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讲三不讲
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
新城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的主战场。
为此,新城镇中心小学,提出了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即课堂上要给学生讲问题、讲思路与方法、讲规范;学生不看教师不讲、学生不练教师不讲、学生不议教师不讲。
讲问题就是要把“问题”看作课堂教学的起点,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讲问题与方法则是指讲问题的条理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讲规范是讲做题的规矩。
“三不讲”强调的是看、练、议,学生不预习、不练习、不讨论,教师就不要先讲。
“三讲”与“三不讲”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三不讲”是“三讲”的基础和前提,“三讲”是“三不讲”的延伸和强化。
学校认为:“三讲三不讲”是培育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因为,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空间还给了学生。
新城镇中心小学
伊文广
2012。
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心得体会(11篇)
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心得体会(11篇)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
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学习我有以下体会:首先知识自己要做到全面把握,融会贯通。
备学生时,我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对该内容敏感程度等。
特别注重考虑课堂中的细节问题,尤其是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认知偏差的点要做好充分的预设。
其次要确定好教学目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否则就会导致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
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解除了我的许多困惑,再次感谢老师的精彩讲座。
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心得体会2经过一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的教学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
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课前互动——前提条件在上课前,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一方面,是为了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为了以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课我通过看图,播放音乐,动画。
说歌谣,讲故事。
猜谜语,说笑话等方式展开教学导入。
三、教学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高。
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远教资源,不断学习和推进有效教学模式。
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小组交流——讨论——汇报的方法开展教学/通过自由朗读,指名读,伙伴互读,分角色朗读等读法开展朗读训练/通过换偏旁,唱童谣,猜字谜,加偏旁,减偏旁等方式开展生字教学。
高效课堂的三讲三不讲
高效课堂的“三讲三不讲”“三讲三不讲”内容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
“三讲”里面涉及的知识点教师必须讲,还得讲好讲对讲的到位。
“三讲三不讲”基础是:学情调查。
通过学情调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要再讲,否则既浪费时间又让学生觉得老师唠叨;学生自己看书思考就可以解决的也没必要讲,否则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自学能力,就丧失了耐心看书、自己做学问的能力;与当前我校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或者对于学生无法讲清楚的知识、超越了学生的认识水平的知识坚决不讲,否则会把学生引入误区。
“三讲三不讲”的操作方法:解放与创造。
教师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敢于并善于把课堂、班级“还给”学生,同时反对优生独霸的课堂。
但多维互动不是为了课堂的热热闹闹,而是以“高效”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为目的。
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各小组展示学习讨论成果,教师及时点评归纳,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方法规律,形成知识结构。
需要记笔记的要做明确强调。
避免学生自学的知识片面、零碎、残缺。
“三讲三不讲”的重心与关键:教学重心在“学”,关键在于“讲”。
“三讲三不讲”是对传统“满堂灌”的否定与终结,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为主,学生听记“热火朝天”的课堂模式,要根据学情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扎实落实“三讲”“三不讲”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落实精讲多练的原则和自学性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训练,同时教师也才有更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勤反馈和强矫正。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讲三不讲”的支柱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减少低效无效环节,一堂课分几个大的步骤,每个步骤有分那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删,精心设计。
尽管每位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解决重点的措施,必须省时、有力、有效。
教师“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是什么
教师“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是什么教师教龄与上课讲话多少有密切关系。
记得初上讲台时,备好一节课,常常二十分钟左右就讲完了,剩下的时间不知干什么,讲课过程中为了缓解压力经常看手表或频繁擦黑板。
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往往越来越“能讲”了,不仅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且还要拖堂讲。
授课过程中,一些学生听累了就可能讲话,教师于是善意提醒学生“请同学们管住自己的嘴,专心听教师讲”。
事实上,有时要管住自己嘴的,恰恰应该是教师自己。
正因为教师讲多了,学生才丧失了讲话的机会,而学生又有表达的权利和说话的欲望,所以他们不得不悄悄地说话。
如果教师少讲点儿,让学生尽情地说,这个矛盾不就解决了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该讲而开讲的地方太多了,多到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难怪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也会厌烦地说:“我们老师就爱叨叨,一道题讲8遍!”这类学生学习不好,题目不会做,教师多讲几遍,为什么他们还会反感呢?一方面,没有人喜欢喋喋不休;另一方面,教师的讲解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这就叫“吃力不讨好”,这也是“教师不知讲了多少遍,考试考到了原题学生还不会”的原因。
可见,对于“讲”,教师应该好好地反省反省了,下面举例说明。
在一个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课堂上,授课教师板书课题后说:“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此我联想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为什么英国当年要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前面所学到的内容,有同学知道吗?想不起来,有没有?会的同学请举手,有的同学很犹豫。
好,请这位同学吧,你来!”问这个问题老师用了一百多个字、近半分钟的时间。
事实上,这是仅用17个字、6秒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却用了26秒钟来嗦嗦,反而对学生的思考造成了干扰。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管住自己的嘴呢?首先,教师要明确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
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好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
课堂教学中的“三讲”“三不讲”
第二是指不练不讲。练习是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最佳途径。动动 笔写一写、练一练是理解、掌握和消化知识的必由之路。只听不练收 效甚微,无异于纸上谈兵。即便是天才学生也是要训练的。在练习中 会暴露和发现很多问题,发现的问题经过认真思考,弄懂的,也就提 高了自己;不懂的,可以做下标记,以备请教。通过练习可以发现解 题的规律,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温故知新,融会贯通。只 看不练、只听不练、只说不练收不到理想的学习成效,正所谓 “先练 后讲,效果理想”。
第三是指不议不讲。学生通过预习、练习发现了问题,先与同学 议论、交流、沟通一下,在互相商量中又可以化解掉一部分疑问,议 而不果的再提交教师。教师则要把握好讲的时机,待学生进入 “不愤 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时,即果断出手相助、完美作答,这样, 学习才会步步深入,学生才有攻坚的快感,才能促进其学习能力的真 正提升。
总之,“三讲”与 “三不讲”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讲课细节的提炼,也是教学改革中推陈出新 的大胆尝试。“三不讲”是 “三讲”的基础和前提,“三讲”是 “三 不讲”的延伸和强化,不讲有不讲的实效性,讲有讲的针对性。讲和 不讲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而定,以期最大限度地服务学生学习,发挥 “三 讲”、“三不讲”的意义和价值。
课堂教学中的轮赛课活动中,我感觉到了课堂教学的 变化,感受到了教师授课的灵活性和学生较强的应变力。教师的教学 观念在变化,引导、指导的作用在加强;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学习主 动性、积极性在提高;教师言简意赎、生动清晰、富有启发性的教学 已有效展开,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教学效果明显增强。我看到了 课堂改革的希望,倍感欣慰。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对课堂教学 提出的 “三讲”与 “三不讲”原则。 “三讲”第一讲是讲问题。“疑”就是问题。“学贵有疑”,“小 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 题、解决问题多么重要。教师应当把“ 问题”看做课堂教学的起点, 对学生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更不可草草应付、直接告知结论。问题 是金,教师要深入其中,弄清缘由,找准症结,然后深入浅出、简明 扼要地分析、讲解,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到了这点,学 生才真正吃透了问题,领会了知识,学生不进步都是不可能的。所以, 学会发问、深明其理的学生才能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非 “鹤 鹅学舌”。 第二讲是讲思路与方法。思路是指思考问题的条理脉络,如问题 各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思路从哪里展开,问题该如何切入等,理清 了这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另外,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有 几种,哪一种是最好方法,方法中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都是教师必须 挖掘必须要讲的。教师教会了学生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并能举一反 三,远远胜过让学生苦战题海,这就是所谓的 “授人以渔”。 第三讲是讲规范。这里我们指的是 “作业规范”。规范是每位 师生都明白的事,解题步骤、作答过程、书写格式等都有严格的规范。 规范的问题是最简单也是最易被忽视的,但绝不是小事,这就要求教 师既要在讲解中以身作则,规范好自身行为,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将练习、作业的规范性列入批改评价中。只有日常的训练做到位了, 才会养成好的答题习贯,才不会在考试中失分,为将来更深入地学习 打下良好基础。规范是做题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三不讲”第一是指不看不讲。顾名思义,学生不看课本、不预习, 教师就不要先讲课。学生不知道本节课要学习什么,即使粗略看两眼
字理的“三讲”“三不讲”——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影子》的识字教学为例
—
手相 助 ,本义 是朋友 。学 生对信 息 的记忆 与提 取 ,
多是 靠 联 想 来 提 示 、 实 现 的 。汉 字 的 形 义 联 系 、构 形理 据及整 个 系统是 识记 汉字 可行 的联想参 照 物。
挖 掘 社 会 生 活 中 丰 富 的识 字 资 源 。 教 师 要 从 学 生 主 体 的 实 际 出 发 ,鼓 励 学 生 想 象 、实 践 ,让 识 字 变 成
孩 子 的心 理 需 要 ,让 学生 收获 成 功 的喜 悦 。
三 、科学识字必须体现发展性
首 先 ,尊 重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培 养 学 生 独 立 识
厦 门 市 槟 榔 小 学 吕珈 臻
在 识 字教 学 中 ,运 用字 理 是一 种 教 学手 段 。但 不 是每 个字 都 可 以 用字 理来 教 学 ,也 不是 每 个 字 运 用 字
记 忆 形 象 、 具 体 的 材 料 。看 图 识 字 有 利 于 学 生 把 汉 字 和 所 记 录 的 具 体 事 物 紧 密 联 系 起 来 ,浅 易 的字 理 识 字 有利 于 学 生 把 汉 字 的 形 体 与 它 所 记 录 事 物 的 意 义 有 机 地 联 系 起 来 。 如 , “ ”的 甲 骨文 为 ,金 友 文 为 ,字 形模 拟 顺 着 一 个 方 向 的两 只 手 ,表 示 以
字 的 能 力 。 独 立 识 字 的 能 力 包 括 三 个 要 素 :其 一 ,
来 就 捉 襟 见 肘 ,过 多 、 过 滥 地 讲 解 字 理 ,势 必 占用
阅 读 教 学 和 其 他 教 学 任 务 的 时 间 ,不 利 于 学 生 书 面
最新三讲三不讲
曾经听过一个培训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会议中的三讲三不讲,讲自己1不讲别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内因不讲外因。
听了后颇有感触,写了一点随想,2与同事们分享。
3当人们遇到分歧,遇到争端时,首先想到的是对方做的如何不对,很难4或者说很不愿说出自己错在哪里。
5联想到我们公司,当我们遇到跨部门的分歧,需要开会协调时,第一个6发言人通常是先罗列别的部门的错误和失职,接着被指责部门会站出来回应,回7应的过程中难免也指责对方的错误和失职,接着第三人、第四人。
我们的会议会8让人感觉到偏题跑题,本来是来解决问题的,结果成了讨论谁对谁错,当然这也9是分析问题的必然过程,但我们确实将这个过程放大化了。
除非有中间人协调,10否则这种会议就算讨论一天,也很难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11在我们公司,我经常能听到一种声音“开会没用的,不会有结果的”,12当然原话可能不是这样,但至少是这个意思。
由此可见我们的会议效率实在是不13怎么高。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宁愿跑到现场找当事人解决问题,而不把大家14叫到一起开会。
)有些人可能会想“没办法,就这样,很多公司都这样”,我不15敢这么认为,我还是觉得“事在人为”,只要你愿意,没有做不成的事儿。
16讲自己不讲别人,这句话很有内涵,我感觉有点象毛主席的批评与自我17批评。
这里面至少包含了两方面信息:18一方面从心里角度来说,人总有一种逆反心里,比如说我最近理了个光19头,如果有人说“你这头型不错,挺好看的”,首先我会很开心,即使我知道我20理光头其实真的不好看。
接着我会心情愉悦的谦虚一下“唉,就是太瘦了,脑袋21太小了,不好看”。
相反,如果有人说“唉,你其实不适合理光头,很难看”,我22可能会尝试着辩解,会说出理光头的各种牵强的好处。
逆反心里是人的天性,当23我们讨论问题时只顾一味的“攻击”别人时,对方就会“还击”,我们解决问题24的目的就很难达到。
相反,如果我们采取一些策略,先“自我批评”,那对方会25感觉到不好意思,也许没等你说完,对方也开始了“自我检讨”,哈哈,恭喜你,26你的目的达到了,你的问题解决了。
三讲三不讲
“三讲三不讲”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着重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合理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深化认识,并产生新的思考,不合理的作业是学生学习的累赘和负担。
“三布置三不布置”是指: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
课堂教学结构与流程(一)理想课堂教学总体架构是“三个步骤”、“四个环节”。
1.三个步骤:即“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个步骤。
(1)课前延伸(预习):主要是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
(2)课内探究:主要是实施四环节教学要求;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明确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巩固提高。
(3)课后提升:主要是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还要布置诸如阅读提升、实践提升、实验提升、归纳提升、反思构造、拓展训练等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业。
2.四个环节:即课堂上“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反馈点拨——巩固提高”四个环节。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按照学案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小组探究就是学生把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在小组讨论探究,然后再把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反馈点拨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中发现的问题,答疑释惑、总结规律、点拨方法、归纳提升。
巩固提高就是对教师拓展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训练题目,拓展延伸。
高效课堂的三讲三不讲
高效课堂的“三讲三不讲”“三讲三不讲”内容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
“三讲”里面涉及的知识点教师必须讲,还得讲好讲对讲的到位。
“三讲三不讲”基础是:学情调查。
通过学情调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要再讲,否则既浪费时间又让学生觉得老师唠叨;学生自己看书思考就可以解决的也没必要讲,否则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了自学能力,就丧失了耐心看书、自己做学问的能力;与当前我校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或者对于学生无法讲清楚的知识、超越了学生的认识水平的知识坚决不讲,否则会把学生引入误区。
“三讲三不讲”的操作方法:解放与创造。
教师一定要注意克服“教师话语霸权”的惯性,敢于并善于把课堂、班级“还给”学生,同时反对优生独霸的课堂。
但多维互动不是为了课堂的热热闹闹,而是以“高效”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为目的。
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各小组展示学习讨论成果,教师及时点评归纳,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方法规律,形成知识结构。
需要记笔记的要做明确强调。
避免学生自学的知识片面、零碎、残缺。
“三讲三不讲”的重心与关键:教学重心在“学”,关键在于“讲”。
“三讲三不讲”是对传统“满堂灌”的否定与终结,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为主,学生听记“热火朝天”的课堂模式,要根据学情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扎实落实“三讲”“三不讲”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落实精讲多练的原则和自学性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训练,同时教师也才有更多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勤反馈和强矫正。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讲三不讲”的支柱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减少低效无效环节,一堂课分几个大的步骤,每个步骤有分那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删,精心设计。
尽管每位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必须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解决重点的措施,必须省时、有力、有效。
三讲三不讲
讲主观不讲客观,客观因素是人为难以控制的,是客观存在的、难以改变的事实,所以即使谈的再多,也是无济于事。“有”济于事的就是我们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了。客观已成事实,那么主观上我应如何去客服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困难?这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在客观条件大家都非常清楚的情况下,一味的阐述客观困难,只能带给我们“抱怨”、“消极”的心态,对解决问题有害无益。我以前在一家公司做网管,有一次我们的服务器被黑客攻击,当时我还正在操作服务器,不到5分钟时间,服务器黑屏,无法启动。当时我的感觉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怕”。因为是小公司,服务器只有一台,集域控制器、web服务、数据库服务、文件服务于一身。公司没有硬件防火墙,没有软件防火墙,连杀软件还是事后我申请买的,服务器的防护就是普通的、家庭级的防护。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不能因为这些而脱离干系,抱怨是没用的。后来我静下心来理了一下思路,决定重架服务器。事发时是下午下班,所以没有对工作造成影响,这是我的有利因素,那个晚上我没有回去,通宵加班,凭我的记忆,大约在凌晨3、4点的时候把所有服务和数据都重新架了起来。第二天公司上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第一个“不讲”,好理解,学生已经会了,再讲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说也是浪费时间。
第二个“不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内容经过教师的加工,转化为“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这样的“线索”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的大部分,这样通过“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
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小学语文字理的三讲三不讲
小学语文字理的“三讲”“三不讲”──以人教版第一册《影子》识字教学为例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字理也是一种教学手段。
但不是一课中的每个字都可以用字理教学法,也不是每个生字运用字理教学就一定有效。
那么,“讲”和“不讲”字理又以什么为依据呢?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9课《影子》为例,谈谈粗浅看法。
一、“三不讲”《影子》一课有“影、前、后、常、跟、着、黑、狗、它、朋、友”11个要求会认的字,有“飞、马、鸟”3个要求会写的字。
我们把“闻声、察形、知义”作为识字的基本任务,讲解字理并非适合每个汉字。
以下三种情形以“不讲”字理为宜:1.学生已懂的──不讲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识字教学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有些生字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学生已经懂的就不需再讲。
如,笔者在教学初始对所执教的班级54名学生进行调查,已经认识“狗”字的有52人,对于“狗”字就不需要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字理。
而可以让已经懂得的同学教不懂的同学,多读读就记住了。
2.一看就懂的──不讲有些字字形简单,学生一看就懂。
如“朋”字的字形很简单,两个“月”加起来就是“朋”,如果再详细讲解字理:“朋”甲骨文为:,是古代货币单位,相传五贝为一一系,两系为一朋,后来词性发生变化,与“友”字连用。
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这字理虽不算太复杂,但如果生硬地进行讲解,不仅不利于学生记忆字形字义,冗余信息还会干扰识记,无疑对教学无益,更谈不上教学效益。
3.解说不便的──不讲有些字历经岁月变迁,字形几经变化,再拘泥于运用字理识记只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起不到高效识字的效果。
如,“后”是“後”的简化字,吴东平著的《汉字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後”原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在母系社会里,部落的最高主宰者是母氏,后就成了女性酋长的称呼。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出现了,此时又改“君后”为“君王”,而称帝王的妻子为“君后”或皇后。
[转载]三讲三不讲一笔糊涂账
[转载]三讲三不讲⼀笔糊涂账原⽂地址:三讲三不讲⼀笔糊涂账作者:景耀勇在记忆中,我最早听到关于课堂教学中的“三讲三不讲”的说法,应该在2006年前后,究竟是谁第⼀个提出这个说法的,不得⽽知,也⽆法考证。
“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三不讲”是指学⽣⾃⼰已经会了的不讲、学⽣⾃⼰能学会的不讲、⽼师讲了学⽣也不会的不讲。
当年刚听到这个说法时,我被其“标题党”的表述风格所吸引,不加分析地信以为真了。
但我觉得从来也没能按这个说法做成过,因为它不具有可操作性。
慢慢地,也就淡忘它了。
⼗年后,这个“三讲三不讲”的说法,被隆重地再次摆在了我的⾯前。
⾸先是感到“好熟悉”,然后是感叹,没想到⼗年后,我⼿⾥拾得的还是⼗年前的“标题党”的那点⽛慧。
这不得不令我反思。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化的发展,教育改⾰⼤势所趋。
“三讲三不讲”应教改潮流⽽动,有其合理性,体现了学校教育对转变教学⽅式的渴求和积极探索,启发我们思维,推动教学⽅式的转变。
但是,⼦⽊⽼师认为,“三讲三不讲”是⼀笔糊涂账。
划分“三讲”与“三不讲”的标准不统⼀。
“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的划分标准应该是具体知识在知识体系中地位,⽽“三不讲”(学⽣⾃⼰已经会了的不讲、学⽣⾃⼰能学会的不讲、⽼师讲了学⽣也不会的不讲)的划分标准应该是学⽣的学习能⼒与⽔平。
因为划分标准不同,导致“三讲”与“三不讲”的类别相互交叉,“讲”与“不讲”很难区分开来。
先说“三讲”。
如果这个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学⽣⾃⼰已经学会了,那就属于“不讲”之列了,但它是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呀,你得讲,那到底是讲还是不讲呢?如果这个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学⽣⾃⼰能学会,那就属于“不讲”之列了,但它是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呀,你得讲,那到底是讲还是不讲呢?如果这个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师讲了学⽣也不会,那就属于“不讲”之列了,但它是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呀,你得讲,那到底是讲还是不讲呢?再说“三不讲”。
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的内涵分析
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的内涵分析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的内涵分析(转)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课时变少了,书还是那么厚,所以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老师所讲占时间多,挤占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时间,导致课堂作业向课外延伸,从而加重学生课外课业负担,所以,教师的讲要讲在点子上。
由此打造高效课堂应运而生。
高效课堂始于教师,源于学生。
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改革。
高效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简易的课堂:课堂上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不讲解。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做到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讲适当的问题,出适当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三讲三不讲”。
首先得明确三讲三不讲的含义。
三讲:重点、难点、易混易错易漏点。
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对于“三讲”中的“讲重点”要求做到:(1)讲清知识的含义、结构、层次;(2)讲清知识运用的方法步骤;(3)强调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要求。
对于“三讲”中的“讲难点”要求做到:(1)精心设计思考讨论题让学生讨论,(2)教师引例和学生举例相结合,(3)对于过于偏难而又不是教学重点的教师可以不讲。
对于“易错易混知识点”可以通过习题训练的方法加以解决。
对于“三不讲”的内容,教师也要将知识问题化和要点化,让学生在自学中解决“三讲三不讲”是对传统“满堂灌”的否定与终结,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为主学生听记“热火朝天”的课堂模式,要根据学情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讲三不讲”既要培养的学生自主探讨习惯,自主发展的能力,又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一个挑战。
“三讲三不讲”明确了课堂教学的重心在“学”,关键在于“讲”。
“三讲”里面涉及的知识点教师必须讲,还得讲好讲对讲的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经听过一个培训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会议中的三讲三不讲,讲自己不讲别人,讲主观不讲客观,讲内因不讲外因。
听了后颇有感触,写了一点随想,与同事们分享。
当人们遇到分歧,遇到争端时,首先想到的是对方做的如何不对,很难或者说很不愿说出自己错在哪里。
联想到我们公司,当我们遇到跨部门的分歧,需要开会协调时,第一个发言人通常是先罗列别的部门的错误和失职,接着被指责部门会站出来回应,回应的过程中难免也指责对方的错误和失职,接着第三人、第四人。
我们的会议会让人感觉到偏题跑题,本来是来解决问题的,结果成了讨论谁对谁错,当然这也是分析问题的必然过程,但我们确实将这个过程放大化了。
除非有中间人协调,否则这种会议就算讨论一天,也很难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在我们公司,我经常能听到一种声音“开会没用的,不会有结果的”,当然原话可能不是这样,但至少是这个意思。
由此可见我们的会议效率实在是不怎么高。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宁愿跑到现场找当事人解决问题,而不把大家叫到一起开会。
)有些人可能会想“没办法,就这样,很多公司都这样”,我不敢这么认为,我还是觉得“事在人为”,只要你愿意,没有做不成的事儿。
讲自己不讲别人,这句话很有内涵,我感觉有点象毛主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这里面至少包含了两方面信息:
一方面从心里角度来说,人总有一种逆反心里,比如说我最近理了个光头,如果有人说“你这头型不错,挺好看的”,首先我会很开心,即使我知道我理光头其实真的不好看。
接着我会心情愉悦的谦虚一下“唉,就是太瘦了,脑袋太小了,不好看”。
相反,如果有人说“唉,你其实不适合理光头,很难看”,我可能会尝试着辩解,会说出理光头的各种牵强的好处。
逆反心里是人的天性,当我们讨论问题时只顾一味的“攻击”别人时,对方就会“还击”,我们解决问题的目的就很难达到。
相反,如果我们采取一些策略,先“自我批评”,那对方会感觉到不好意思,也许没等你说完,对方也开始了“自我检讨”,哈哈,恭喜你,你的目的达到了,你的问题解决了。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有时候,个人可能觉得这样很没面子,不肯低头认输,而实际上如果采用“两败俱伤”的方法,你的面子丢的会更大。
这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涵养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另一方面,则是有利于自己对问题本身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考虑分析问题,非常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讲主观不讲客观,客观因素是人为难以控制的,是客观存在的、难以改变的事实,所以即使谈的再多,也是无济于事。
“有”济于事的就是我们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了。
客观已成事实,那么主观上我应如何去客服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困难这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
在客观条件大家都非常清楚的情况下,一味的阐述客观困难,只能带给我们“抱怨”、“消极”的心态,对解决问题有害无益。
我以前在一家公司做网管,有一次我们的服务器被黑客攻击,当时我还正在操作服务器,不到5分钟时间,服务器黑屏,无法启动。
当时我的感觉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怕”。
因为是小公司,服务器只有一台,集域控制器、web服务、数据库服务、文件服务于一身。
公司没有硬件防火墙,没有软件防火墙,连杀软件还是事后我申请买的,服务器的防护就是普通的、家庭级的防护。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不能因为这些而脱离干系,抱怨是没用的。
后来我静下心来理了一下思路,决定重架服务器。
事发时是下午下班,所以没有对工作造成影响,这是我的有利因素,那个晚上我没有回去,通宵加班,凭我的记忆,大约在凌晨3、4点的时候把所有服务和数据都重新架了起来。
第二天公司上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讲内因不讲外因,对于个体来讲我感觉这句话和前面有点类似,讲的也是从自我、从主观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谈客观外在的困难。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一个部门来讲,我
觉得很有深意。
我是这样理解的,当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从本部门内部去找原因,或许是我部门在执行某个流程、某个规章制度时有偏差,或许是我们部门的某个人在执行某项操作时不规范等等。
当排除了内在因素后,再与其他部门联系寻求解决问题。
而不应是当一有事情,在还未调查或者只了解到很片面时,立刻做出结论:这是某某某部门的问题,这是某某某人的问题。
我想,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更不能令被指责部门心服口服,相反,对方会对你的做事方法、做事风格、甚至是能力提出质疑,尽管有时候你并不是成心的。
另外,由于部门本位主义意识的存在,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即使是在了解了情况以后,也仍会发生相互推卸责任、相互推委的事情。
这种现象在我们公司并不少见。
所以,讲内因不讲外因,这句话,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学习。
实际上,站在公司的角度,“谁的错”,“谁来做”,“哪个部门的责任”这些其实都一样。
做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我们的视角应该放的更宽一些,这样我们的沟通会更有效率,我们的工作会显的更有条有理。
不好意思,以上给人感觉好象我们公司挺差的,其实不然,这仅仅是我由一句话而产生的一些想法,并由此而联系到我们的一些小缺点。
实际上我们公司的管理我个人认为还是不错的,起码我觉得不会比我们的控股公司差。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