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中译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论》的中译本
(上海市地方志网站)
1930年3月,上海昆仑书店出版马克思的主要经典著作《资本论》的第1卷,第1分册(即第1卷的第1篇),由陈启修(陈豹隐)根据德文版参照日文版翻译。

1932年8月、1933年1月,在北平东亚书店出版《资本论》的第2、3、4分册,包括第1卷的全部,由潘冬舟翻译。

1932年9月,北平国际学社出版《资本论》的上册,由王慎明(思华)、侯外庐译。

1934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资本论》第1卷第1分册(即第1卷第1、2篇),吴半农译,千家驹校。

1936年6月,北平世界名著译社出版《资本论》第1卷中册(即第3篇第8章至第4篇第13章)。

世界名著译社出版《资本论》第1卷下册(即第5篇第14章至第7篇第25章),右铭、玉枢译。

七年间,经过平沪两地的进步学者和出版者的努力,但仍然只翻译出版了《资本论》的第1卷或第1卷的一部分。

郭大力计划和王亚南合作翻译三大卷的《资本论》,可是没有一家书店敢于承担。

他找到艾思奇,艾思奇和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的黄洛峰、郑易里商量,尽管该社财力有限,仍决定接受出版,于是和郭大力签订了约稿合同,每月分别支付两位译者预支版税80元。

第1卷译好后,抗战爆发,读书生活出版社大部职工迁去汉口、重庆,郑易里、郑效洵少数人留在上海。

郭大力只好回到江西赣州老家继续从事翻译。

译就一部分便寄往汉口黄洛峰,黄洛峰再寄给上海的郑易里。

第1卷还请了章汉夫校阅认可,再由郑易里核校、编辑、整理。

读书生活社从汉口迁重庆后,郭大力便将译稿直接寄给上海的郑易里。

不到两年,3卷全部译完。

读书生活出版社黄洛峰学习胡愈之在“孤岛”的上海创造三个月出版《鲁迅全集》20大卷的奇迹的经验,决定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条件在上海出版《资本论》,专门派了万国钧、刘 从武汉来上海,安排《资本论》的出版事宜,第1版出版3000套。

请郭大力从赣州来上海,与郑易里共同主持《资本论》的编辑出版工作。

由郑易里、郭大力看校样。

也是用了3个月时间,突击完成《资本论》三大卷的出版工作。

8月31日出版第1卷;9月15日,出版第2卷;9月30日出齐了第3卷。

从此,《资本论》全译本问世了。

出书后,读书生活出版社用20大箱运往广州,不幸随着广州沦陷,全部遭受损失。

只好一小包一小包分散运往内地、延安、苏北解放区。

1939年读书生活出版社决定请郑易里带了特大皮箱装着《资本论》的全部纸型,绕道越南海防去内地,不料途中被扣。

幸有在越南的留学法国老友乔丕成说项才得以放行。

经过昆明,长途跋涉到了重庆,受到读书生活出版社经理黄洛峰的欢迎。

重庆没有白报纸,只好用土纸印了一版。

新中国成立后,译者对该书再次作了校订,由三联书店出版。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根据恩格斯校订的德文版翻译,并参照了苏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院校订的俄文译文,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郭大力、王亚南的译本,后来收入1972~1974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5卷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