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四中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浯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诓骗(kuāng )拈轻怕重(liān )
B.阴霾(mài )坦荡如砥(dí)
C.惘然(wáng )锲而不舍(qìe)
D.迤俪(yǐ)五行缺土(xíng )
2.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B.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C.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D.洋洋大观:形容事情多。
3.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②①③④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B.小说《故乡》中的“我”就是少年时候的鲁迅先生。
C.《鱼我所欲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选自《孟子》。
D.《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江城子”为词牌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5——7题。
华山并非一条路
①在语文学习的诸多品质中,拥有阅读创新的品质无疑是令人艳羡的。
可是问起如何创新,许多中学生便会一脸茫然。
他们往往觉得,历代前贤像高山耸峙,须仰视才见。
我们后生小子,难望其项背,阅读还能创新些什么呢?也就是说,在读书之前,先就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思想局限于前人思想的樊篱中了。
②①其实,这种认识是幼稚的。
②不错,先哲们是树起了一座座思想的高峰,使我们的文化宝库森罗万象,但是要知道,即使这样,他们也并没有穷尽真理,因为读书做学问并非“自古华山一条路”。
③路是人走出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战士之所以能“智取”华山、克敌制胜,其法宝就是另辟蹊径。
④读书又何尝不是这样?⑤我们要敢于坚持契诃夫所说的,“大狗叫是叫,小狗叫也是叫”的理论,不让自己的脑袋当前人的“跑马场”,不囿于成见,就必能在前人杂杳纷乱的足迹外另闯出一条新路来。
⑥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⑦比如对于鲁迅的研究,几十年来可说是学者如云,名家辈出,专著多多,特别是对鲁迅思想与主体精神的认识、把握、阐释,更是硕果累累。
⑧后学者如何进行创新呢?⑨叶世祥用自己的《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回答了这个问题。
⑩作者注重自己的阅读感受,因而对许多作品,如《孔乙己》《故乡》《社戏》……都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独立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鲁迅个性的小说命题,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鲁迅推开了另一扇窗户。
③电影导演冯小刚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谈到自己的导演之路时说,姜文、陈凯歌我认为都将有长长的影子留在影坛,我若照他们的路走,可能走很长的路了,还在他们的影子里。
我要努力在他们的影子之外,找到阳光照过来的缝隙。
可能我的影子很短,但这毕竟是属于
自己的。
中学生朋友,你对阅读创新的门径明白些了吗?你是否也应该找一找那些“缝隙”,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阳光”呢?(作者岑枫,有改动)
5、面说法有错的一项()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阅读要有创新品质。
B.证明中心论点作者举了叶世祥对鲁迅作品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独立解读和冯小刚谈导演之路例子。
C.在第②段中,作者谈到契诃夫“大狗叫是叫,小狗叫也是叫”的理论是在鼓励我们阅读时不要受前人的或名家观点的约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D. 第②段中“读书又何尝不是这样”在文中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6. 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7.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
B.“历代前贤像高山耸峙,须仰视才见”意思是说先人前辈成就非凡,让后人钦佩。
C.作者用“华山并非一条路”作标题,表明本文要论述的是上华山要另辟蹊径。
D.最后一段中,冯小刚所说的“长长的影子”,指的是姜文、陈凯歌拍电影所取得的成就、产生的影响以及形成的风格。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四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私心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之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
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
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8.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 辟:征召 ] 举茂才 [举:推举,选拔。
]
B.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迁:迁移。
] 后转涿郡太守。
[转:调动(官职)] C.言事无所依违。
[依违:迟疑,模棱两可。
] 性质悫 [悫:恭谨,诚实]
D.然少蕴藉 [蕴藉:宽和,宽容] 故人知君 [故人: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自称故人。
]
9.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四知》虽短小精悍,但却写了两件事,非常鲜明地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品质。
《私心》则先用两件事来正面表现第五伦的奉公无私,然后作者用第五伦自己的话来证明他的真无私。
B 《四知》一文人物语言刻画非常传神,体现了语言的个性化。
如“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短短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
C. 《四知》的第一句“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从正面描写入手,说明杨震的贤明是远近闻名的。
《私心》则用反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如用第五伦自己承认有“私心”,来衬托他的真无私。
二者的共同点是没有私心。
D.《四知》选自于《后汉书•杨震列传》,作者范晔。
《私心》选自《后汉书•第五伦钟离宋寒列传》,题目是编者加的。
10.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四知》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开头到“密愧而出”;第二层:“后转涿郡太守”到“不亦厚乎”。
B.“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一句中“竟”是“整、从头到尾”的意思。
本句用第五伦的人之常情来突出他的真无私。
C.文中的“便宜”、“选举”、“清白”、“三公”等词古今意义都不相同。
D杨震认为:“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在他看来,留给子孙好的名声比丰厚的遗产更有价值。
在封建时代能够这样想这样做的官吏实在难能可贵。
这种思想在今天也是值得称道的,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第Ⅱ卷(共90分)
四、(10分) 11、按要求默写填空。
(4分) ①题必做,②—⑤题任选3题。
(4分)①.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的《黄鹤楼》)
③.,君子好逑。
《关雎》
④.,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的《行路难》)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解释下面的语句。
争暖树:
乱:
②.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
A.这首歌咏西湖的诗,不仅用工笔描绘了西湖的名胜美景,而且从整体着眼,描绘湖上的蓬勃春意()
B.“水面初平云脚低”描绘出春水上涨湖水平堤,白云临湖,水天一色的美景。
“脚”字特别传神,将白云拟人化,像要探足水中灌洗一般的情趣生动地表现出来()
C. 莺争暖树,燕啄新泥,紧扣早春写禽事,早莺尚少故曰:“几处”,新燕可指,故问“谁家”。
“渐欲”和“才能”更是动态地描绘出早春植物生长的盎然生机()
D.前六句已将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结尾处则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
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了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
全凭读者去想象,从而取得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体现了“诗贵含蓄”的特点。
()
五、(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9题。
书里有花在悄悄开
陆鸿钧
15岁时我读初三。
才读了四十来天,就“停课闹革命”了。
校园里琅琅的书声被批斗会的口号声替代,①那天,我把自己的帆布书包塞进了橱柜的底层,动作很慢,我知道我正埋藏我一生的梦想与希望。
因为不忍去“批斗”头发花白的老师,我就向造反派的头儿申请做了校园的守门人。
梧桐寂寞地伸展,柳枝无聊地曼舞,杂草疯狂地肆虐,一个人游荡在空空的校园,我的心里升起一股浓重的悲凉。
百无聊赖的那个下午,我推开了一扇门,大雄宝殿的正门。
小时候,我对这扇门是多么畏惧。
我怕四大金刚的怒目圆睁,怕十八罗汉的奇形怪状。
可我却在不经意间找到了这扇门。
我哪里知道,推开了这扇门,我就找到了人生困境的出口!蛛网纵横,佛面黯淡。
推门激起的尘埃在光线下翻飞起舞,浓浓的霉味呛得我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书,大堆的书!原来“破四旧”抄来的战利品全都被“关押”在这里!我曾经多么渴望读到它们,而现在就近在咫尺!②我全身的血液开始沸腾起来。
锁上大门,我迅速地清点了一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我的整个身心都扑在了这些书上。
它们要都属于我,该有多好啊。
夕阳绯红,我沿着铺着石板的百年老街回到了家。
坐在门前的矮桌旁,怎么也嚼不出汤圆的香味,我迟疑半晌才开口:“妈,我想住到庙里去,不想看大家你批我斗了,我要一心一意地看书。
”妈瞪大眼睛,像不认识似的看着我,好久才说:“说说,你都想看哪些书?”“《三国演义》、《西游记》、《简•爱》……”我一口气把刚才清点的那些书的名字报了出来。
妈摇摇头,瞅了瞅我书包里露出一角的《水浒传》,紧张地叮咛:“你可别在人前看,小心被人看到了抓你去批斗!”一听妈这么说,我知道她已经默许了,一下子胃口大开,高兴地把碗里剩下的汤圆风卷残云般地消灭干净。
当夜,我就着星光,在宝殿的东窗下点起一支蜡烛。
任昏黄的烛光把我摆渡到书香的天堂。
等合上书伸伸懒腰的时候,已经是东方既白了。
就这样,每天晚上,我都带着铺盖到庙里去看书。
朗月与灯烛同照,卧读与神游并驱。
人间韶光短,书中日月长。
更多的时候,我掩卷沉思,在静谧的一隅放飞心灵,
“人该怎样在平凡的日子留下深深的足迹?”
“人活在世上,当有怎样的爱憎?”
我仿佛看见高尔基的眼睛闪闪发光,听见他激动而又深情地对我说:我年轻的时候,必须靠自己的力气拉货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水而上。
从日出到日落,光着脚在又尖又利的碎石上不停地拉。
太阳炙烤着后脑勺,脑袋像被烧化的生铁,可还得硬撑着,眼睛被如雨的汗水浸得睁不开,看不见路,心里难受得想哭,泪水像汗水一样不住地往下流……在第四个年头上,我当上了纤夫的头儿!
慢慢地,我也读懂了这类的诗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
书中有花,那是馨香的心灵之花。
我的心苦涩渐淡,花香渐浓。
我开始在案头插上野菊花、木蔷薇花、月季花……我对音乐的爱好重新燃起,断续的笛声在斗转星移之间渐渐圆润悠扬;喑哑的二胡在花开花落之间渐渐哀婉缠绵……③我开始解读南飞雁的絮语,我开始聆听东流水的欢笑,我开始流连西落日的诗意,我开始应和西北风的苍劲。
初三那年——那艰难的日子里,有书在我的心头悄悄开花,悠长的书香安慰了我,引领了我,给一个迷茫的少年带来了精神力量。
(有删改)
13.本文的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四部分,在下面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分)
14、划线句子①中“动作很慢”表现了我
(2分)
划线句子②中“全身的血液开始沸腾起来”表现了我
(2分)15.通过“我”与高尔基对话情景的描述,反映了阅读能够(2分)(在文中找一个四字短语作答)
16、仿照句式,写两个与前面意思连贯的句子。
(2)
我开始解读南飞雁的絮语,我开始聆听东流水的欢笑,我开始流连西落日的诗意,我开始应和西北风的苍劲,我开始,我开始
17.本文提到的文学名著你读过哪部,试用一两句话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2分)
读《》,我的感受是
18题目中“悄悄”的含义有
(2分)
19.对原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杂草疯狂地肆虐”影射了那是一个荒谬、野蛮的时时代
B.妈“好久才说”的“好久”表现了母亲听到儿子要读书后的矛盾心情
C.庙里的破败景物反衬出书的珍贵
D.划线句子③描述了作者在书中逍遥的乐趣
六、(10分)
20.根据语境完成对话。
(2分)
一个小伙子在一个企业打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提出合理化建议,使生产成本分别下降了30%和20%,老板非常高兴,对他说:“小伙子,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小伙子当然知道这句话可能意义重大,也可能一文不值。
他想要点实在的,便轻松一笑,说:“”
老板会心一笑,爽快应道“会的,一定会的。
”不久他就获得了一个大红包和加薪的奖励。
21 厦门国际马拉松长跑比赛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马拉松赛之一,已成为厦门走向世界的一张重要名片。
最近,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关注厦门马拉松”的活动。
通过调查,同学们搜集到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一些相关数据,并制成表格:
年份参赛
总人数全程
参赛人数半程
参赛人数10公里与5公里
参赛人数备注
2004年14985 2089 2104 10792 全程为
42.195
公里
2005年15932 2132 2127 11673
2006年20933 3567 3133 14233
请用一句话概括说明上表所反映的情况:(2分)22.修改下面文段中有语病之处。
,(6分)
①一部传记作品强大的精神力量,存在于对传主人格的深度发掘与否。
②伟大者,发
掘其伟大,令人生敬仰心、效尤心;③卑劣者,发掘其卑劣,令人生鄙夷心、厌弃心。
④一部好的传记作品,应是一条鞭子、一面镜子,能映照出我们人格的不足,鞭策我们奋然前行。
A.用词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 ,修改。
B.语序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 ,修改。
C.前后不一致的一处是(填序号) ,修改。
七、(53分)
23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
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
④全文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①题:我读懂了(加上恰当的词语,补足题目,扣题作文。
横线上可以填你曾经读过、思考过的任何对象,如“关羽”、“友情”、“大海”、“少年,情怀”、“妈妈的目光”等等)
②题:品读下面这首小诗,以“苦与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篇文章。
世界,充满七彩阳光,人生,充满美好向往。
在通往理想的攀登上,每一步都弹奏着苦与乐的乐章。
参考答案:1 D 2 D 3、 B 4B 5 D 6A 7 C 8.B 9C 10C
1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 烟波江上使人愁;○3窈窕淑女
○4欲渡黄河冰塞川○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2 (1)、争着飞向朝阳的树。
乱:繁、多(2) A Ⅹ B∨C∨D∨ 13恳求读书彻夜读书(意思对即可) 14不情愿放弃读书发现书的高兴、激动 15放飞心灵 16 略 17示例:(1)、保尔不向命运屈服,勇于为理想而献身,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孙悟空桀骜不驯,无所畏惧,爱憎分明;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
贪恋女色;唐僧崇尚佛法,严守戒律,贤愚不分(3)、《水浒传》生动描写了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4)、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18 在夜晚偷偷读书书对“我”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影响。
19D
20、我想我会把这句话放在我的薪水袋里。
21例一: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例二: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参赛总人数和各项比赛的人数都逐年增多。
要点与评分:整体把握表格内容,捕捉有效信息,表达简洁明了。
酌情给分。
22.改“效尤”为“效仿” B把“一条鞭子”和“一面镜子”对调。
C①删去“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