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放养技术之如何防治鸡白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鸡放养技术之如何防治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鸡,在出壳后2周内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以拉白痢、衰竭和败血症过程为特征,常导致大批死亡。

成年鸡感染后多是慢性经过或不显症状,病变主要局限于卵巢、卵泡、输卵管和睾丸。

(1)流行病学
鸡白痢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流行于2~3周龄的雏鸡,不同品种鸡的易感性有明显差异。

饲养管理条件差、雏鸡拥挤、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饲料质量差以及发生其他疫病等都可以成为鸡白痢的诱因。

(2)症状
不同日龄的鸡发生鸡白痢时,其症状差别较大,第2~3周龄死亡率最高,第4周龄时死亡迅速减少。

①雏鸡。

雏鸡在5~6日龄时开始发病,第2~3周龄是雏鸡白痢发病和死亡的高峰。

严重污染的种鸡场,可造成雏鸡20%~30%的死亡,甚至更高。

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羽毛蓬松,食欲下降。

由于体温升高,怕冷寒战,病雏常扎堆挤在一起,闭眼嗜睡。

突出的表现是下痢,排出灰白色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常被粪便所污染,泄殖腔孔被干燥粪便糊住,病雏排便困难,可见努责、呻吟。

有的急性病鸡死前不见下痢症状,如肺部有病变则出现呼吸困难、气喘、伸颈张口呼吸症状。

病雏生长缓慢,消
瘦,脐孔愈合不良,其周围皮肤易发生溃烂,卵黄吸收不良,腹部膨大。

有时可见膝关节发炎肿大,行走不便、跛行或伏地不动。

若防治不当,病雏鸡生长发育受阻,长成后有较高的带菌率。

病程一般为4~10天,3周龄以上发病的鸡死亡较少。

但耐过的病雏多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带菌者。

②成年鸡。

成年鸡感染后一般呈慢性经过,感染可在鸡群内传播很长时间,但不出现明显的症状,病鸡表现为精神不振、冠和眼结膜苍白、鸡冠萎缩、食欲降低、饮水增加、腹泻。

种鸡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死亡率增高。

(3)病理变化
①雏鸡。

急性死亡的雏鸡无明显眼观可见的病变。

病程稍长的死亡雏鸡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心肌、肺、肝、肌胃等脏器出现黄白色坏死灶或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肝脏肿大,有条状出血,胆囊充盈;卵黄吸收不良,内容物变性变质、稀薄,外观呈黄绿色,严重者卵黄囊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脾有时肿大,常见有坏死灶;肾脏充血或出血,输尿管充斥灰白色尿酸盐。

心脏常因结节而变形,有时还可见心包炎和肠炎,盲肠内有干酪样物充斥;若累及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发炎。

②成年鸡。

成年鸡常为慢性带菌鸡,呈慢性经过的病鸡主要表现为卵巢和卵泡变形、变色、变质。

卵泡的内容物有的呈米汤样,稀薄如水;有的内含油脂状或干酪样物质,呈三角形、梨形、不规则形,颜色呈黄绿色、灰色、黄灰色、灰黑色等异常色泽。

病变的卵泡常可从卵巢上脱落下来,掉到腹腔中,造成广泛性卵黄性腹膜炎,并引起肠管与其他内脏器官粘连。

成年鸡还常见腹水和心包炎。

急性死亡的成年鸡,可见肝脏明显肿大、变性,呈黄绿色,表面凹凸不平,有纤维素渗出物被覆,胆囊充盈;纤维素性心包炎,心肌偶尔见灰自色小结节;肺淤血、水肿;脾、肾肿大及点状坏死;胰腺有时出现细小坏死。

公鸡感染常见睾丸萎缩和输精管肿胀、渗出物增多或化脓。

(4)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剖检病变综合分析可做出初步诊断。

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病菌的分离培养鉴定。

成年鸡呈慢性和隐性经过,可应用凝集反应进行诊断。

(5)防治
①预防。

本病应从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检疫净化鸡群:白痢沙门菌主要通过种蛋传递。

因此种鸡应严格剔除带菌者,可通过血清学试验,检出阳性反应者。

首次检查可在阳性出现率最高的60~70日龄进行,第2次检查可在16周龄时进行,以后每隔1个月1次。

发现阳性鸡及时淘汰,直至全群的阳性检出率不超过0.5%为止。

严格消毒:孵化场要对种蛋、孵化器及其他用具进行严格消毒。

种蛋最好在产蛋后2小时就进行熏蒸消毒,防止蛋壳表面的细菌侵入蛋内。

雏鸡出壳后再进行一次低浓度的甲醛熏蒸。

做好
育雏舍、育成舍和蛋鸡舍地面、用具、饲槽、笼具、饮水器等的清洁消毒,定期对鸡群进行带鸡消毒。

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在养鸡生产中,育雏始终是关键,饲养应十分细心,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应严格控制。

雏鸡应给予碎粒饲料,并少喂勤添,最大限度地减少被白痢沙门菌污染的饲料传入鸡群的可能性。

密切注意鸡群动态,发现糊肛鸡应及时隔离或淘汰。

及时投药预防:在鸡白痢沙门菌流行的地区,雏鸡出壳后可饮用2%~5%乳糖或5%的红糖水,效果较好,或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②治疗。

治疗本病可采用该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但选择药物前,最好先利用现场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磺胺类药物以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为首选药,金霉素、土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林可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对鸡白痢均有较好的疗效。

经药物治疗的急性病例,可以减少雏鸡的死亡,但痊愈后仍能带菌。

发病时可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按0.1%的量拌料,连用5~7天;磺胺二甲氧嘧啶按0.01%拌料,连用5~7天;新霉素按0.02%拌料,连用3~5天;环丙沙星按50毫克/升混饮,连用3~5天。

上述药物在使用时要注意交替用药,以免沙门菌形成耐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