谈论的大国“三角”关系主要有7组,包括中
美欧、中美俄、美欧俄、中美日、中俄印、德法俄、 美日印。 其中最重要的三角关系是中美欧、中美俄、中美日三 组关系。 第一,中国走进大国舞台中心,愈来愈成为主角; 第二,中美关系成为大国关系中最主要的双边关系; 第三,未来世界格局有可能形成以中美欧三足鼎立为 中心的局面。
经济全球化进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坚持改革开放和保持稳定是中国发展的基本条 件。
2、政治多极化:水静流深
单边主义、伊拉克重建、中东和平进程、六方会谈、 伊朗核问题以及,将使大国关系出现新的分组离合。
首先,美国单极企图有所收敛,在谋求大国合作中, 多极化曲折发展。 “多强”与“一超”合作与竞争并 行不悖 ,欧洲大国强调欧美是“朋友而不是盟友”。
(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日美安全合作问题 战争赔偿问题、慰安妇问题、贸易问题等……)
李肇星:关于国际形势 和当前中日关系
“村山谈话” ——199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的村山
富市发表谈话,承认日本过去进行的殖民统治和侵略对许多国家, 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表示要深刻反省, 并向日本年轻人讲述战争的悲惨,以免再犯过去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