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滑轮》专项模拟练习(含答案) (384).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实验中还发现,斜面材料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 ,越__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 “费力”)。
评卷人 得分
五、论述计算题
25.(6 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 200N,人用 125N 的拉力向下拉动 绳子,5s 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 2m 求:
(1)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一定一动 4
0.1
1.5
0.3
3 二)分析:第 1、2 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是 第 1、3 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是
20.如图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G=120N,若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的距离s=4m,物
体被提高的距离h=2m,,求: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W总;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钩码重 弹簧测力计 钩码移动的 弹簧测力计移动 有用功 总功
(N)
读数(N)
距离(m)
的距离(m)
(J)
(J)
机械效率
3
1.2
0.1
0.3
(1)在表中空白处分别写出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值; (2)在上边图中画出滑轮组及绕法; (3)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做____________运动,若小刚同学在猛拉弹簧测力计使绳子 加速运动时进行读数,则他这样得出的机械效率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_(填“偏小”、 “偏大”或“相等”)。
(1)每个滑轮的重是多少?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3)当绳子的拉力最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4.(6 分)小刚小组探究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后,联想斜面也是一种机械,那么斜 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刚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 关,小萌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于是他们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长度 一定、高度可调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图所 示。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的有关数据。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滑轮》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建筑工地上经常用到起重机。如图所示是一台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 20s 内将质 量为 2.1t 的物体匀速提高了 5m,此过程中拉力 F 的功率为 7.5kW。则拉力 F 的大小和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
重物匀速提升 0.2m,在这一过程中,他做的总功为 J,其中有用功为
J,测出
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3.(2 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 600N的生物匀速提升,如果拉力为 400N,则此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为 。
14.小聪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 4 N 的物体匀速提高 2m,他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 若滑轮组的绳重及摩擦不计,他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 9 N 的物体时,机械效率比提升 4 N 物体时提高了 10%,此时的拉力为__________N (已知动滑轮的重力小于 4 N)。
A.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
B.物体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
C.拉力所做的总功为 2800J
D.此人的功率为 40W
()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4.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
不计摩擦,比较 1 和 2 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关;比较 1 和 3 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5.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高度 h/m 绳端拉力 F/N 绳端移动的距离 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1.8 0.3 74%
2 4 0.1 1.4 0.5 57%
3 6 0.1 2.4 0.3 83%
实验 滑轮组 物块重 物块上升 有用功 拉力 弹簧测力计移 总功 机械效
次数 1A 2A 3B 4B
G/N 的高度 h/m W 有/J F/N 动的距离 s/m W 总/J 率 η
0.50 0.2
0.10 0.20 0.4
0.08 125%
1.90 0.2
0.38 0.95 0.4
0.38 100%
26.李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 1000 牛的物体 A,若他用 400 牛的拉力在 20s 内,将 物体 A 匀速提高了 1 米.请你计算出除物体及绳端运动速度、绳端移动距离之外,与这个 滑轮组做功过程有关的任意四个物理量,并把计算过程及结果填入下表中
27.如图所示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
(1)请利用图示的 3 个滑轮,补画该滑轮组完整的绕线; (2)当物重为 50N 时,绳端需用 20N 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为多少? (3)当物重为 90N 时,绳端需用多大的拉力才能使其匀速上升? (4)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60N,那么该滑轮组最大可吊起多重的物体?
A.104N 70%
B.1.5×104N 70%
C.7×103N 70
D.1.05×104N 50%
2.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
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η1、η2。下列关系 ................................................. ( )
17.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 ⑴如图所示,若动滑轮的物重为 5N,重物重为 100N,则拉力至少为______ N ⑵若把钩码匀速拉升 10 厘米,弹簧秤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为_____ N;有用功为_______ 焦耳;总功为______焦耳;机械效率为_______。
18.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7.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建筑工人用自制的滑轮组把 600 N 的重物缓慢提升
2 m(如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 F=250 N,拉力做的功是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
于.
8.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 80N 的物体匀速提起。(1)在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的 情况下,拉力 F 的大小是______N;(2)若实际的拉力为 50N,匀速将物体提高 4m,则拉力 所做的功是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A.F1 > F2,η1 = η2 B.F1 > F2,η1 > η2 C.F1 < F2,η1 = η2 D.F1 < F2,η1 > η2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3.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一个滑轮组将重为 6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所用的时间为 40s,
人所用的拉力是 400N,则
11.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 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N,若钩码上升的高 度为 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 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1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用 F=10N 的拉力将重 17N 的
一重 400N
的物体匀速提起,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忽略一切摩擦及绳的伸长,则拉力的大小
是 N,动滑轮重 N;若使用该滑轮组提升 600N 的重物,其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6.(5 分)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均不计绳重和摩擦),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
两次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绳子的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 s/m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2
0.1
1.25
0.2
⑴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 ⑵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可知该滑轮组所使用的动滑轮重为____ ____N。当动滑轮重为 ____ ___N 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 2N 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 ⑶请帮助该同学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9.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重 240N 的物体提高 1m,所用的拉力为 150N,则该工人克 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J,总功为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10.如图所示的动滑轮重 5N,不计绳重和摩擦,用力 F 匀速提起重为 45N 的重物,并使 其升高 1m,则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J,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15.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将重400N的货物匀速提升1m,拉力F为250N,则绳子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是 m,此过程有用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探究
16.某同学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记录了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滑轮组组成 钩码重 G/N
钩码升高的 高度 h/m
绳子自由端受到 的拉力 F/N
19.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一定的吗?小红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来探究。实验中已知每个钩
码重力为 1N,每个滑轮重都相同。
(1)算出三次实验中机械效率的大小,填在表格中。
实验 次数
滑轮个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 h/m
拉力 F/N
1 一定一动 2
0.1
0.8
弹簧测力计移 动的距离 s/m 0.3
机械效率
21.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5N。另外还 有质量均为 100g 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请写 出主要实验步骤。
22.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采用 A、B 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 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⑴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
序号 钩码重 钩码上升的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移
G/N
高度 h/cm 的示数 F/N 动的距离 s/cm
1
3
5
2
15
2
6
5
15
(1)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第 1 次实验中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请将表格空格处的数据补充完整。
(4)若绕滑轮组的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0N,则该滑轮组效率最高可达 。
(1)在第 1、2、3 次实验中,选用玻璃、木板、毛巾作为斜面表面的材料,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 2 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____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 (3)分析第 1、2、3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它条件一定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通过分析第 1、4、5 次实验数据,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你 认为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0 0.2
0.10 0.25 0.6
1.90 0.2
0.38 0.75 0.6
0.45 84.4%
⑵实际中机械效率 η_________1(选填“>”、“=”或“<”),而表格中 1、2 两次实验 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100%和 125%。这是什么原因?通过观察图乙和图丙,手持弹簧测力计 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图乙中指针在零刻线的下方。 ⑶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 100%和 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 A 进行实验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________,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 功要______,因此 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 ⑷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 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________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 至零刻线处。
23.(8 分)张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货物运送到楼上,图中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 子重和摩擦。如果所送货物重 G 从 200N 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 动绳子,且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的重力的 增加而变化的图像。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