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治措施。

方法对本院2009年-2010年间收治的5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该病有效的临床诊治方法。

结果本組59例剖宫产术同时肌瘤剔除术,无1例发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子宫复旧不良。

结论超声检查法简便易行,可以动态观察整个孕期子宫肌瘤的变化,是诊断子宫肌瘤很好的方法;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标签:妊娠子宫肌瘤临床诊治体会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为20% -30%,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近年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展有年轻化、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的特点,其发病率为0.3% -7.2% [1],占妊娠的0.03%-1.1%。

鉴于子宫肌瘤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本文对本院收治的5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该病的诊断、最佳临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9例,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31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29例;孕后发现25例、孕前发现19例,剖宫产时发现15例;浆膜下肌瘤13例,占22.0%;肌壁间肌瘤30例,占51.8%;混合型9例,占15.3%;黏膜下肌瘤4例,占6.8%;宫颈肌瘤3例,占4.1%;肌瘤最大直径为11cm,微小肌瘤直径<0.5cm。

1.2 治疗方法
剖宫产3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30例,形态不规则,靠近骶韧带;5例孕早期二次妊娠发生自然流产后行肌瘤剔除术,19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自然分娩产程顺早。

2 结果
本组59例患者,其中进行剖宫产术同时肌瘤剔除术者,无1例发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子宫复旧不良。

3 讨论
3.1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
随着超声技术的普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变得简单易行,子宫肌瘤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只有当子宫肌瘤较大,位于子宫前壁且向浆膜层生长时,才有可能经腹部触诊摸到[2]。

多数是在孕期产检时超声检查发现,部分病例是在剖宫产时发现。

超声检查法诊断子宫肌瘤有较高的准确性,既可了解胚胎发育情况,还可以动态观察整个孕期子宫肌瘤的变化,是诊断子宫肌瘤较好的方法。

3.2 妊娠与子宫肌瘤的相互影响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子宫肌瘤对妊娠各个时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均可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因肌瘤的大小、部位及生长速度不同而异。

宫颈肌瘤和宫角部肌瘤通常会影响精子或受精卵通过,引起不孕。

妊娠期间,肌瘤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生长发育,可导致早产、流产。

肌壁间肌瘤突出于宫腔,黏膜下肌瘤占据宫腔,易造成早产、流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难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会影响胎儿宫内活动,导致胎位发生横位、臀位等异常情况。

同时,妊娠对子宫肌瘤也有一定影响,妊娠期间由于激素的影响以及组织水肿、肌瘤生长较快,易发生如红色变性、黏液变性等退行性变[3]。

产后由于血运突然减少也易发生退行性变。

3.3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
应该根据妊娠月份、肌瘤大小、临床症状以及生长部位等因素来定。

妊娠早期一般不对子宫肌瘤作处理,因为早期对肌瘤的干预容易导致流产,因此,一般都采取定期观察的方式。

如肌瘤直径大于6cm,或以往因肌瘤出现过自然流产者,可先行流产后剔除子宫肌瘤。

本文有5例患者因肌瘤导致两次自然流产。

妊娠中晚期的处理,肌瘤直径小于6cm,无症状患者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超声检查观察肌瘤的情况,不必做特殊处理,对有症状者如早产、感染等,尽可能进行保守治疗。

对于肌瘤与胎盘位置接近,出现腹痛及阴道流血症状者、直径大于10cm 的大型子宫肌瘤有红色退行性变性者、肌瘤发生蒂扭转、肌瘤嵌顿、肌瘤继发感染,伴发腹膜炎者,保守治疗无效或肌瘤短期增长迅速,应考虑手术治疗。

据相关文献报道,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在肌瘤单发的情况下,可使90%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避免子宫切除[4]。

因此主张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本组35例剖宫产患者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30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产褥感染率与单纯剖宫产术均无明显差异。

3.4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期处理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cm者,临产后应密切注意胎头下降,宫缩强弱以及宫缩协调性,大部分孕妇可经阴道分娩,无需特殊处理。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直径大于5cm者,需要根据肌瘤的生长部位、胎儿及孕妇的状况来决定分娩方式。

如果胎头不下降,则考虑产道梗阻,可考虑行剖宫产术。

目前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足月妊娠时,子宫肌瘤边界清晰,容易分离,而且对催产素
的敏感性较高,与正常剖宫产术相比只是时间稍长一些,手术难度、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均无明显差异。

本组中共19例患者行阴道分娩,35例患者均行剖宫产术,5例给予流产。

总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属于高危妊娠,可对母婴造成严重的危害,医护人员需加强孕期监测管理,妥善处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842.
[2] 尚建利.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
[3] 李家福.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诊断及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9,4:207.
[4] 张秀琼.妊娠合并子宫肌瘤56例分析[J].四川医学,2002,23(5):512.
【收稿日期】2012-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