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发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疏松症基层合理⽤药指南》发布!导语
近⽇,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等制订和发布了《⾻质疏松症基层合理⽤药指南》。

⾻质疏松症(OP)是最常见的⾻骼疾病。

我国50岁以上⼈群⾻质疏松症患病率⼥性为20.7%,男性为14.4%。

为促进抗⾻质疏松的合理使⽤,近⽇,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等制订和发布了《⾻质疏松症基层合理⽤药指南》。

⼀、抗⾻质疏松药物的分类
⾻组织是⼀个代谢⾮常旺盛的组织。

钙是构成⾻骼的主要成份,但⾻质疏松(OP)的发⽣并不都是因为单纯缺钙,主要是由于⾻质流失速度超过⾻质形成速度。

⼆、抗⾻质疏松药物的选择
对低中度⾻折风险者,⾸选⼝服药物如阿仑膦酸钠治疗。

对⼝服不能耐受、依从性⽋佳及⾼⾻折风险者,如多发椎体⾻折或髋部⾻折的⽼年患者、⾻密
度⽔平极低的患者,可考虑使⽤注射剂如唑来膦酸、特⽴帕肽治疗。

对于仅存在椎体⾻折⾼风险,⽽髋部和⾮椎体⾻折风险不⾼的患者,可考虑选⽤雌激素或选择
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药如雷洛昔芬治疗。

新发⾻折伴疼痛的患者,可考虑短期使⽤降钙素治疗。

降钙素类药物的突出特点是能明显缓解⾻痛,对⾻质疏松症及其⾻折引起的⾻痛有效。

三、抗⾻质疏松药的联合⽤药
不建议联合应⽤相同作⽤机制的药物。

钙剂及维⽣素D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可以与抑制⾻吸收药或促进⾻形成药联合使⽤。

四、抗⾻质疏松症药物疗程
抗⾻质疏松症药物疗程应个体化。

所有治疗应⾄少持续1年。

建议静脉双膦酸盐治疗3年,⼝服双膦酸盐治疗5年,疗程结束后对⾻折风险进⾏评估,如为低
风险,可考虑实施药物假期;如⾻折风险仍⾼,可以继续使⽤双膦酸盐或换⽤其他抗⾻质疏松
症药物。

特⽴帕肽疗程为18~24个⽉。

降钙素连续使⽤时间⼀般不超过3个⽉。

五、常⽤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
1、⾻营养补充药
阿法⾻化醇、⾻化三醇:在治疗⾻质疏松症时,可与其他抗⾻质疏松药物联合应⽤。

2、抑制⾻吸收药
1)双膦酸盐类
2)降钙素类
鉴于⿐喷剂型鲑降钙素具有潜在增加肿瘤风险的可能,鲑降钙素连续使⽤时间⼀般不超过3个⽉。

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
代表药物:雷洛昔芬。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不是雌激素,在⾻骼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雌激素的作⽤,抑制⾻吸收,增加⾻密度,降低椎体⾻折发⽣的风险;⽽在乳腺和⼦宫则发挥拮抗雌激素的作⽤,因⽽不刺激乳腺和⼦宫。

3、促进⾻形成药
甲状旁腺素类似物是当前促⾻形成的代表性药物,国内已上市药物为特⽴帕肽。

4、双重功能药
本类药物可同时作⽤于成⾻细胞和破⾻细胞,具有抑制⾻吸收和促进⾻形成的双重作⽤,可降低椎体和⾮椎体⾻折的发⽣风险。

参考⽂献: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质疏松症基层合理⽤药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5):523-529
来源 / 药评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