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福州童谣,你还会念哪一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福州童谣,你还会念哪一首?
月光光
月光光,照池塘。
骑竹马,过洪塘。
洪塘水池不得过,
娘子撑船来接郎……
据《闽都别记》载述,天宝末年,常衮任福建观察使,发现“闽人一字不识,难以开导,遂作俗谣《月光光》,以土音教之,歌既能
唱,随写字教之识,儿童如识一字,即以一金钱付之,由是闽人渐渐识字知字。
”常衮还亲自整理、加工民谣《竹枝词》百首,教儿童歌唱,其中唯一流传至今的就是《月光光》。
指纹谣
一螺穷,二螺富
三螺开酒库,四螺没饭吃
五螺做乞食,六螺圆车车
七螺做老爹,八螺是庙祝
九螺会当家,十螺管天下
福州传统童谣因口口相传,无文字记录下来,因此和熟语一样,也是存在不同区域说法不一样的情况。
两宋、明清、民国时期,福州城里(现在鼓楼区范围内、没有现在鼓楼区这么大)读书人居多,因此多文读。
猫咪哥
猫咪哥,鼻红红。
着瓦顶,咬底侬?
我弟着厝真好疼,阿汝快去咬别侬。
孩子喜欢与小动物嬉戏,而大人却怕自家小孩被猫狗咬伤,喝斥着红鼻子猫咪哥去咬别人。
歌谣虽短,却形象风趣,场面感十足,让人读着忍俊不禁。
表兄表弟捉螃蟹
表兄共表弟,褪裤搦螃蟹。
螃蟹会镊,复去拍铁。
拍铁惊烫,复去卖糖。
卖糖惊黏,复去卖笋丝。
笋丝惊酸,复去卖水缸。
水缸惊破,无间底侬只满怪。
这首童谣采用传统的“顶针格”,写了一对表兄弟从捉螃蟹开始到卖水缸,不停地换行当,却因为怕这怕那,最终一事无成。
整首歌谣形式特别,手法夸张,教育孩子们做事要专注,肯吃苦才能成功,用亲切、诙谐的态度讲道理。
砻砻粟
砻砻粟,粟砻砻。
糠养猪,米养侬。
冇粟养鸭母,鸭母生卵还主侬。
主侬无着厝,骑牛骑马去祭墓。
墓里蜀条葱,股川跋两空。
墓里蜀条草,股川跋青垢。
这是以前福州人最喜欢唱、最流行的儿童催眠曲了。
歌词意思是说,大米拿来养人,米糠拿来养猪,谷糠拿来养鸭子,而鸭子就生蛋报答主人。
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首歌,只要说到福州童谣,它是必不可少的。
既告诉了小孩生活常识,又教会小孩要有感恩之心。
伲囝相拍逿落浦
伲囝相拍逿落浦,看见鲤鱼礼讨姆。
虾精鳖怪吹嘀哒,乌龟掏棰拍京鼓。
青甲先行扛高照,黄蜱扛轿嘴突突。
这写的是小孩子嬉戏打架掉落内河后的所见,每句词都能让人看见一幅生动的画面。
“小孩打架跌入内河,看见鲤鱼在娶亲。
虾鳖吹唢呐,乌龟拿棰打京鼓。
青蛙先走扛灯笼,蛤蟆抬轿嘴突突。
”借用鲤鱼娶亲的热闹场面,教小孩子懂得福州人娶亲的风俗和流程,有浓厚的民间味道。
真鸟仔
真鸟仔,啄菠菠,三岁孩子会唱歌。
不是爸奶教奴唱,是奴腹老通通膏。
这组《真鸟仔》一共 20 首,可说是福州十邑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的启蒙童谣了,第一首就是长辈赞美孩子聪明伶俐,三岁就无师自通的会唱歌,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关爱和骄傲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