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鲢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鲢鱼也称白鲢、鲢子、胖头鱼,是典型的滤食浮游藻类的“肥水鱼”。
在水库与池塘养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鲢鱼的生活习性大概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鲢鱼属中上层鱼。
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正因为此,鲢鱼可与草鱼等混养。
二是生长速度快、产量高。
每年4~5月产卵,当年鱼可长到500g~8oOg,三龄鱼体重可达3kg~4kg,最大个体可达到30kg。
三是食欲与水温成正比。
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
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
四是鲢鱼属于滤食性鱼类。
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
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
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
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
五是鲢鱼胆子小怕惊扰。
当受到惊扰或碰到网线时,便纷纷跳出水面越网而逃。
六是鲢鱼性情活泼,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但行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
喜肥水。
七是鲢鱼耐低氧能力极差。
鲢鱼曾被误认为是钓不到的鱼,因其只摄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与有机碎屑,几乎不吃固定形态的钓饵,正是根据它的这一特点,钓鲢鱼时应使用特殊钓具。
台钓组装的钓具是用弹簧做饵架,长约6cm~8cm,在弹簧的两湍各套上―节橡胶圈,以两橡胶圈为轴心,分别等距离向四周辐射出长4cm~6cm的子线后,分别在子线上系鱼钩,每根线上系一枚。
钓时,将饵包裹住整个饵架,让上上下下6枚鱼钩分别置中,并上下置漫天辐射状。
利用饵团吸收水分后溶化形成的使其吸食而误将钩吸入口内。
一是浮钓:
即钓水面以下约50cm左右处。
如用手竿,可以调整浮漂与铅坠使钩半浮于水中适当处。
此法缺点是漂随风游动,难于同定钓点。
因此可以采取“定点浮钓”,即装较重铅坠使钓点固定,而钩距铅坠较远,调整好浮漂使钩悬于水面以下适当地方。
此法需事先了解水的深度,设定好漂
的高度,与钩悬在水下的深度。
用海竿顶点浮钓更为适用,在钓具组合上主要利用活铅坠,大浮漂,鱼钩拴在距浮漂约50cm处,与浮漂相连共同移动。
浮漂可用泡沫塑料自制,中有较大孔,在线上。
戈自由移动,上方装一太空豆,设定好它与钩的距离。
坠狼浮漂的上面,但铅坠中心的孔能自由穿过太空豆。
甩竿时由底到上组合顺序是钩、漂、坠、太空豆。
海竿甩出时四者一赴渑出,但入水后,由于重力作用,铅坠沿线下滑,穿过太豆,直沉水底,而浮漂浮于水面,所带鱼钩则按事先设定好的距离悬于水面以下。
太空豆起到限制浮漂任意上浮的作用。
此法一般可用爆炸钩,糟食握团。
味道合适,鲢鱼、鳙鱼积聚吸食饵料,从而将钩吸入嘴内。
二是底钓:
可用一般手竿钓法,但钩应多个,不要铅坠,选味道适当的大团饵料,以饵代坠,沉入水底。
也可以用海竿爆炸钩,但饵料必须对路。
若用颗粒钓饵,一般大小应如黄豆或玉米粒。
三是全方位钓:
可用手竿串钩,上下数个鱼钩,同时钓不同层次的鱼。
也可用爆炸食设在上层,下面拴一空钩,鱼群吃食时用力提竿,常能使下面的钩挂住鱼的身体,提出水面。
一天中鲢鱼的撮食量最旺盛的时间是上午8时至下午4时,气温高时,鲢鱼的上钩率也最高。
可见,气温的高低对鲢鱼的摄食影响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