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工业革命)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新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
③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2、深远影响
④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中国(康雍乾盛世)
西方
设军机处、文字狱 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
专制时代晚期(衰 亡)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发展
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
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 路
丞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 同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地位
不 同
职权
对皇权 作用
法定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非法定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四)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 锦衣卫
1382年,出于监控官员的需要,朱 元璋将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 改为锦衣卫,并授以侦察、缉捕、审 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正式 的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 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俗称“诏 狱”,诏狱里采取剥皮、抽肠、刺心 等种种酷刑。
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
(1)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1689《权利法案》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政治保障和前提
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
(3)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从工场到工厂
认真观察下面两图,从图片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
工具 规模 分工 纪律
手工 手工
3、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
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4、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
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
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B “锦衣卫”一词所反映 的实质( ) A.经济的高度发展 B.专制制度的强化 C.国家监督机构的完善 D.思想文化的繁荣
7、军机处是谁在位时设立的?( D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C 8、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身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 C、军机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为了树立皇 帝绝对的权威, 朱元璋还设立了 廷杖制度,对不 合己意的大臣, 在殿堂上任意仗 责。君臣之间的 关系完全成为主 仆关系。
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
1、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增设内阁制 2、地方上: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互 相牵制
3、设立殿阁大学士,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4、采用廷杖制度
清朝
军机处
皇帝
内阁和六部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雍正帝)
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军机处不是独立的政治衙门, 而是皇帝身边的办事机构。
“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赵翼
① 传述:传达、转述 ② 缮撰:抄录、写作 ③ 赞画:辅助谋划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只是跪地记录,然 后传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执行。
9、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B)
A 、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12、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 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 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问题: ⑴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为朱元璋对政治 制度作了哪些改革?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
到顶峰的是( C )
A.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立军机处
D.设置理藩院
6、2000年10月,在江苏苏州出现了一家以“锦衣卫” 命名的国有企业。很多人对这种命名提出尖锐批评。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积累了大量资本 C.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知识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2、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 响是( )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促进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手工工场时代的结束 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3、下列机器首先由美国人发明的是( )
(1)使机器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2)引起了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革命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早期英国的火车
轮船(富尔顿1807年) 蒸汽机车(史蒂芬孙1814年) 火车试车成功(1825年)
史蒂芬孙和他蒸汽机车
3、工业革命的影响
• 1、1831年,英国出版了《机器的成绩》一书。书中对工业革命 前后的情况进行了这样的对比:两个世纪以前,1000个人中没 有一个人穿袜子;1个世纪以前,500个人中没有一人穿袜子; 现在1000人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
4、评价: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 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有利于君主的独裁 专制。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唐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皇帝
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 互合作,相互牵制,改善 并加强了秦代以来的中央 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特动 点力 :: 细人 而力 易 断
阅读教材第58页阅读卡的内 容思考: 英国英业革命为什么以珍妮 纺纱机的发明为开始的标志?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 棉纺织效率,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促进了其它行业的变革。
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
年代 1765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较小
较粗
较松
工场 工具

较大
机器
细密
严格
厂制
(4)海外市场日益扩大
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1)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飞梭
1733年,纺织师
凯伊发明,它的
出现,大大提高了 织布的速度,使棉 纱供不应求。
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工业开始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人)
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2、阅读课文P61,并联系图7-6、7-7,想一想,这又说明工业革 命带来什么影响?
• 1、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市场上 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 2、对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手工劳 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工厂制度的出现反映了大规模生 产的要求。
6、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
系,其媒介是( )
A、炮舰
B、军队
C、价廉物美的商品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7、英国先于其他国家第一个在世界上进行 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是( )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建立 B、圈地运动大规模公开进行 C、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D、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
A、水力织布机 B 、改良蒸汽机
C、轮船
D 、蒸汽机车
4、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 B、轮船与火车的使用 C、”珍妮纺纱机”的创制 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5、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 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明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皇帝
殿阁大学士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元中朝央行—省中制书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
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岭北行省
地方—行中书省
北海
琉 球
澎湖
(三)设殿阁大学士,逐步形成内阁制。
“殿阁大学士久备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 所参决。”
殿阁大学士
设锦衣卫(明太祖)、东
厂(明成祖)、西厂(明

宪宗)等特务机构






明代锦衣卫
锦衣卫印
厂卫特务机构 ----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 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 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 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五.设廷杖制度
皇帝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朱元璋为什么 要罢丞相?
①是秦速亡的原因 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 (根本)
废除丞相制度
1、背景: 2、措施: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3、影响: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
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8.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
9.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 A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广 B电力工业和电讯业的产生与发展 C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的过程 D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过渡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C 2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证明(
)
A.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D.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巩固练习】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
保守、停滞、落后 开放、进步、扩张
C 1、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明代?( )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 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 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C 2、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秦汉
皇帝

三公 九卿
外 朝 制
隋唐 宋

三 省
中书门下、
中 书
六 参知政事 省

明清
明:废丞相;设 内阁
清:军机处(雍 正)
(明清)
反映时代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直接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 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 政治保障。
内容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改良蒸汽机
轮船 火车
国别 英 英 英 英 英


发明人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
瓦特 富尔敦 史蒂芬孙
工业革命的拓展:英1840;法、美19C中期
(2)机器动力的革新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瓦特改良蒸汽机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 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 是明朝内阁还是清朝军机大臣?
内阁的创立
1、背景: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2、创立和地位: 创立:明成祖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值文渊阁 地位: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地位不明朗; 以司礼监太监牵制
3、评价:明朝内阁制度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 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 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 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4、工业革命的扩展
工业革命的扩展示意图
5、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
课堂练习
A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皇权膨胀
一、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举措
(一)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 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皇帝
分权鼎立,三 司合议,上报
中央。
布政使司 (民政)
提刑按察 使司
(刑狱)
都指挥 使司 (军政)
(二)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
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 责。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1.目的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军机处的 设立
2.设置时间
雍正时期
乾隆帝时,彻底取代议 政王大臣会议。
3.职能
跪着听旨,承旨传达
4.特点:简、速、密
结影合响课:文军“机动处脑的筋设”置,,请标你谈志着我国 谈封军建机君处主设集置权清的朝统进治一的步影强响化。。
人员构成简单 办事效率高
廷寄
君主专制制度演变发展过程(中央)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⑵ 结合材料,如何看待这些改革? 利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皇权失去了制约;
但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