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2023年八年级上半年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物)(含答案)0738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市2023年八年级上半年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
考试总分:1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0分)
1. 如图中的动物为叶海马,其身体具有叶状扁平突起,在水中展开时与海藻极为相似,这说明(
)
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B.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2. 尽管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的特征都大同小异。
因为它们都是由共同的基本单位所构成。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3. 《本草纲目》中记载,莲子、荷叶、莲藕等均可入药。
吃莲藕时,“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
从植物的结构层次来讲,这里的“丝”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4. 同学们学习被子植物相关知识后,理解错误的是()
A.光照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B.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C.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的主要部位
D.桃花的子房将发育为果实
5. 森林地区降水丰富,主要原因是( )
A.当地的水资源丰富
B.植物的蒸腾作用比较旺盛
C.植物的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分多
D.根系保持水土,蓄水量足
6. 如图为某些因素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度)的曲线。
请根据曲线回答(1)~(2)题。
B、C两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存在差异,据此分析原因,正确的是( )
A.B点比C点的光照强度大
B.B、C两点的光照强度一样
C.B点比C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高
D.与B、C两点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同有关
7. 细胞的发现以及对细胞研究的成果是19世纪生物学上的伟大突破,科学家借助于显微镜,通过对大量的生物材料长期细致的观察和研究,认为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根据上述材料及图,回答: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8. 下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能正确表示四肢静脉中血流方向及静脉瓣状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 某同学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后,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③①⑤⑥④
B.⑦③①⑤⑥④
C.⑦③①⑥⑤④
D.②⑥③①⑤④
10. 形成视觉与听觉过程中,视觉感受器与听觉感受器分别是()
A.视网膜、耳蜗
B.晶状体、鼓膜
C.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D.视网膜、鼓膜
11. 如图为某反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元是图中反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若某人出现脑溢血,则该反射不能发生
C.若仅[4]损伤,则人有感觉,但图中反射不能发生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复杂反射
12. 小明将椰子、水蜜桃、油松归为一类,把衣藻、苔藓和满江红归为一类。
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根或无根
B.有果实或无果实
C.水生或陆生
D.有种子或无种子
13.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的一种传染病。
被猫、狗抓咬后,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从免疫和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别为( )
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14. 关于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克隆羊“多莉”的出生属于无性繁殖
B.克隆技术可以培育优良畜种
C.克隆技术在医疗上也能得到应用
D.有了克隆技术就可以培育所有濒危动物
15. 观察几种动物的发育过程,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A.蝗虫
B.果蝇
C.青蛙
D.家鸽
16. 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②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也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之分
③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④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 如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18.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血缘关系”.这里的“血缘关系”实际上是指下列哪一项( )
A.血液
B.血浆
C.血细胞
D.遗传物质
19. 20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成功地将固氮基因整合到了小麦的DNA分子中。
他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细胞杂交
D.杂交育种
20. 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导致冰川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
下列措施中与减缓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 )
A.保护现有森林
B.大力植树造林
C.倡导低碳生活
D.大力发展工业
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7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35分 )
21. 如图为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的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J/(cm •a ),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中的食物链是________(用字母、箭头表示)。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J/(cm •a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
(3)营养级A 到B 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A 营养级的能量没有全部流向B 的原因除未利用外,
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4)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人类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
的主要是________。
22.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能量。
能量的获得和废物的排出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息息相关,
如图所示人体内相关系统及其所属的部分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消化成终产物的场所是________。
(2)图乙为肺泡及其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之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________。
(3)图丁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⑩内液体的形成必须经过________。
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
物主要由C 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由________排出体外。
(4)血液流经C 系统后,尿素含量会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22
23. 如图是科学家探究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的实验,据图回答:
(1)烟草花叶病毒形状呈杆状,属于________病毒。
(2)据图可知,病毒寄生在其它生物细胞内,靠自己的________物质感染细胞并制造出新的病毒。
(3)烟草种类很少,但病毒种类很多,这表面上是生物________的多样性,实质上也说明了生物的________多样性。
(4)在生物工程中,利用病毒能够特异侵染某种寄主细胞的特点,可以让某种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________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24. 豌豆是研究植物性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请根据表中豌豆亲本的杂交试验,分析回答:
杂交组合亲本子一代植株表现高茎矮茎
甲高茎×矮茎453株446株
乙高茎×高茎667株232株
丙高茎×高茎899株0
丁矮茎×矮茎0899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2)通过杂交组合________(填写表中标号),可判断豌豆高茎与矮茎的显隐性关系。
(3)育种专家可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优良的豌豆品种,在培育过程中需对接受花粉的花朵进行去雄处理,“去雄”的目的是________。
除上述方法外,育种专家还可利用辐射或化学诱变剂等手段选育新品种。
采用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上述两种育种方法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
若粮农将育种获得的高产豌豆进行种植,但由于种植太密,而没有实现高产目的,由此可知:豌豆的高产性状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的。
(4)在豌豆的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是如图所示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
(5)若要鉴定乙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一代中高茎豌豆基因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________。
(6)①请你在下面的空白处用遗传图解的方式(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写出甲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一代中高茎豌豆与乙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一代中矮茎豌豆杂交,产生的后代性状及比例。
②在如图坐标系内完善①中产生的不同性状植株比例的柱状图。
25. 下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
请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
(2)C和D的名称是________。
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________(填图中字母)。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作茧自缚”有利于保护[ ]________期,为了提高产
丝量应该延长[ ]________期。
26. 某地区出现寨卡病毒的持续性传播,此病毒是由蚊子叮咬而感染的人体,造成新生儿小头症和脑
发育缺乏病。
世界卫生组织就此宣布全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1)寨卡病毒其结构是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寄生在
________(填“活”或“死”)细胞里才能生存,它的寄主是蚊和人,据此可以判断他属于________病
毒。
(2)寨卡病毒侵入人体后淋巴细胞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即________,这种物质与病毒结合,促
进吞噬细胞清除病毒后,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叫________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3)给人接种寨卡病毒疫苗,是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项措施?(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4)病毒往往会增强耐药性变异,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超级耐药病毒”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
________学说来解释。
27. 请阅读下面的科普文章
鸟类体表覆盖着颜色多样的羽毛,是色彩最丰富的陆生脊椎动物。
在求偶季节,色彩鲜艳的雄鸟更
容易获得雌鸟的青睐。
这一现象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兴趣。
观察发现,在繁殖期间,雌性家朱雀负责孵卵,雄性家朱雀负责觅食、照顾雌鸟和雏鸟。
羽色越鲜
艳的雄鸟,回巢越频繁,饲喂雌鸟的次数越多。
令人惊讶的是,约的雌鸟在鸟卵孵化之前会抛
弃鸟巢和雄鸟,而那些被抛弃的雄鸟的羽色都不够艳丽。
鲜艳的羽毛色彩多来自于类胡萝卜素。
但是,鸟类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而野生动物生活的世界食物经常匮乏,捕食能力强的鸟,才能得到足够的类胡萝卜素。
然而即使研究者给家朱雀提供充足的类胡萝卜素,家朱雀羽毛色彩依然存在很大差异。
推测色彩差
异可能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有关。
类胡萝卜素会溶解在脂肪中,随着脂肪的吸收进入体内。
因此,
鸟类对脂肪的吸收效率,能间接反映出类胡萝卜素的吸收状况。
有研究表明,能更好地消化吸收脂
肪的家朱雀羽毛更为鲜艳。
人们还发现,类胡萝卜素除了给羽毛着色之外,还能参与免疫过程。
如果鸟儿受到寄生虫等病原体
的困扰,其免疫系统就会利用储存的类胡萝卜素抵御这些入侵者,羽毛颜色会变得暗淡。
而身体里
没有寄生虫的鸟,它所摄取的大部分类胡萝卜素就用来制造色彩。
由此看来,吃饭香、身体棒、羽色靓!雌鸟很可能也看到了这一点,挑选羽毛最漂亮的雄鸟作配
偶,她们选对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等。
与两栖动物的繁殖过程相比,鸟类还具有________
等两种行为,可以给予后代良好的保护,大大提高后代的存活率。
(2)如果鸟类对脂肪消化吸收率低,就会导致________吸收不足,从而影响羽毛颜色。
因此,羽毛
颜色能反映鸟类________系统的健康状况。
(3)在雌性家朱雀繁殖期间,大约的雌鸟在鸟卵孵化之前会抛弃那些羽毛颜色暗淡的雄鸟。
关
于这些雄鸟羽毛颜色暗淡可能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雄鸟的食物中类胡萝卜素供应不足
B.雄鸟对脂肪消化吸收率低
C.较多的类胡萝卜素参与了免疫过程
D.被雌鸟抛弃独自觅食育雏
(4)雌鸟选择色彩鲜艳的雄鸟,实质上就是选择了更健康的雄鸟。
因此,色彩鲜艳的雄鸟有更多的
繁殖机会,通过生殖过程中________细胞的结合,将________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在竞争中更具优
势。
三、 判断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分 )
28. (5分)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________(判断对错)
11%1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岳阳市2023年八年级上半年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0分)
1.
【答案】
C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解答】
解:叶海马身体有叶状扁平突起,展开时与海藻形似,适于水中生活,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故选:C。
2.
【答案】
A
【考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解析】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解答即可。
【解答】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
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故A符合题意。
3.
【答案】
B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答】
解: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藕断丝连”中的丝就是输导组织。
故选:B。
4.
【答案】
A
【考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根尖结构与功能特点
【解析】
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据此答题。
【解答】
解:A.光照不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A错误。
B.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B正确。
C.根尖成熟区是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C正确。
D.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D正确。
故选:A。
5.
【答案】
B
【考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解答】
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
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
故森林地区降水丰富,主要原因是植物的蒸腾作用比较旺盛。
6.
【答案】
A
【考点】
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强度除受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外,还受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解答】
分析曲线图可知,曲线b的从C到B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因此这条曲线可以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7.
【答案】
B
【考点】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析】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不同点
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图中甲为植物细胞,乙为动物细胞;①为细胞壁,②为细胞膜,③为细胞核,④为液泡,⑤为细胞质,⑥为叶绿体,解答即可。
【解答】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②细胞膜、⑤细胞质、③细胞核,但洋葱表皮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有细胞壁、液泡。
8.
【答案】
C
【考点】
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静脉的特点,有瓣膜的血管只有静脉才有,据此解答。
【解答】
有瓣膜的血管只有静脉才有,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的血液输送回心脏,故血液流动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故排除②和④。
血液流动的方向和瓣膜的开口方向应一致,故排除①.可见③符合题意。
9.
【答案】
B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解答即可。
【解答】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漱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盖盖玻片染色。
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⑦③①⑤⑥④。
10.
【答案】
A →→→→→→
【考点】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解析】
本题考查了眼球和耳的基本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
【解答】
解: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因此,人的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视网膜和耳蜗。
故选:A。
11.
【答案】
C
【考点】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解析】
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解答】
解: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
B.脑溢血的病人,被损伤的是大脑皮层,但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脊髓没有受损伤,故该病人在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两腿都有膝跳反射,B错误;
C.4传出神经出现损伤,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发生反射,但是脊髓中的神经冲动能传给脑,所以有感觉,C正确;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属于简单反射,D错误。
故选:C。
12.
【答案】
D
【考点】
植物的分类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类,思考解答。
【解答】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衣藻、苔藓和满江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椰子、水蜜
D
桃、油松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可见符合题意。
13.
【答案】
B
【考点】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抗体和抗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D
【考点】
克隆技术的应用
【解析】
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方式;无性生殖是指: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如扦插和嫁接。
“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属于细胞工程,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解答】
A、克隆技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
A正确;
B、“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克隆可以快速培育优良品种、大量繁殖转基因动物、拯救濒危动物等。
B正确;
C、克隆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如克隆器官用于器官移植,避免免疫排斥。
C正确;
D、克隆技术的突破还有望加强濒危动物的保护。
例如,金丝猴是濒危珍稀保护动物。
掌握了克隆猴技术,我们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母体接受金丝猴克隆胚胎,就可以为世界各地动物园提供来自中国的珍贵金丝猴。
可见克隆成功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母体接受克隆胚胎,看来主要针对哺乳动物,D错误。
15.
【答案】
D
【考点】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解析】
本题考查变态发育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
解:发育分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的,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果蝇、青蛙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家鸽不属于变态发育。
故选:D。
16.
【答案】
B
【考点】
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表现
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解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①正确;
②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②正确;
③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的是显性性状如双眼皮,有的是隐性性状,如单眼皮,③错误;
④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如父母都是双眼皮Aa,子女可能有单眼皮。
因此隐性性状在子一代中也能表现出来,④错误。
17.
【答案】
B
【考点】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进化的原因
【解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综合分析图中的信息,易发现原始哺乳动物是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由原始哺乳动物进化而来。
【解答】
解:A.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原始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各类哺乳动物,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主动进化,A不符合题意;
B.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经过自然选择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因此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符合题意;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不符合题意;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不可以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内因是现在的原始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与古代的原始的哺乳动物不完全相同;外因是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原始哺乳动物进化时的情况不同,也就是说,现在不具备原始哺乳动物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的条件,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
【答案】
D
【考点】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应用
【解析】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