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创设建构区》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创设建构区》读书笔记
“积木建构区可能是教室里最重要的区域之一”。

我觉得重要的不仅是建构区能带给孩子各种不同能力的发展,还因为建构区还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那一块一块的小木块似乎有魔力,吸引着每一个孩子与它一起游戏、共舞。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环境组学习时,组长臧老师推荐的,怀着探索、学习的态度我重点研读了“创设建构区”的内容,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

书中从积木建构的阶段、建构区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何创设有效的建构区、适合建构区的材料以及教师支持建构区学习的策略等,事无巨细,通过实际案例以及适合投放的材料详细解读了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建构区。

建构区,虽然一直被很多孩子所喜欢,但似乎常会被老师忽略,回顾自己工作至今创设的建构区,似乎并没有过多关注积木建构的阶段,在材料的投放上大中小班似乎除了积木数量的不同,投放的材料内容除了木制积木就是塑料积木了,教师也几乎没有探索和讨论如何丰富、拓展建构区以给予孩子更多的学习机会,在阅读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积木数量以及种类
积木的数量及种类可能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建构效果及建构水平
的发挥,《积木书》建议,至少要为不同年龄组的儿童,投放所需的
积木数量:3岁儿童需要586块,4岁儿童需要748块,5岁或更大儿童需要980块。

积木的种类要丰富,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以让儿童获得更丰富的建构机会及体验。

二、辅助材料的投放
辅助材料的投放可以让建构的效果发挥点睛之笔,教师可以根据儿童兴趣和发展水平,为儿童提供一些开放式材料、自制材料、经验支持以及书写材料。

辅助材料的投放可以多元化,集中分类摆放于一处,方便儿童的取用。

这里要提到,由于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要着重于农村材料资源的投放与使用。

6月是麦收的时节,很多农户会将麦秆收集用于日常烧火做饭,我园也正在研究麦秆资源的收集利用,所以在开学初我就让家长收集麦秆,用于班级的环境创设及区域材料填充,麦秆的投入让孩子们在建构区的活动更具体、更有趣。

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将它们变成扫把、屋顶,在搭建中充分利用麦秆进行游戏。

书写材料的投放,不仅可以方便儿童在建构前设计图纸,还可以记录儿童的建构过程、建构经历,在建构作品需要保留的情况下,儿童可以做好标记。

三、建构作品的保存
当儿童将一堆零散的积木组合搭建成为一个作品时,这就是他努力的成果,搭建活动每天都在进行,我们如何保存儿童当天的作品?拍照、绘画都是一种保存方法,可以将作品以拍照、或绘画的方式将作品留存于建构记录或者儿童的个人档案中。

搭建的作品是否需要保
留、拆除,也应该与搭建者商量而行。

同时,在创设有效的建构区上,教师如何在建构区与儿童互动、如何支持、指导儿童也是非常重要的。

书中提到: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背景经验、认可建构者、设定有助于建构的规则、与儿童互动、进行集体建构谈话以及设置挑战和提供刺激物的方式,促进儿童在建构区的学习。

教师应尽可能满足所有儿童的需求。

同时,还应该定期观察并记录儿童的活动和学习过程。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可以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实地参观的方式带领幼儿认识并了解不同建筑物的特征,邀请木匠或建筑师给孩子们上一节直观的建筑课。

在幼儿搭建的时候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对于自己喜欢的老师,儿童都更愿意亲近,教师要用心与孩子交流、互动,成为孩子游戏的伙伴,让孩子能够在积极、愉悦的情绪中进行搭建活动。

教师要及时对幼儿的建构作品给予评价,尽可能在建筑物倒塌前进行评价。

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构建的过程,不仅能对幼儿起到积极的发展和促进作用,教师也能在互动中吸取经验,逐步提升自己。

观察是评估儿童各个发展领域的良方,在儿童进行搭建行为的时候,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进行观察,以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物质、经验的支持,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