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364392.0
(22)申请日 2020.03.20
(73)专利权人 营口盈德气体有限公司
地址 115000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冶金街
冶金里
(72)发明人 郑运 王忠祥 
(51)Int.Cl.
F17C 5/02(2006.01)
F17C 13/08(2006.01)
F16M 11/42(2006.01)
F16F 15/04(2006.01)
F17C 13/02(2006.01)
F17C 13/00(2006.01)
F17C 1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
结构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和底座,所述控制
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入口阀门,所述控制箱的左
侧固定安装有出口阀门和排放阀门,所述控制箱
的左侧放置安装有计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端固
定安装有仪器面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入口
阀门、出口阀门、排放阀门、视频对讲机和计时
箱,本项目采用自动控制,基于DCS控制系统,通
过远程控制充车泵的出入口阀门、排放阀门及视
频对讲设备与槽车司机进行联系,从而实现自动
充装,本项目充车过程中,现场计时箱,每8分钟
声光报警器报警,提示槽车司机触发复位按钮,2
分钟内复位,否则冲车泵将停车,以此限制充车
司机现场监护充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CN 212056714 U 2020.12.01
C N 212056714
U
1.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1)和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入口阀门(2),所述控制箱(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出口阀门
(3)和排放阀门(4),所述控制箱(1)的左侧放置安装有计时箱(5),所述控制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仪器面板(6),所述仪器面板(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视频对讲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底端的两侧和底座(9)顶端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且每组伸缩杆(1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伸缩杆(12)的外侧皆套接安装有第一弹簧(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底端的两侧和底座(9)顶端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4),且每组第一固定块(14)的数量为四个,每组所述第一固定块(14)相互靠近的一侧皆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5),每组所述连接杆(15)相互交叉处皆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6),每组所述第二固定块(16)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壳(11),且防护壳(1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护壳(11)内部的控制箱(1)顶端皆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1)的顶端皆通过合页安装有遮盖板(18),所述防护壳(11)的右侧皆固定安装有限位箱(19),所述限位箱(19)内部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1),所述遮盖板(18)右侧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0),且限位杆(20)的底端延伸至限位箱(19)内部,所述限位杆
(20)和限位块(21)相互配合,所述限位箱(19)的右侧皆安装有按动杆(22),且按动杆(22)的左侧皆插入安装至限位箱(19)内部,所述按动杆(22)的外侧皆套接安装有第三弹簧(23)。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2056714 U
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液体自动充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中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内许多工业企业工艺设备对氧气、氮气等气体的使用需求量明显增大。

现有技术中,低温液体产品充装时,需要工人去现场冷泵,开泵,直到充装结束一直要有工人在现场看护;碰到产品销量好的区域,产品槽车充装频繁,工厂运行人员紧张,效率低下,不利于整个工厂的人工安排和正常运行;而冷泵和充装时候有可能发生事故,对员工人身安全存在风险,而低温液体自动充装控制系统的开发就为了解决这种现实问题。

[0003]现有的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在移动装置的过程中,并不具备减震结构,较为容易发生装置的晃动从而导致控制装置内部的仪器受到磕碰,从而造成损坏,会降低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同时在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控制装置上的操作按钮较为容易被工作人员误触到,从而导致充装过程出现问题,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移动装置的过程中,并不具备减震结构,较为容易发生装置的晃动从而导致控制装置内部的仪器受到磕碰,从而造成损坏,会降低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同时在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控制装置上的操作按钮较为容易被工作人员误触到,从而导致充装过程出现问题,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和底座,所述控制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入口阀门,所述控制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出口阀门和排放阀门,所述控制箱的左侧放置安装有计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仪器面板,所述仪器面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视频对讲机。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底端的两侧和底座顶端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且每组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侧皆套接安装有第一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底端的两侧和底座顶端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且每组第一固定块的数量为四个,每组所述第一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皆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每组所述连接杆相互交叉处皆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每组所述第二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护壳内部的控制箱顶端皆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顶端皆通过合页安装有遮盖板,所述防护壳的右侧皆固定安装有限位箱,所述限位箱内部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遮盖板右侧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底端延伸至限位箱内部,所述限位杆和限位块相互配合,所述限位箱的右侧皆安装有按动杆,且按动杆的左侧皆插入安装至限位箱内部,所述按动杆的外侧皆套接安装有第三弹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有万向轮,在工作人员使用控制箱时,方便对控制箱进行移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控制箱移动至指定的位置,进而增加了结构的方便性,通过设置有防护壳,可以防止工作人员误触到控制按钮,进而对控制按钮起到了防护作用,可以保证在遮盖板不被打开的状态下时控制按钮不会被触碰,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通过设置有遮盖板、限位箱、限位杆、限位块、按动杆和第三弹簧,通过工作人员按动按动杆,可以使限位杆脱离限位块的限位,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打开遮盖板,对防护壳内部的控制按钮进行操作,同时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杆相互配合,可以当工作人员将遮盖板关闭时,对限位杆进行限位,将遮盖板牢固的固定在当前的位置,从而增加了结构的牢固性和实用性,也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0013]2、通过设置有伸缩杆和第一弹簧,可以在控制箱产生晃动时,通过第一弹簧的惯性对移动时产生的晃动进行缓解,进而可以使装置的在移动时更加的稳定,通过设置有连接杆、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弹簧,通过伸缩杆收缩,会使两侧的第二固定块对第二弹簧进行进行挤压,通过第二弹簧的惯性,进一步对晃动进行缓解,从而使装置不会产生太大的晃动,进而对控制箱内部的充装仪器起到了保护效果,防止充装仪器在晃动时受到磕碰,进一步增加了结构的实用性。

[0014]3、通过设置有入口阀门、出口阀门、排放阀门、视频对讲机和计时箱,本项目采用自动控制,基于DCS控制系统,通过远程控制充车泵的出入口阀门、排放阀门及视频对讲设备与槽车司机进行联系,从而实现自动充装,本项目充车过程中,现场计时箱,每8分钟声光报警器报警,提示槽车司机触发复位按钮,2分钟内复位,否则冲车泵将停车,以此限制充车司机现场监护充装。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控制箱;2、入口阀门;3、出口阀门;4、排放阀门; 5、计时箱;6、仪器面板;
7、控制按钮;8、视频对讲机;9、底座; 10、万向轮;11、防护壳;12、伸缩杆;13、第一弹簧;14、第一固定块;15、连接杆;16、第二固定块;17、第二弹簧;18、遮盖板;19、限位箱;20、限位杆;
21、限位块;22、按动杆;23、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2]一种低温液体自动充装结构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1和底座 9,控制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入口阀门2,控制箱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出口阀门3和排放阀门4,控制箱1的左侧放置安装有计时箱5,控制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仪器面板6,仪器面板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视频对讲机8,该控制箱1具备自动充装控制系统,主要是基于 DCS控制系统,通过远程控制充车泵的出口阀门3、入口阀门2、排放阀门4及视频对讲机8与槽车司机进行联系,从而实现自动充装。

具体操作是:现场司机确认,中控室人员通过监控对讲与现场槽车人员共同检查挡车牌、静电接地装置氧储槽、现场手动排放阀全关等。

在远程充车系统画面上进行储槽与槽车分析仪的投入与解除,当分析仪投入时,分析仪管路连接到槽车上,点击面板上的分析电磁阀进行槽车与储槽分析。

点击【分析槽车】,待数值稳定并合格。

当分析数值合格后,检查充车软管连接是否正常,连接正常,提示开启充车泵预冷,入口阀全开,出口阀全开,槽车排放开,预冷时间开始,待预冷温度低于-130℃并保持30S后,预冷完成。

预冷完成后,提示输入充装时间设置,设置完成后,点击【充车时间已确认】按钮,DCS画面显示充车泵启动条件允许后,按下启动按钮,进行充装。

充装完成后点击【充车泵停止】按钮,入口阀全关,出口阀全关,出口阀全关后,当充车管线内压力高于400KPa排放阀开,压力低于200Kpa在关。

另:充车过程中,现场计时箱5,每8分钟声光报警器报警,提示槽车司机触发复位按钮,2分钟内复位,否则冲车泵将停车,以此限制充车司机现场监护充装。

[0023]底座9底端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0,方便对控制箱1进行移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控制箱1移动至指定的位置,进而增加了结构的方便性。

[0024]控制箱1底端的两侧和底座9顶端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伸缩杆 12,且每组伸缩杆12的数量为两个,伸缩杆12的外侧皆套接安装有第一弹簧13,可以在控制箱1产生晃动时,通过第一弹簧13的惯性对移动时产生的晃动进行缓解,进而可以使装置的在移动时更加的稳定。

[0025]控制箱1底端的两侧和底座9顶端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4,且每组第一固定块14的数量为四个,每组第一固定块14 相互靠近的一侧皆通过转轴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5,每组连接杆15 相互交叉处皆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6,每组第二固定块 16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7,在伸缩杆12收缩时,第二固定块16会对第二弹簧17进行挤压,通过第二弹簧17的惯性,进一步对晃动进行缓解,从而使装置不会产生太大的晃动,进而对控制箱1内部的充装仪器起到了保护效果,防止充装仪器在晃动时受到磕碰,进一步增加了结构的实用性。

[0026]控制箱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壳11,且防护壳11的数量为四个,防护壳11内部的控制箱1顶端皆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7,可以防止工作人员误触到控制按钮7,进而对控制按钮7起到了防护作用,可以保证在遮盖板18不被打开的状态下时控制按钮7不会被触碰,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0027]防护壳11的顶端皆通过合页安装有遮盖板18,防护壳11的右侧皆固定安装有限位箱19,限位箱19内部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1,遮盖板18右侧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限
位杆20,且限位杆20 的底端延伸至限位箱19内部,限位杆20和限位块21相互配合,限位箱19的右侧皆安装有按动杆22,且按动杆22的左侧皆插入安装至限位箱19内部,按动杆22的外侧皆套接安装有第三弹簧23,通过按动按动杆22,可以使限位杆20从限位箱19中脱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打开遮盖板18,对防护壳11内部的控制按钮7进行操作,同时通过限位块21和限位杆20相互配合,可以当工作人员将遮盖板18关闭时,对限位杆20进行限位,将遮盖板18牢固的固定在当前的位置,从而增加了结构的牢固性和实用性。

[0028]工作原理:在工作人员使用时,可以通过底座9底端的万向轮 10来方便对控制箱1进行移动,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控制箱1移动至指定的位置,进而增加了结构的方便性,当工作人员需要操作控制箱1上的控制按钮7时,通过按动按动杆22,从而可以使按动杆22向内移动,从而对限位杆20进行挤压,使限位杆20脱离限位块 21的限位,随后工作人员向上拉动遮盖板18,从而可以使遮盖板18 带动限位杆20向上移动,即可将限位杆20从限位箱19中取出,即可将遮盖板18转动打开,使工作人员对防护壳11内部的控制按钮7 进行操作,增加了结构的实用性,当工作人员不需要使用控制按钮7 时,通过将遮盖板18转动,随后通过工作人员向下施加压力,即可使限位杆20插入至限位箱19内部,通过限位杆20和限位块21相互配合,即可将遮盖板18牢固的固定在当前位置,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遮盖板18的操作,进一步增加了结构的方便性。

[0029]当工作人员在移动控制箱1时,控制箱1会产生晃动,当控制箱1晃动时,会挤压伸缩杆12,从而使伸缩杆12收缩,挤压外侧的第一弹簧13,通过第一弹簧13的惯性可以对控制箱1移动时产生的晃动进行缓解,同时在伸缩杆12收缩时,会使连接杆15转动,从而来动第二固定块16移动,使两侧的第二固定块16对第二弹簧17 进行挤压,通过第二弹簧17的惯性,进一步对晃动进行缓解,从而使装置不会产生太大的晃动,进而对控制箱1内部的充装仪器起到了保护效果,防止充装仪器在晃动时受到磕碰,进一步增加了结构的实用性。

[00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图1
图2
图3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