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条斑病毒的综合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条斑病毒的综合防治
王义新
(梅河口市小杨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135000)
1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番茄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我国呈大面积蔓延之势,造成了巨大危害。

1.1症状识别:受害叶褪绿萎蔫。

番茄植株感染病毒后,初期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或停滞,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以及黄化、卷曲,无法正常开花结
果;后期表现坐果少,果实变小,膨大速度慢,成熟期的果实不能正常转色。

若在开花前感病,造成的损失可达100%。

1.2传播途径:主要由带毒B 型烟粉虱危害传播和带毒
种苗远距离人为传播。

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带毒后可终生传毒,但不经卵传播。

1.3发生规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具有爆发突然、扩
展迅速、危害性强、无法治疗的特点。

大棚秋冬茬番茄育
苗处于8~10月,此时烟粉虱发生量大,危害严重,容易传
毒,因此该病害发生严重。

12月后病害传播减慢,翌年2月之后随气温回升,烟粉虱发生加重,病害又逐渐加重发生。

而冬春茬番茄,由于育苗时间在11~12月,烟粉虱已越冬休眠,不危害番茄苗,一般到4~6月才会有植株轻度发生。

大棚春早熟番茄,在4~6月也有轻度发生。

秋延迟番茄在生长后期的8~9月发生较重。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烟粉虱能周年发生。

低密度的烟粉虱就能导致病毒的扩散与流行。

种子不带毒,病株汁液不能通过人工摩擦接
种传毒,但植株、果实带毒。

1.4综合防治:利用番茄自身抗性是防控该病的关键途径,但抗病品种较少,也无高效农药。

因此,防治传毒媒介烟粉虱是控制该病发生的主要手段。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在发病严重地块要与茄科类以外的其它作物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以降低烟粉虱种群发生量。

化学防治:苗期喷施病毒灵1~2次进行预防。

移栽前后,烟粉虱活动活跃,要隔5~7天用药剂防治1次,连防3~4次。

坐果后,应加强田间统一管理,减少相邻田块之间烟粉虱的迁飞,每隔7~10天统一用药剂防治1次烟粉虱。

药剂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扑虱灵、阿克泰、甲基阿维菌素等。

因烟粉虱繁殖力强,极易产生耐药性,所以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喷药时水量要大,均匀喷透叶片正反面。

施药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晴天中午喷药。

在发病初期及时交替复配使用病毒抑制剂和激素、叶面肥及植物营养平衡剂,常用病毒抑制剂有1.5%菌毒·烷醇500~800倍液,吗啉胍·乙酮500~800倍液。

常用激素、叶面肥类有:芸薹素内酯、氨基酸、腐殖酸及叶面肥、甲壳素、植物营养平衡剂等。

2番茄条斑病毒病
条斑病毒病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

发病率5%~20%,严重时发病率可达到100%。

植株发病后,茎、叶、果都可受害,严重时甚至绝产绝收。

2.1症状识别:发病初期,茎、叶柄、果实等部位产生黑褐色条纹状坏死。

叶背叶脉呈紫褐色油浸状条斑,其叶脉坏死或分布有黑褐色油浸状坏死斑,后沿叶柄蔓延至茎秆,扩展为坏死条斑,严重时植株死亡。

病株上部叶片呈现或不呈现深绿色与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症状,下部叶片症状不明显。

发病早的植株节间短,叶片小。

在植株茎秆的上、中部,初生暗绿色下陷的短条纹,后变为深色下陷的油浸状坏死条斑,再经逐渐蔓延扩大,使条斑连片,上下连接,病株逐渐黄萎枯死。

病株上的果实畸形、坚硬,病斑大小不一,大部分较小,浅褐色至深褐色。

切开病果,可见褐色条斑,严重
·32·岁月花开花落,蔬菜科技带你走向致富之路
!
. All Rights Reserved.
者可变褐腐烂。

番茄条斑病毒病病部变色仅局限于表皮而不深入到茎内和果实内,这一特征可与番茄筋腐病相区别。

2.2传播途径:病原既能在植株活体内越冬,也能在土壤中或土壤内的病残体上越冬,还可在种子上所附的果肉里越冬。

带毒种子、病残体及土壤中病毒是初侵染源。

该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通过植物根、茎、叶的伤口直接侵入寄主,极易接触摩擦传毒,病叶和健叶只要轻微摩擦,叶片茸毛稍受损伤即可传毒。

在生产上主要通过各项农事操作,如分苗、定植、绑蔓、整枝等人为接触传染,并在田间传播流行。

操作人员手接触病株后如不洗手消毒,继续作业,可连续传毒20株;衣服、工具都可传毒。

传毒害虫主要有蚜虫和温室白粉虱。

2.3发生规律:定植后连阴雨,降水量大,日照少,气温比常年稍偏低,是该病大发生的重要条件。

如定植后遇连阴雨或生长期间降水量达到50毫米左右,则番茄条斑病发生加重。

土壤肥力低、施用未腐熟农家肥、漫灌发病重。

移苗时根部带土少、移苗过晚、伤根严重或缓苗时间长引发该病严重发生。

番茄移栽后浇水过勤、地温低而根系发育迟缓时,也易发生。

深中耕则容易伤根,也会促使发病。

防治不及时,田间发病后不能及早防治或用药不当,延误了有利防治时机,加重该病危害。

蚜虫大发生时发病较重。

2.4综合防治
2.4.1种子处理:①播种前用55~60℃温水浸种20~30
分钟。

②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可以杀死种子内外的病毒。

③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净,催芽播种。

④将干燥的种子放在70℃下干热消毒72小时。

2.4.2农业防治:①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不带盐碱的地块种植。

②实行2年以上轮作。

③结合深翻,促使带毒病残体腐烂。

④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早中耕锄草,及时培土,促进发根,早采收。

⑤第1穗坐果期应及时浇水,尤其是在高温干旱季节,要勤浇水,注意改善田间小气候。

坐果后浇水要注意加肥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多施磷、钾肥,配以微量元素。

⑥打杈、整枝、绑蔓时先健株后病株,接触过病株的手要用肥皂水消毒,防止通过农事操作再次传播。

2.4.3化学防治:①病毒防治剂有天然芸薹素、毒克星(盐酸吗啉胍·乙酸铜)、植病灵、抗毒丰,均可选择使用。

在番茄1~2片真叶分苗时,将幼苗根部的土洗去,在弱毒疫苗TMV2N14的100倍溶液中浸30分钟,然后分苗移栽。

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毒剂1号200~ 300倍,或病毒制剂50%菌诺800倍,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即可有效地控制病毒病的危害。

②防治传毒害虫主要有蚜虫和温室白粉虱,可用20%灭扫利乳油加入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者2.5%蚜虱立克乳油3000倍液加3%莫比朗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33·
只有合作,才会成功。

吉林蔬菜杂志,圆您致富之梦!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