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集团SWOT分析
对巨人集团的分析
![对巨人集团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789d0733d4b14e842468c0.png)
对巨人集团的分析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堪称商业界的一大奇葩。
其集团从事经营的网游、生物科技产品两个行业,曾名噪一时,后来因脱离市场实际以及错误的决策,盲目进行产品和项目投资,特别是斥巨资兴建全国最高的巨人大厦,使他及其集团陷入困境。
后来经过改革,在逆境中重生,又从负债2.5亿元之巨的全国“首负”,迅速崛起甚至超越过往的成就,成长为身家500亿元的内地新“首富”。
而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的“巨人集团”,也成为商界发展史中的经典案例。
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分析“巨人集团”兴衰的原因,并从中获得启示。
从几千元起家到荣登《福布斯》大陆富豪榜,顷刻间财富灰飞烟灭,沦落为负债2.5亿元的“中国首穷”,到凭脑白金“咸鱼翻身”,再到踏上网游征途成功赴美上市,史玉柱在商业界的经历堪称传奇。
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真正成长成一个“巨人”时,企业的战略规划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巨人的衰落,正是由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
在日益开发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企业却日益壮大,长盛不衰。
这就关系到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问题。
经营单位的战略选择通常有两种。
第一种,同心多元化、横向多元化、集团多元化、收缩、剥离-清算;第二种,集中多元化、横向多元化、集团多元化。
当巨人集团的电脑行业遭到外敌入侵后,他们开始采用产业多元化的战略。
我们认为他们采用的事集团多元化的战略。
他们发动促销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战役。
具体的战略是发展生物工程、房地产等。
盲目多元化不利于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巨人集团本来就是这样的例子。
本来,芯片技术、计算机技术是巨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产业,但这些产业还没做强的时候,巨人集团就盲目涉足生物工程、房地产等产业,最终的结果是矛盾不断暴露,集团不复存在。
企业在刚刚起步,能力不是很强时候,不要贪多求大。
巨人集团沉浮成败的启示
![巨人集团沉浮成败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bfa92dcfab069dc502201bf.png)
企业发展规模和 管理制度落后的 矛盾
启示
(1)要充分重 视战略管理在 企业发展中的 重要作用 (2)应该有机 地将企业外部 发展方向和企 业内部管理制 度结合 (3)战略计划 的制定应该以 长期的持续的 经营为前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巨人集团SWOT分析:
优势
1、高层团队 2、杰出的组织高层管理者 3、巨人集团具有杰出市场 营销策划能力的高层管理者 史玉柱 4、“史大胆”——独特的思维 、冒险的精神、营销天才
机会
1、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 2、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 3、顾客群体的相对稳定 4、竞争对手的缺陷 5、新市场的成功开发
威胁
2、失败的主要原因
3、启示
概述:
回忆当年“巨人”真如巨人般地让世人瞩目 并为之惊叹,然而最终“巨人”的“倒下”更 值得我们去探讨分析和借鉴思考。巨人集团有 发展、兴盛、和最终衰败的各阶段历程,但是 巨人集团的案例让人们分析探讨更多的是从其 失败中得到的经验和启示。那么既然要想从巨 人集团的案例中得到启示,除了了解其基本的 事实情况以外,主要的精力就应该从分析其失 败的原因入手,然后才能更好地获得启示。
巨人集团沉浮成败的启示
小组成员: 黄菊萍(201000708042) 廖 丽 (201000708045) 李运华(201000708056) 农云霞(201000708058) 付文晓(201000708074) 刘贤坤(201000708077) 刘志磊(201000708078)
1、概述
目 录
1、世界金融危机对市 场的冲击 2、突发事件对消费者 信心的冲击 3、替代产品 4、顾客消费心理的变 化 5、新的竞争对手
劣势
1、公司是采用独裁式的 管理模式 2、保健品行业内,产品 的销售易受其他公司影响 3、新产品的影响力低
巨人集团的兴衰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巨人集团的兴衰案例分析-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7a01edcba0d4a7302763a7f.png)
三、从分析来看,此时巨人集团应采取什么样 的对策?
第一,巨人在多元化发展初期,应采取,毕竟 这是一次全新陌生的领域,而不应该像案例中那样 “1994年2月开始动工的巨人大厦,从开始的18层 自用办公楼,设计一变在变,一直涨到70层,投资 从2亿涨到12亿,气魄越来越大”,这种一味追求 项目快、大、险的做法对于刚刚进入房地产这个新 领域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创伤。
巨人集团的兴衰案例分析
一、史玉柱当年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1) M系列产品的开发
例如,史玉柱当年开发出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 推向市场,销售业绩突破百万大关。而后,成立巨 人新技术公司,继而推出M-6401汉卡,实现纯利 1000万元。1993年,巨人集团成立8家全资子公司, 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同年,巨人集 团实现销售额3.6亿元,利税4600万元,最终成为 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优势(S)
当时的巨人集团从1989年到1993年,已逐渐发展为 一个具有实力与财力于一体的大集团。正如案例中 所说的,1993以后集团仅在一年时间内推出中文手 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 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 巨人加密卡等产品,实现销售3.6亿元,利税4600 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机会(O)
伴随国内电脑业务步入低谷,对巨人集团来说此时 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新的产业支柱,当时全国正值房 地产热,对于巨人集团来说是一个发展机会。正如 案例所说,“由于当时全国正值房地产热,它决定 抓住这一时机,一脚踏进房地产行业”。
威胁(W)
1993年是中国电脑行业遭受“外敌入侵”的一年。 随着西方10国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的解散,西 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的禁令失效,COMPAQ、 HP、AST、IBM等世界知名电脑公司开始“围剿” 中国市场,这些国外先进的电脑公司产品无疑给巨 人集团的相关类似产品带来了市场的危机。
巨人集团由盛而衰分析
![巨人集团由盛而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49cd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4.png)
巨人集团由盛而衰分析巨人集团,曾经是中国计算机产业的领军企业,经历了飞速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巨人集团逐渐走向衰落。
本文将对巨人集团由盛而衰进行分析。
一、背景介绍巨人集团成立于1989年,由史玉柱创立。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巨人集团凭借着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成为了中国计算机产业的龙头企业。
其拳头产品“脑白金”更是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内部管理问题的凸显,巨人集团逐渐走向衰落。
二、深度分析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众多企业涌入市场,使得市场份额逐渐分散。
在这个过程中,巨人集团的产品和服务面临着来自同行业的激烈竞争。
由于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巨人集团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收入和利润下滑。
2.内部管理问题巨人集团的快速扩张导致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凸显。
一方面,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着管理漏洞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员工培训机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提升受到限制。
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内部的不稳定和士气低落,为企业衰落埋下了伏笔。
3.投资过度扩张史玉柱在带领巨人集团高速发展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这些投资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房地产、金融、生物医药等。
然而,由于缺乏对投资领域的深入了解和风险控制,巨人集团的投资大多以失败告终。
这些失败的投资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进一步加速了巨人集团的衰落。
4.品牌形象受损在巨人集团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史玉柱采取了一些备受争议的营销策略,如“脑白金”广告的狂轰滥炸。
这些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销售增长,但也损害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日益关注,巨人集团的品牌形象逐渐受到质疑。
此外,巨人集团的公关危机也使得其品牌形象进一步受损。
三、总结与反思巨人集团的由盛而衰给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内部管理问题是导致巨人集团衰落的重要原因。
巨人集团战略分析
![巨人集团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a7e104f61fb7360a4c6557.png)
巨人集团战略分析一.引言巨人集团命运多舛,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巨人集团演绎了中国知识青年史玉柱冲浪市场经济最惨烈的悲喜剧和最为传奇、商业史书般的财富故事。
掌门人史玉柱从一穷二白的创业青年,到《福布斯》排名大陆富豪第八位;然后在遭受几乎是毁灭性的失败后,又从负债2.5亿元之巨的全国“首负",迅速崛起甚至超越过往的成就,成长为身家500亿元的内地新“首富”。
下面我们就新巨人集团的环境进行分析,看看赌徒史玉柱是如何在危难中绝地逢生的!二.巨人集团外部环境分析2。
1pest分析新巨人集团以“脑白金”起家,想必大家都听过“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词吧!从2002年到现在也有近十年的光阴了,脑白金凭着这一句前后矛盾却又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广告走进了千家万户.所以起家时的巨人集团PEST分析也就是中国保健行业的PEST分析。
政治和法律因素保健品标准和各种规定不完整且相互矛盾,如我国卫生部制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品中不允许含过氧化氢但某些生产规章又订有保健食品的过氧化氢残留标准。
由于缺乏有关的行业管理和国家标准造成保健品行业目前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价格虚高等现象严重化.企业在现有法规下宣传自己的产品很容易触犯法规.法规规定,保健食品不能宣传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保健食品中使用的中草药在药典中都有治疗作用。
可是一用到保健食品里就不能宣传了,似乎治疗作用全没了。
经济因素从经济角度看,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早已成为保健品行业领头羊。
过去的保健品市场,国外跨国公司一直很少涉足,市场基本上被国内保健品企业牢牢占据着。
不幸的是,在90年代保健品行业陷入低潮之时,美国安利却凭借独特的销售模式占领了国内市场,实现了年销售额3亿元的惊人业绩。
想想这么大的一个巨头一插足,那脑白金的市场销售额务必遭到了巨大的影响.但众所周知的是,随着跨国保健品公司进入中国的步伐加快,国内保健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报告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c26a7ca45177232f60a2fa.png)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报告一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庞大企业集团由盛到衰的原因不能浅显的归纳为投资的失误。
促成巨人失败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史玉柱本人主观上没有看清巨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巨人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面对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真正成长成一个巨人时,企业的规划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
巨人集团的衰落是因为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却采取过于激进的扩张战略,使其本身置于巨大的危机之中。
巨人集团的没落,是一个典型的民营企业过山车式的发展过程,有其成功的原因,也有其失败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一、巨人集团成功的原因(1)M系列产品的开发,史玉柱当年开发出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销售业绩突破百万大关。
而后,成立巨人新技术公司,继而推出M-6401汉卡,实现纯利3500万元。
1993年,巨人集团成立8家全资子公司,先后推出巨人财务软件等。
最终使巨人集团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2)有效的促销手段,史玉柱当年开发出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后,利用《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付款,使其产品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得到消费者青睐。
92年,巨人公司由**迁至**,内外部环境更有利于发展。
93年,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使巨人集团响彻全国。
(3)外部环境,93年以前,西方国家禁止向中国出口计算机,所以国内计算机行业竞争小,史玉柱抓住市场机会,开发的M系列产品成为皎皎者,成为巨人集团的核心资源,使巨人集团迈入高速发展阶段。
二、巨人集团的核心资源在1989年8月,史玉柱和三个伙伴用仅有的4000元钱承包了天津大学**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
他觉得M-6401此时已能推向市场,在手头上仅有4000元钱的情况下,史玉柱利用《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时间差,做了一个8400元的广告。
广告打出后13天即8月15日,史玉柱收到三笔汇款,巨人集团也从此起步。
巨人集团失败原因
![巨人集团失败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ab93dd09af1ffc4fff47ac0b.png)
兴起的原因(1)极具前瞻性,找准市场定位——M6401—M6046迭代产品:看见电脑打字软件行业的空白,用电脑软件代替打字机,由于市场竞争压力较小,所以巨人集团占据了当时中国电脑软件大部分市场。
(2)有效的广告策略:采用报纸广告策略,然后采用赊账方式快速宣传产品,使其产品具有品牌效应,资本得到快速增长。
(3)产品多元化:思路是好的,只是步伐迈的太快了,良好的企业生态圈不单单是把自己熟悉的领域做大做强,还要不断开阔自己的产品领域,比如说现在的腾讯,阿里巴巴,但是前提是你现有的领域已经就像一盆水即将溢满,才可以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
失败的原因史玉柱自己说过巨人集团破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CEO个人性格缺陷、狂妄(2)管理层面出现问题(3)发展战略不合理(4)广告营销失误(5)产品泛而杂具体的我们可以通过内部控制五个要素来谈:一、内部环境1.发展战略不合理:巨人集团自从尝到电脑软件领域的甜头后,就开始膨胀,在企业初期就搞产品多元化:做服装、做保健品、做药品、做化妆品;还盖巨人大厦(严重消耗现金流),史玉柱说过“企业初期就像是一个空盆,多元化就是多了几个空盆,没水装,不亏才怪”2.企业文化不好:史玉柱作为巨人的CEO在访谈时自己也承认个人性格存在缺陷,自己总是觉得高下属一等,长期一久高层人员肯定会不满。
二、风险评估1.没有为企业内外风险做出正确的评估,盲目投资,涉足多元化经营,CEO个人没有意识到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已经把巨人开始推向破产的地步,财务总监也没有提醒管理层风险的存在,96年现金流开始紧张,97年爆发。
巨人大厦的修建更是对巨人集团的现金流棒头一击。
2.产品泛而杂:史玉柱说过“多一个领域就多一分风险,企业刚起步就讲生态是不对的”三、控制活动1.管理层面出现问题:组织结构不合理,CEO个人决策容易出现失误,需要相互牵制。
四、信息与沟通1.广告营销失误:没有弄清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整版报纸宣传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去宣传企业的形象,产品销售没有沟通好。
巨人集团成功与失败
![巨人集团成功与失败](https://img.taocdn.com/s3/m/78d1bccb89eb172dec63b70d.png)
巨人集团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及摆脱危机对策和建议巨人成功分析实际上,要说巨人的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说得严重点,可以说八分的市场环境,两分的企业能力(巨人的企业可以说是企业者的个人能力)。
如今,假如放到现在,两分的企业能力要想在信息平衡、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取得成功是可想而知,也是93年后巨人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
如果用现在的8:2原则来说的话,20%的企业能力决定着80%的市场环境。
很明显,曾经辉煌的巨人在大好市场环境的,用2分的企业能力是完全能取得成功的,事实也是如此,毕竟顺着河水不用船桨,船照样可以前进,若在加以船夫的顺应的方向和使用全身的力,为何不能如此到达彼岸。
可是在93年后,温顺的市场环境来了180度大转弯,在用2分的企业能力的“手”如何能扭动粗如腰的市场环境这个“腿”呢?不失败也脱一层皮呀!之所以说巨人仅有2分的企业能力,是因为企业所有重要行为或关键行为都来自于史玉柱个人的独自能力,毕竟他的能力在于相应的专业领域才能体现,可缺乏经营企业、市场化、扩张非专业领域、多元化等等方面的能力,是相当不足,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会没有什么问题,可一到市场环境不良的时候,问题就会成堆的出现,随之是救火行为不断产生,导致一层一层的雪上加霜,这样就走向了失败。
企业能力,首当其冲的是市场能力,也就是提供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的能力,预测市场环境变动的能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明确方向,随之是管理能力,如何快速的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如何高效的管理企业/如何用有限的管理能力这个“嘴”吃下并消化吸收前景广阔的相关专业业务这个“食物”来强壮企业这个“身体”呢等等?随后规避风险和核心竞争的能力,如何实现专业核心领域的扩张实现合理多元化?如何建立保持企业持续成长符合市场的核心能力?如何保持企业“强壮的身躯”来顶住外部环境的不良“攻击”呢等等。
还有,企业这个能力,不应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能力,应汲取内部所有资源尤其人力资源的能力,还可吸取外部资源如咨询机构、合作伙伴等提供的资讯能力,这样的能力才是企业能力的全面反映。
巨人集团的衰败分析
![巨人集团的衰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6ae04e767f5acfa1c7cd78.png)
巨人集团的衰败分析企业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巨人集团最终因为资金链断链而破产,与这三类活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管理不善有关,要么是主业经营不佳,要么是投资巨额亏损,再要么是融资来源切断或者无法抵偿巨额债务,下面是巨人集团是如何一步步向这三种情况逼近的分析图:巨人大厦仅是巨人集团破产危机的导火索,而在巨人集团沉浮起落的背后,有一种内控分析的视角。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巨人集团当初能够从战略风险开始实施内部控制,情况或许就大不一样了考察现代企业会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并没有阻挡一些企业连续亏损,甚至破产。
究其原因,除了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之外,还有过分强调细节或流程的控制,内部控制硬化、不近人情,花很大力气设计的内部控制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执行等因素。
为此,目前的内部控制框架要求企业从重视细节和流程控制,转向重视企业战略风险控制,在设计、实施以及评价内部控制时,均从战略风险的角度考虑内部控制以及控制的效率。
内部控制转向从战略风险实施控制,并非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理念,而需要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指导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变,需要公司治理机制的保障,需要企业明确战略目标,并能够组合所有支持战略目标实现的资源(人、财、物、市场与技术)。
这些条件和基础在不同的企业表现不同,不可能设定一个统一的模式,但其风险的关注点却基本相同。
我们结合巨人集团的案例,来探讨从战略风险实施控制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巨人”沉浮成立于1989年8月的巨人集团至1993年12月就已经发展到290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实现年销售额300亿元,年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1994年2月,巨人大厦动土,计划3年完工,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4年8月,史玉柱突然召开员工大会,提出了“巨人集团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构想”,总目标是:跳出电脑产业,走向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巨人集团战略选择的分析
![巨人集团战略选择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b840b569dc5022aaea0042.png)
巨人集团战略选择的分析巨人集团选择的是多元化的战略。
企业都只有当技术、管理、资金等实力足可以进行跨行业多元化经营时,才是选择与本业不相关的其它行业(房地产、保健品)的时机。
巨人集团从做电脑软件发家,后来又进入房地产,生物工程,到现在涉及网络方面。
它想走的是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但它忽视了混合化经营的基本要求:有充足的资金并且每个事业达到行业的平均利润。
每一次扩张的唯一理由都是短期的“高利润”,而忽视了高利润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并且一个产业的高利润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只要该产业没有很高的壁垒,竞争者必然蜂拥而入。
巨人进入房地产行业,是一种很偶然的行为,并不是出于战略的考虑,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而制定出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回顾巨人大厦的建设,在这种目标不清晰的情况下,投入的资金却越来越多,对于上亿元这么庞大的预算,巨人对资金的保障显得过分自信,不够谨慎。
从生物业抽取资金,在做这个选择之前并没有仔细的考虑到会带来的后果,导致了连锁反应。
巨人集团向房地产行业扩展仅仅是房地产热浪潮中的追随者,在其中并无优势可言,一旦行业不景气,必然要遭受风险损失。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巨人集团则未能意识到资本运作的好处,一味依靠自有资本,限制了投资能力,也失去了融资带来的利益多元化战略虽然可以获得高利润机会,提高自身的盈利性和灵活性。
但是在选择这个战略的时候也要结合自身的管理,技术,企业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巨人集团当企业规模扩大后,它的管理依然停留在较原始状态,管理效率低下,领导体制、决策机制、企业组织、财务控制、员工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不能适应集团发展的需要。
并不是说不能发展多元化站略,而是在这种状态下盲目的进行行业扩张,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资金条件,内部、外部环境因素才会导致巨人集团的衰落。
所以说战略模式和选择时机的失误是巨人集团那段时期失败的根本性原因。
巨人集团起初能以较快速度发展,也是因为经营战略选择的正确,能够集中资源在软件一条产业链上不断创新。
管理学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管理学巨人集团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3790bf1a37f111f1855b64.png)
经济学原理分析巨人集团的兴衰多元化是一般民营企业在第二次创业时所喜欢采用的战略,他们往往认为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在短期内扩大企业规模。
但他们忘记了他们涉入的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业,基本上没有经验、人才,只拥有一定的资金。
而把资金投入一个未知的黑洞,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带来财务危机,而使时髦的"多元化"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的"滑铁卢"。
巨人集团在短短几年中的兴衰为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最典型的事例。
本案例适用于"战略管理"课程中,用于考察和培训学生对战略选择、相关多元化战略及不相关多元化战略的认识和运用。
也可用于企业管理学课程中,考察和培训学生对"民营企业的第二次创业"的理解。
如何用“计划”方面的知识去分析此案例最佳答案一、扩张战略的选择选择做一个混合式多样化发展的企业,出发点是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但在对各个行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对整个产业环境缺乏预测和分析的情况下,贸然扩张只会使风险更大。
1. 多角化战略与市场覆盖的矛盾巨人的发展显然想走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但它忽视了混合化经营的基本要求:资金充足并且每个事业达到行业的平均利润。
从生物工程的部分可以看出,尽管巨人在生物保健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是亏损的。
实行多角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每个产业的细分市场都要进入,应该按照企业的特长和现有资源进行取舍。
它想做市场的全覆盖,但忽视了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要求巨大。
该产业的亏损就是没有做到细分市场的取舍,没有做到每个细分市场达到行业平均利润。
2. 多角化战略与巨人大厦的矛盾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的资金做后盾。
巨人大厦的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符的。
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要经过“问号-明星-金牛-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效应。
3. 短期利润与长期稳定的矛盾战略的宗旨就是长期生存稳定发展,发展应建立在稳定的前提下。
巨人集团的兴衰史案例 巨人集团的兴衰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的兴衰史案例 巨人集团的兴衰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3b9fa95ef7ba0d4a733beb.png)
巨人集团的兴衰史案例巨人集团的兴衰案例分析巨人集团的兴衰一、史玉柱当年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内竞争压力很小,软件电脑产业处于新兴产业,外来企业无法进入导致了环境的宽松,这个了史玉柱很大的机遇,也同时降低了他创业的难度,这说明首先是那个时代造就了他。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史玉柱首先在大学就经历了电脑及数学的专业培训,在此领域他很熟悉也擅长此道。
这说明自身的实力也造就了他,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
很好的战略眼光,在销售方面具备很强很远的眼光,排版系统及广告的铺天盖地,是他成功发现市场的目光成就了他,更重要的是他敢拼敢冲敢闯的不服输的劲造就了他,也是他前期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
二、巨人集团的核心资源是什么,巨人集团的第二次创业属于何种战略,它是否与其核心资源相匹配,1答:(1)巨人集团最核心的资源就是领先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的技术使他们有了第一笔创业资金,奠定了创业的基石;其次,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班子,他们抓住了市场的需求,并在成长期将供应链迅速扩大,抓住客户,使企业资金快速增长。
(2)第二次创业巨人集团将其形象地成为“三大战役”,走向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采取了多元化战略。
(3) 采取多元化战略与其资源不相匹配:a、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必须与其核心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并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心,从而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优势,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b、确保公司有限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的有机协调,从而在资金上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C、公司集团化必须与财务控制制度建设保持同步发展,集团公司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整合集团。
而财务控制制度建设是集团公司整合的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
三、运用SWOT理论,对多元化初期的巨人集团进行分析,从你的分析来看,他此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2答:多元化的利弊:近年来,不少企业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经营风险,使企业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
关于巨人集团的衰败的思考
![关于巨人集团的衰败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340ddb9fd0a79563c1e7280.png)
巨人集团兴衰的思考—企业腾飞需要正确的战略内容摘要:史玉柱从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到自己的巨人公司再到巨人大厦,后到陷入危机,最后走上《征途》,都充满传奇色彩。
他的经历给了我们鼓励,也给了我们思索:怎样才能让企业腾飞,我们需要何种战略。
根据《公司战略概念》所述,我们需要全方位分析公司,定位公司,合理分配资源,让公司产业、资源、管理一体化发展,取得最大效益。
关键词:巨人集团SWOT分析一体化战略史玉柱领导的巨人集团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个很好的考题,考验我们如何汲取教训,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是世界中发展自己。
“一个人能够从巨大的失败中再爬起来,堪称巨人。
连做个失败者都是“著名”的”。
这就是史玉柱,让我们看看他如何在风浪中浮浮沉沉。
史玉柱刚开始推出桌面中文电脑软件M-6401,4个月后营业收入即超过100万元;后推出M-6402汉卡。
之后,巨人公司成立巨人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
此时的巨人,学会了定位,计谋,实行职能战略,有战略的直觉,有理性的分析,并且组织机构和内部协调,都为巨人大厦的开工奠定了基础。
1993年,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的禁令失效,世界知名电脑公司开始“围剿”中国市场。
史玉柱赖以发家的本行受到重创。
需要寻找新的产业支柱。
当时,全国正值房地产热,他决定抓住机遇,一脚踏进房地产。
史玉柱很有战略眼光,他想在利益行业试试他的原来成功的战略,然而,结果让他终生铭记…他决定建造巨人大厦,开始是18层,要在房地产中大展宏图的欲望使他一改初衷,设计一变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一直涨到70层,要盖一栋珠海市的标志性建筑,投资从2亿涨到12亿。
聪明的史玉柱想到了筹资,史玉柱想“三分天下”,1/3靠卖楼花,1/3靠贷款,1/3靠自有资金。
但巨人的单一产业无法支持大厦资金的1/3。
史玉柱苦思冥想出一个资金运作方式,用卖楼花所筹的1亿多资金,发展一个新兴产业,所赚利润反哺巨人大厦。
巨人集团20920810116廖彬彬
![巨人集团20920810116廖彬彬](https://img.taocdn.com/s3/m/cd5ad2b465ce050876321323.png)
5. 巨人集团的“三大战役”和“秋季攻略” 巨人集团的“三大战役” 秋季攻略” 使得营销形式严峻,集团财务状况吃紧。 使得营销形式严峻,集团财务状况吃紧。
6.公共关系:巨人集团与银行和相关媒体 公共关系: 的关系网没有铺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的关系网没有铺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2011-102011-10-21 2
二、总结巨人集团的失误主要有哪些?
1.企业战略定位失误(战略定位的特征: 企业战略定位失误(战略定位的特征: 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 ),巨 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巨 人集团没有从长远性和全局型出发考虑。 人集团没有从长远性和全局型出发考虑。 2.巨人集团的企业内部出现了管理和体制 上的裂痕。 上的裂痕。 进军药品和保健品市场的狂赌。 3. 进军药品和保健品市场的狂赌。 史玉柱搞战略大转型,他齐头并进, 4. 史玉柱搞战略大转型,他齐头并进,没 有稳定发家产业和已有项目, 有稳定发家产业和已有项目,造成多线作 战局面的失误。 战局面的失误。
7. 企业内部缺乏财务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 企业内部缺乏财务危机意识和预警机制。
2011-102011-10-21 4
三、在战略性大转移中,史玉柱应该采取哪 些措施稳定现有项目和发家产业?
史玉柱已采用了多角化成长战略: 史玉柱已采用了多角化成长战略: 同心多角化——面对新市场 新顾客, 面对新市场、 1. 同心多角化——面对新市场、新顾客,以原 有的的技术、特长和经验为基础增加新业务。 有的的技术、特长和经验为基础增加新业务。 有利于发挥已有优势,风险因而相对较小。 有利于发挥已有优势,风险因而相对较小。 水平多角化——针对现有的顾客和现有的市 2. 水平多角化——针对现有的顾客和现有的市 采用不同技术增加新业务, 场,采用不同技术增加新业务,这些技术与企 业现有能力没有多大关系,风险较大。 业现有能力没有多大关系,风险较大。 综合多元化——企业以新业务进入新市场 企业以新业务进入新市场, 3. 综合多元化——企业以新业务进入新市场, 新业务与企业现有技术、 新业务与企业现有技术、市场及业务没有联系 进军保健品)。 (进军保健品)。
巨人公司战略分析
![巨人公司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842b0c763231126edb114b.png)
巨人集团战略分析1991年4月,史玉柱带着汉卡软件和100多名员工来到珠海,注册成立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巨人集团的前身)。
然而后来巨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导产业受到重创。
为了摆脱原有单一电脑产业带来的压力和风险,巨人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构想,其总体目标是跳出电脑产业,向多个经营领域进军。
为此,巨人集团投资12亿兴建巨人大厦,同时投资保健品行业,开展生物工程项目。
但巨人大厦的兴建是巨人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按合同,巨人大厦1996年底应交付使用,否则要给买楼花者退款并赔偿。
但由于巨人大厦的预算不断提高,未能如期完工,债主因此登门讨债。
由于资金供应断线,集团财务周转不灵,巨人已无钱可还,危机终于爆发并最后走向经营失败。
但巨人集团向房地产行业扩展仅仅是房地产热浪潮中的追随者,在其中并无优势可言,一旦行业不景气,必然要遭受风险损失。
巨人集团战略实施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战略选择以及采取战略应该有的条件,一定要把握住最佳进入时机,不可盲目扩张。
一、战略匹配 SWOT分析图二、巨人采取的总体战略增长型战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如何对待庞大的老年人队伍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这就使得对保健品的需求会处于一个上升期,因此黄金搭档,黄金酒的发展会有一个比较广阔的前景。
在这样一种现实背景下,巨人现在需要的就是利用自身具有的诸多傲人优势,并且采取一种增长型的战略。
抓住机遇,利用自己的王牌产品的竞争力、强大的市场占有率、营销能力和雄厚资金,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竞争战略1、巨人主要涉足的两个行业相关性非常小,针对的竞争战略分为两部分来制定。
(1)保健品行业——应该采用目标集聚型战略,巨人集团核心优势在于营销渠道它拥有品牌效应和市场优势。
在巨额广告投放的开拓下,巨人品牌所产生的效应和市场占有率是巨大的。
因此,巨人应该利用这个优势,将其保健品产品线系列全面化,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网游产业以目标战略为主,受益于成本战略。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
![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巨人集团](https://img.taocdn.com/s3/m/71881f1379563c1ec5da7148.png)
巨人的陨落
1994年,提出“巨人集团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构想”。跳出电脑产业,走 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1995年,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巨人集团自身的弊端一下子暴露无遗。 第二次创业的一年后,不得不再次宣布进行整顿,在集团内部进行了一 次干部大换血。巨人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财务状况进一步 恶化。
巨人大厦盲目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没有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内部制度出错强心针式的内部干部大换血没有及时止损反而抽掉主力资金三大失误量力而行巨人公司以超出自己能力十几倍的投资巨人大厦几乎采用了破坏式影响主业发展的方式来建设这个巨人大厦由原来的18层增至38层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至5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增至12亿元
Content
03
总结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一项竞争优势资源和企业发展的长期支撑力,企业面 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它可能表现为先进的技术,或一种服务理念, 其实质就是一组先进技术和能力的集合体。尽管企业之间的竞争通常表现为 核心能力所衍生出来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市场之争,但其实质归结为核 心能力之间的竞争。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否则,只能“昙花一现”。企业一时的成功并不表明企业已经拥有了核心能 力。企业核心能力要靠企业的长期培植。 由此可见,企业应该根据其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作出是否采取多 元化经营的策略。从这个角度说,企业必须首先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 品,围绕核心产品、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再考虑是否应该多元化经营。没有 根植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又不能在外部扩张战略中培植新的核心 能力,最终结果可能把原来的竞争优势也丧失了。
巨人集团SWOT
![巨人集团SWOT](https://img.taocdn.com/s3/m/74a16323b9d528ea80c77997.png)
二、SWOT分析(一) 内部优势(S)1.高层团队l 杰出的组织高层管理者l 巨人集团具有杰出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的高层管理者史玉柱。
l “史大胆”——独特的思维、冒险的精神、营销天才2.业务分析l 王牌产品竞争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0年至2007年脑白金连续8年夺得中国保健品单品销售第一名。
2003至2007年,黄金搭档在“同类产品销量排行榜”上折桂,拿到中国组合维生素类产品销量“五连冠”。
2007年,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分别获得中国保健品品牌销售第一名和第二名,两产品的年销售总额达17亿元。
公司产品受到全国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创造了一个个销售业绩的神话,成为保健品市场中的领军品牌3.职能分析l 营销能力黄金搭档团队的市场开拓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企业凝聚力被业界广泛称颂,有国内保健品界的“梦之队”、“王者之师”之称,是当今中国企业界最具市场营销实战能力的团队之一。
公司的不少商战案例被编进MBA教材,众多营销策略被中国的企业界广泛模仿和学习。
l 研发能力公司具有以张金龙为首研发团队,已经研制开发出黄金血康等10 多个产品,部分产品已经在试销。
如黄金蜂胶、氨基酸口服液以及黄金酒。
4.资源分析l 充足的资金来源一家注册资本为1亿港元的外商独资企业,由巨人投资公司所属健康产业经整合而成,2004年3月以17亿元的身价重组成为香港上市公司四通控股(0409)的子公司。
有四通作为其公司的后台,再加上其产品的销售产值等,所以公司的资金来源试较为充足的。
l 无形资产优势巨人集团在中国社会上具有较为优秀的品牌形象和良好的商誉。
(二)内部劣势(W)1.管理团队l 管理问题公司是采用独裁式的管理模式,史玉柱一个人说了算。
当其决策失误就会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产品组合l 行业不稳保健品行业内,产品的销售易受其他公司影响,比如在“巨能钙事件”之后,保健品行业一直处于下滑通道,下滑幅度在30%左右,脑白金、黄金搭档的销售也受到了冲击,下降幅度在10%左右。
巨人集团成功的原因分析2
![巨人集团成功的原因分析2](https://img.taocdn.com/s3/m/b30455f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6.png)
巨人集团成功的原因分析1、起步背景的优越性。
“史玉柱的发家正赶上中国的第三次下海浪潮”,19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后,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整个中国进入价格标准多元化的时代,民营企业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这为史玉柱的创业之路创造了良好的背景条件。
2、知识和技术的支持。
(史玉柱)在浙江大学数学系读书,以及在深圳大学读软科学管理研究生……自己耗费了9个月的心血,研制出来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
通过具有专利权的技术和软件,史玉柱才能在竞争的市场上立足,从而为之后巨人集团的建立储存原始资本。
3、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不仅包括1.艰苦的努力奋斗还包括2.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冒险的精神。
“史玉柱一头扎进深圳大学两间学生公寓…他在计算机前待了整整150个日日夜夜”,“于是他决定‘赌’一把,利用《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收钱的时间差,用全部4000元做一个8400元的广告”。
史玉柱没有通过走私、造价、贩毒等黑道去挣钱,也没有通过金融市场搞资本运作、廉价购并、实现低成本扩张。
他靠的是扎扎实实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出奇制胜的经营战略以及自己的智慧和巨人集团职工的共同努力。
4、巨人集团的“多元化”策略。
电脑方面:桌面排版系统、巨人财务软件、巨人中文手写电脑、巨人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保健品、药品方面:脑黄金、巨不肥等十几种产品;房地产方面:70层的巨人大厦。
5、良好运用了“第三者效应”理论。
(待补充)6、开发一个好的产品加上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渠道策略。
1.时代背景:(1)80年代后,深圳特区成为一片狂热而充满机遇的创业之地,而后,开放近十年的深圳吸引了无数青年前来创业,创业氛围浓厚。
史玉柱正好赶上这次机遇。
整个中国进入价格标准多元化的时代,民营企业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人集团SWOT分析
(一) 内部优势(s)
1.高层团队
(1)杰出的组织高层管理者
(2)巨人集团具有杰出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的高层管理者史玉柱。
“史大胆”——独特的思维、冒险的精神、营销天才
2.业务分析
王牌产品竞争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0年至2007年脑白金连续8年夺得中国保健品单品销售第一名。
2003至2007年,黄金搭档在“同类产品销量排行榜”上折桂,拿到中国组合维生素类产品销量“五连冠”。
2007年,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分别获得中国保健品品牌销售第一名和第二名,两产品的年销售总额达17亿元。
公司产品受到全国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创造了一个个销售业绩的神话,成为保健品市场中的领军品牌
3.职能分析
(1)营销能力
黄金搭档团队的市场开拓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企业凝聚力被业界广泛称颂,有国内保健品界的“梦之队”、“王者之师”之称,是当今中国企业界最具市场营销实战能力的团队之一。
公司的不少商战案例被编进MBA教材,众多营销策略被中国的企业界广泛模仿和学习。
(2)研发能力
公司具有以张金龙为首研发团队,已经研制开发出黄金血康等10 多个产品,部分产品已经在试销。
如黄金蜂胶、氨基酸口服液以及黄金酒。
4.资源分析
(1)充足的资金来源。
一家注册资本为1亿港元的外商独资企业,由巨人投资公司所属健康产业经整合而成,2004年3月以17亿元的身价重组成为香港上市公司四通控股(0409)的子公司。
有四通作为其公司的后台,再加上其产品的销售产值等,所以公司的资金来源试较为充足的。
(2)无形资产优势
巨人集团在中国社会上具有较为优秀的品牌形象和良好的商誉。
(二)内部劣势(W)
1.管理团队
管理问题公司是采用独裁式的管理模式,史玉柱一个人说了算。
当其决策失误就会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产品组合
(1)行业不稳保健品行业内,产品的销售易受其他公司影响,比如在“巨能钙事件”之后,保健品行业一直处于下滑信道,下滑幅度在30%左右,脑白金、黄金搭档的销售也受到了冲击,下降幅度在10%左右。
(2)新产品的影响力
虽然公司也是在研制新的产品,但是他们的影响力远远不能跟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相比。
应该加大新产品的宣传力度。
3.职能分析
广告的负面影响。
虽然广告轰炸的效果比较明显,销售增加。
但是这也会势必造成人们听觉的污染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会影响公司的产品销售。
同时一味靠广告的轰炸也会造成销售的不稳定。
4.发展资源分析
发展资源的分散。
集团在实施转向网游的多元化战略后,其各项资源相应转移,削弱了在保健品行业持续发展的资源。
(三)外部机会(O)
1.一般环境分析
(1)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以及中国的孝道文化的底蕴,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消费人群会越来越多。
(2)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随着工作压力的加大,悦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中青年的消费群体会越来越多,其消费者人群就会扩大很多。
消费需求增长强劲。
技术的进步对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
2.特定环境分析
(1)顾客群体的相对稳定。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顾客都会想到购买礼品或保健品去孝敬老人父母。
而巨人集团保健品的礼品功能的定位,就使得这一市场相对稳定。
(2)竞争对手的缺陷保健品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如蜂胶和昂立一号,它们在销售网络、产品功能定位和定价方面存在不足。
(3)新市场的成功开发黄金搭档和五粮液公司一起开发了保健酒和礼品酒合一的黄金酒,并且在春节时期开始打响广告战役,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
(四)外部威胁(T)
1.一般环境分析
(1)世界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冲击。
这次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保健品市场萎缩,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2)突发事件对消费者信心的冲击其他的一些未预料到的突发事件,如突发的食品保健品等安全事件带来的影响,不利集团保健品销售。
2.特定环境分析
(1)顾客消费心理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消费心理也愈加成熟,保健品广告效应减弱。
(2)替代产品保健品行业本来就存在很多的竞争产品,他们相互之间都是替代品。
如果其他公司的产品或者是在销售以及研发上投入。
那么就会对黄金搭档公司造成重大的影响。
(3)新的竞争对手保健品行业的进入门槛不高,特别是对于一些现在从事制药的企业它们要是进入保健品行业那也是很容易的。
所以公司还必须密切关注其他制药公司的投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