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学生专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学生专用)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人一生中身高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幼儿期B.童年期C.成年期D.青春期
2、下列生物不进行变态发育的是()
A.蜜蜂B.家蚕C.家燕D.蝗虫
3、和静脉血相比,动脉血的特点
A.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较多 B.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较多
C.颜色鲜红,含氧较多 D.颜色暗红,含氧较、静脉、动脉多
4、如图是三种血管关系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血流速度最慢 B.②是物质交换场所
C.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③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5、下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C.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6、题图为某夫妻体细胞中染色体上一对基因(Aa)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A和a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
B.夫妻双方都表现出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
C.该夫妻的子女表现显性性状的概率为1/4
D.该夫妻子女基因组成(基因型)有3种可能
7、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 为卵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8、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功能的片段
B.基因和特定的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C.不同的基因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信息
D.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9、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草B.水C.羊D.太阳能
10、下列病症与其病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佝偻病---缺铁
B.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
C.地方性甲状腺肿---幼年时生长激素过少
D.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多
11、鱼游泳时的动力来源于()的摆动
A.鱼鳍B.尾鳍C.胸鳍D.躯干和尾12、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A.青蛙捕食蝗虫B.兔子啃吃松蘑
C.山羊吃树叶D.人类吃黑木耳
13、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
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15、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16、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青稞的种子繁殖B.玫瑰的扦插
C.水杉的组织培养D.苹果的嫁接
17、下列属于真菌特征的是()
A.通过复制方式繁殖后代 B.没有单细胞的种类
C.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1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
19、如果某性状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在()
A.常染色体上B.性染色体上
C.X染色体上D.Y染色体上
20、下列动物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老马识途B.飞鸽传书C.孔雀开屏D.惊弓之鸟
21、动物类群多种多样,有高等和低等之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扁形动物的两侧对称比腔肠动物的辐射对称高等
B.线形动物身体呈圆柱形,因此比扁形动物高等
C.爬行动物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比两栖动物高等
D.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特点为胎生哺乳,比鸟类高等
22、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C.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
D.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23、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
A.米饭B.青菜C.瘦肉D.水果
2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不含有氧气
B.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5、下面是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C.胎儿的性别,决定于怀孕的那一刻,与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种类有关
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它是生物体结构和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________、成虫三个时期.若虫的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________ ,各种生物的________ 和所占的
________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__________。

4、林奈将生物分为七个不同等级,七个等级中所含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__________;所含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少的是__________。

5、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取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有研究表明,人类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隐性关系(用A、a表示),请分析如图某家系关于该对性状遗传的有关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控制生来就惯用右手的基因对生来就惯用左手的基因为
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

(2)图中7号与5号、6号的性状差异称为________。

(3)通过7号的基因型推导5号和6号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4)如果7号个体经过矫正为惯用右手,她与一个生来就惯用右手的男人结婚,其后代有没有可能出现生来就惯用左手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________。

(5)根据国家的二胎政策,5号和6号夫妇想再生一个生来就惯用右手男孩的机会有多大?________。

2、下图甲、乙表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丙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甲图可知,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请你依次各举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的两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_,其原因是此处有多种消化液,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早餐主要食用了油条,油条是由小麦面粉和植物油组成的,根据丙图分析,能表示其二者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

(4)根据上图,你认为能够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

(5)小肠很长,小肠绒毛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小肠绒毛内还有___________,这些结构都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相适应。

3、下图为某种生态系统的循环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的_____,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____。

(2)箭头①所示的过程是: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储存能量,而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物质或释放能量,但其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

(3)箭头②所示的过程是: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____________的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又可被生产者(植物)所利用。

由以上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共1个小题,共14分)
1、如图所示,在“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银边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遮光一昼夜,选取其中一片叶,用黑色纸片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处理,最后用碘液检验。

请分析回答下面问题:
(1)将绿色植物遮光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会使澄清石灰水变
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在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目的是与未遮光部分作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小烧杯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__,大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隔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步骤⑦中,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的部分是_________,说明该部分含有
___________。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C
3、C
4、B
5、B
6、C
7、C
8、B
9、D
10、B
11、D
12、C
13、A
14、D
15、C
16、A
17、D
18、B
19、D
20、C
21、B
22、B
23、C
24、C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细胞
2、若虫不完全变态
3、种类数量比例生态平衡
4、种界
5、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显性变异 Aa、Aa 有可能 37.5%
2、唾液腺、胰腺,肠腺、胃腺 6小肠肠液、胰液和胆汁 X、Y 肠液、胰液和胆汁甘油和脂肪酸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3、消费者分解者光合太阳能分解者(细菌、真菌)物质循环
四、实验探究题。

(共1个小题,共14分)
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二氧化碳浑浊对照酒精
清水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c 淀粉光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