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市百灵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市百灵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 2006年8月28日上午,我国首条纤维乙醇生产线—河南天冠集团3000吨级纤维乙醇项目,在镇平开发区开工奠基。

这一项目打破了过去单纯以粮食类原料生产乙醇的历史,使利用秸秆类纤维质原料生产乙醇成为现实。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这种纤维乙醇部分替代成品油,有助于缓解日益增长的成品油需求。

B.这一项目不仅使秸秆类废物得到科学利用,而且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粮食。

C.乙醇能部分替代汽油作车用燃料是因为乙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

D.掺入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可以使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参考答案:
答案:C
2. 下表选项中对规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 )
A 略
3.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HCOOH溶液中:
c(HCOO-)+c(OH-)=c(H+)
B.0.1mol·L-1NaHCO3溶液中:
c(Na+)+c(H+)十c(H2CO3)=c(HCO3-)+2c(CO32-)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c(OH-)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与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2c(SO42-) + c(OH-)= c(H+) + c(CH3COOH)
参考答案:
A
4. 已知:
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为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为()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参考答案:
A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高锰酸钾能将浓盐酸氧化为氯气,高锰酸钾做氧化剂,浓盐酸做还原剂;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氯气做氧化剂,亚铁离子做还原剂;
三价铁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三价铁是氧化剂,单质碘是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解答:-解:A、高锰酸钾能将浓盐酸氧化为氯气,高锰酸钾做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每个反应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MnO4﹣>Cl2,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氯气做氧化剂,所以氧化性Cl2>Fe3+,三价铁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二价铁是还原产物,单质碘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3+>I2,故A正确;
B、三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①生成Cl2,氧化性强于I2,也能使其变蓝,故C错误;
D、②反应中Fe2+只是化合价升高,只反映其具有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5. 下列溶液中可以盛放在玻璃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A.氢氟酸 B.硅酸钠溶液 C.蒸馏水 D.氯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
B

6. ClO2是水的一种高效消毒杀菌处理剂。

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ClO2:
2KClO3+H2C2O4+H2SO4 2ClO2↑+K2SO4+2CO2↑+2H2O
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C.ClO2是氧化剂 D.1 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关于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少量金属钠投入饱和NaHCO3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
B.Na2O和Na2O2所含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相同
C.利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
D.将1 mol金属钠投入到足量CuSO4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参考答案:
B

8.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已知Cu2O+2H+=Cu2++Cu+H2O,氢气还原氧化铜后所得红色固体能完全溶于稀硝酸,说明还原产物是铜
B.用蒸馏水、酚酞、BaCl2溶液和已知浓度盐酸标准液作试剂,可测定NaOH固体(杂质仅为Na2CO3)的纯度
C.实验室制取的溴乙烷中常含有少量溴,加适量的苯,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溴乙烷中的溴
D.取一定量水垢加盐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MgCO3
参考答案:
B

9.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参考答案:
A

10. 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哪些物质的含量在食品中是严格控制的
①烧烤食品中苯并芘的含量②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③亚硝酸盐的含量④苯甲酸钠的含量⑤淀粉的含量⑥二氧化硫的含量⑦甲醛的含量
A.①②③⑥⑦ B.①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⑥⑦
参考答案:
D
11. 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①2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的原子;
②外围电子构型为的原子;
③其2p轨道为半满的原子;
④2p轨道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该元素的原子半径比③所示的原子半径小。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③①
参考答案:
D

1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与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参考答案:
A

13. 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NH、Al3+、SO、NO B.K+、Na+、CO、NO
C.K+、NH、MnO、SO D.Na+、K+、NO、HSO
参考答案:
A

14. 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里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这句话里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为()
A.氧化还原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分析】根据题意,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指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积变又还成了丹砂﹣﹣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据反应来分析.
【解答】解:根据题意,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 Hg+S,此为分解反应,且为氧化还原反应;积变又还成了丹砂﹣﹣﹣﹣即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此为化合反应,故整个过程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故选D.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
②(NH4)2SO4溶液的pH比NH4NO3溶液的pH小
③含有阴离子的物质中一定含有阳离子
④常温下在pH=3的溶液中,K+、Fe2+、C1–、CO32–不能大量共存
⑤因为SO2有漂白性,所以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溶液褪色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依据有关信息解答下列化学实验问题:
(Ⅰ)醛类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跟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是α﹣羟基磺酸钠(易溶于水,不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R﹣CHO+NaHSO3R﹣CH(OH)﹣SO3Na
(1)若使CH3CH(OH)﹣SO3Na全部变成乙醛,可采用的试剂
是或;分离乙醛的操作方
法.
(Ⅱ)实验室利用苯甲醛(安息香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
已知部分物质的性质:
苯甲醇: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甲醛: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甲酸:溶解度为0.34g(25℃),易溶于有机溶剂.
主要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2)操作Ⅰ的名称是,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
(3)操作Ⅲ的名称是,产品乙是.
(4)按上述操作所得的产品甲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杂质(填写杂质的名称);限用下列试剂:酸性KMnO4、稀NaOH溶液、稀H2SO4、饱和NaHSO3溶液.写出检验产品甲中含有该杂质的过
程:

参考答案:
Ⅰ、(1)NaOH;HCl;蒸馏;
Ⅱ、(2)萃取分液;苯甲醇;
(3)过滤;苯甲酸;
(4)苯甲醛;取少量产品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饱和NaHSO3溶液,如果有晶体析出,说明含有苯甲醛.
解:Ⅰ、(1)因为可逆反应R﹣CHO+NaHSO3R﹣CH(OH)﹣SO3Na,要想使CH3CH(OH)﹣SO3Na全部变成乙醛即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以采取加入氢氧化钠或者盐酸消耗亚硫酸钠使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可以加入的为NaOH或者HCl;分离互溶的有机物采用蒸馏的方法,所以分离乙醛的操作方法为蒸馏,
故答案为:NaOH;HCl;蒸馏;
Ⅱ、由流程可知,苯甲醛与KOH反应生成苯甲醇、苯甲酸钾,然后加水、乙醚萃取苯甲醇,操作Ⅰ分层乙醚与水溶液,则为萃取分液,则乙醚溶液中含苯甲醇,操作II为蒸馏,得到产品甲为苯甲醇;水溶液中含苯甲酸钾,加盐酸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的溶解度小,则操作Ⅲ为过滤,则产品乙为苯甲酸;
(2)根据以上分析,操作Ⅰ分层乙醚与水溶液,则为萃取分液,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故答案为:萃取分液;苯甲醇;
(3)根据以上分析,操作Ⅲ的名称是过滤,产品乙是苯甲酸,故答案为:过滤;苯甲酸;
(4)根据苯甲醛与KOH反应生成苯甲醇、苯甲酸钾,所得混合物中可能还有未反应的苯甲醛,然后加水、乙醚萃取苯甲醇和未反应的苯甲醛,则乙醚溶液中含苯甲醇和未反应的苯甲醛,所以操作
II
为蒸馏,得到产品甲为苯甲醇和未反应的苯甲醛,根据醛类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跟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是α﹣羟基磺酸钠(易溶于水,不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所以可以通过取少量产品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饱和NaHSO3溶液,如果有晶体析出,说明含有苯甲醛,
故答案为:苯甲醛;取少量产品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饱和NaHSO3溶液,如果有晶体析出,说明含有苯甲醛.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B. 1:3:1 C.3:3:8 D.1:1:4
参考答案:
D

18. (2005·上海卷)31、硝酸工业生产中的尾气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2NO2 + Na2CO3 → NaNO2 + NaNO3 + CO2↑①
NO + NO2 + Na2CO3 → 2NaNO2 + CO2↑②
(1)根据反应①,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吸收液质量将增加 g。

(2)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需Na2CO3·10H2O多少克?
(3)现有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吸收硝酸工业尾气,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CO2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

①计算吸收液中NaNO2和NaNO3物质的量之比。

② 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在20℃经充分吸收硝酸工业尾气后,蒸发掉688g水,冷却到0℃,最多可析出NaNO2多少克?(0℃时,NaNO2的溶解度为71.2g/100g水)参考答案:
(1)48
(2)m(Na2CO3·10H2O) = 572g
(3)①2NO2 + Na2CO3 → NaNO2 + NaNO3 + CO2↑△m = 48g
NO + NO2 + Na2CO3 → 2NaNO2 + CO2↑△m = 32g
设由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a mol
由NO和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b mol
或n(NaNO2):n(NaNO3) = 5:3
②设生成的n(NaNO2)为5x mol,n(NaNO3)为3x mol
据Na+守恒:5x + 3x = 4 x = 0.5
m(NaNO2) = 172.5g,m(H2O)余 = 1000×78.8% - 688 = 100g
析出:m(NaNO2)(最大)=172.5 – 71.2 = 101.3g
本题综合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物质的量及溶解度的计算等知识,检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2NO2+Na2CO3====NaNO2+NaNO3+CO2↑Δm
106 g 69 g 85 g 22.4 L 48 g
22.4 L m
m=48 g
(2)根据Na2CO3质量守恒有:100 g×21.2%=m(Na2CO3·10H2O)·
m(Na2CO3·10H2O)=572 g
(3)①2NO2+Na2CO3====NaNO2+NaNO3+CO2↑Δm=48 g
②NO+NO2+Na2CO3====2NaNO2+CO2↑Δm=32 g
设由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a mol,由NO和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b mol 由得

a=0.75 mol b=0.25 mol
n(NaNO2)∶n(NaNO3)=5∶3
②设生成的n(NaNO2)为5x mol,n(NaNO3)为3x mol
据Na+守恒:5x+3x=4 x=0.5
m(NaNO2)=172.5 g,m(H2O)=1 000 g×78.8%-688 g=100 g
析出:m(最大)(NaNO2)=172.5 g-71.2 g=101.3 g
19. (6分)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
(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mL(标准状况)
(3)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参考答案:
(6分)
(1)H++OH-=H2O(1分) CO32-+H+= HCO3-(1分)
(2) 224 (2分)(3)42.4%(2分)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