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冠修复牙隐裂病例临床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冠修复牙隐裂病例临床疗效分析
马慧
【摘要】目的探讨隐裂牙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对临床检查确诊
的86颗患牙,根据其牙髓的状态,将其分为早期组(浅隐裂无症状者或隐裂较深,仅对冷热刺激敏感、咀嚼不适,而无牙髓炎、尖周炎症状隐裂牙)和晚期组(为伴有牙髓炎、尖周炎症状的隐裂牙);早期组局麻牙体预备后,采用金属烤瓷全冠进行全冠修复,晚
期组先行根管治疗,再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随访24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24个月成功率为79.07%,总有效率达91.88%;早期组6个月,12个月,24个月成功率分别为82.61%,76.09%,71.74%,晚期组6个月,12个月,24个月成功率分别为97.50%,87.50%,87.50%.结论全冠修复能完全恢复患牙颌关系,保护患牙很少发生折裂,是治疗牙较隐裂的理想方法.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1(017)029
【总页数】2页(P72-73)
【关键词】牙隐裂;全冠修复;分析
【作者】马慧
【作者单位】466000,河南省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牙隐裂(cracked tooth)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是指发生在牙齿表面的细微的
而且不易发现的非生理性裂纹,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常累及下颌磨牙、上颌磨牙及上颌前磨牙,且不易被发现[1];该病是一种常见的非龋性疾病,发病率高,
但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可表现为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炎等多样性症状,而裂纹又容易被忽略,经常被漏诊、误诊,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牙缺失的第三大原因[2]。
本病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髓炎、牙齿折裂直至被拔除,影响咀嚼功能。
因此,及早对牙隐裂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保存牙髓的活力,防止牙齿折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现将2007年6月~2009年6月院针对86例隐裂牙采取全冠修,并进行
2年的随诊并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口腔门诊诊治资料完整的86颗隐裂牙,其中男
45例,女34例,年龄28~67岁,平均(37.2±5.7)岁;患者牙位情况见表1。
根据
主诉和临床症状诊断隐裂牙,按牙隐裂病变的不同程度分为两组。
早期组为浅隐裂无症状者或隐裂较深,仅对冷热刺激敏感、咀嚼不适,而无牙髓炎、尖周炎症状隐裂患者,共46颗;晚期组为伴有牙髓炎、尖周炎症状的隐裂牙,共40颗。
表1 患牙情况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上颌 24 13 2 3下颌 19 16 4 5
表2 两组病例临床疗效比较[n(%)]分组 n 6个月 12个月 24个月成功改善失败
成功改善失败成功改善失败早期组 46 38(82.61) 7(15.22) 1(2.17) 35(76.09)
7(15.22) 4(8.70) 33(71.74) 8(9.30) 5(5.81)晚期组 40 39(97.50) 1(2.50) 0(0)
35(87.50) 4(10.0) 1(2.50) 35(87.50) 3(6.00) 2(5.00)合计 86 78(90.70) 8(9.30)
1(1.16) 70(81.40) 11(12.80) 5(5.81) 68(79.07) 11(12.80) 7(8.12)
1.2 诊断方法[3]
根据牙隐裂的临床特点,并结合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临床症状,采用咬合实验,如
出现短暂的撕裂样疼痛,则可确定隐裂部位,或用碘染试验,将碘酊涂于牙的可疑裂处,肉眼可以看到颜色略深的隐裂线。
1.3 治疗方法
对于早期组,在局麻下局麻下进行牙体预备,制作临时冠,1周后试戴金属烤瓷全冠,粘结,完成修复治疗;对于晚期组,先用金刚砂在牙体颈部1/3处,于近颊、远颊、近舌、远舌4个角各钻1个0.5mm深的小槽,用钢丝对患牙进行环形结扎,再行常规根管治疗,观察1周无任何临床症状后,用金属烤瓷行全冠永久性修复
隐裂牙。
1.4 疗效评价
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牙片评价治疗效果,成功:无自觉不适症状,咀嚼功能好,无
咬合痛,无牙折裂、修复体或封闭剂磨损脱落,牙龈正常,X线片示牙周及根尖周无病变;改善:无自觉不适症状,咀嚼功能好,劳累、身体不适时偶有不适感,牙齿Ⅰ度松动,X线片示根尖组织无明显病变;失败:出现下列其中一项即为失败:①
自觉不适症状明显,不能正常咀嚼,咬合疼痛,叩痛明显;②修复体或封闭剂破碎、松动或脱落;③继发龋;④X线片示根尖或牙周出现病变。
2 结果
86颗患牙经6~24个月临床追踪观察,不同时期的疗效比较见表2。
24个月后成功68牙,成功率达79.07%,失败7牙,占8.12%;其中3牙治疗后反复出现咬合疼痛,患者要求拔除,2牙出现牙体纵裂松动而拔除,2牙修复后出现牙折裂而拔除。
3 讨论
牙隐裂是一个慢性过程,临床上不易发现,尤其是细微的单纯性隐裂常被误诊为牙齿敏感症,也是导致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折裂、牙损伤的重要因素;如果临床上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常导致患者失牙而影响咀嚼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
临床观察显示,该病上颌磨牙最多,隐裂好发于牙尖之间的窝沟区,这与上颌牙在全口牙中萌出最早,磨耗程度最重,处于固定位受力时几乎无缓冲余地,以及该区域是牙齿发育时期的钙化结合区,抗折裂强度低有关。
其病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5]:①牙本身组织结构缺陷,沟裂过深;②咬合创伤,如喜食硬物单侧咀嚼及夜磨牙等不良习惯均可能引起牙隐裂的发生;③手术治疗去除过多牙体组织,牙齿对外承受力变弱;④充填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聚合系数的不同,也可削弱牙本质的强度,而导致牙隐裂的发生。
目前,临床治疗牙隐裂的方法较多,如备洞充填、全冠修复、粘接剂封闭等,但是必须重视过尖过利的牙尖对牙体的损上以及降低咬合减少其对牙体和牙周的再创伤。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因不适症状完全消失,在不自觉的咀嚼过程中,往往造成牙折或牙体纵裂,导致拔除患牙。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全冠修复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可完全恢复患牙的关系及邻接关系,能维持牙列的完整性,使之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且能达到美观舒适的效果[6]。
本研究通过对隐裂牙临床检查并结合病史来综合判断牙隐裂位置以及牙髓的状态,将患牙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早期组在局麻是采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晚期组采用先进行根管治疗后,再行局麻金属烤瓷全冠修复,随访24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发现,两组24个月成功率为79.07%,总有效率达91.88%;早期组6个月,12个月,24个月成功率分别为82.61%,76.09%,71.74%,失败原因主要是病情进一步发展患牙出现了牙髓炎、尖周炎症状,晚期组6个月,12个月,24个月成功率分别为97.50%,87.50%,87.50%,失败原因主要是3牙因患者不遵医嘱导致牙治疗后反复出现咬合疼痛,患者主动要求拔除,2牙出现牙体纵裂松动而拔除,2牙修复后出现牙折裂而拔除。
这说明牙隐裂只要就诊技术,即使出现牙髓炎或根尖炎症状的患牙,通过根管治疗完善,成功率仍旧很高。
综上所述,牙隐裂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在治疗中保存活髓可以防止因牙体脆性增
加而耐受力降低。
导致隐裂的加深和根尖周病变的发生。
全冠修复能具有边缘密合,固位力强,能完全恢复患牙颌关系,维护牙周组织健康,可保护患牙很少发生折裂,降低牙体在隐裂治疗牙髓炎牙折裂的发生率,是治疗牙较隐裂的理想方法[7]。
参考文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1-153.
[2]刘颖.隐裂牙的全冠修复效果评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4):156-157.
[3]岳松龄.口腔内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83-185.
[4]赵香萍.全冠修复治疗不同时期牙隐裂的远期疗效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
报,2008,22(2):123-124.
[5]卢群.牙隐裂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25(2):159-160.
[6]董洁,李晓涛,郝怡.全冠修复牙隐裂病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
生,2011,13(267):112.
[7]张留民,杨新强,徐方力.147例非龋性牙髓病的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学术
版),2008(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