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CysC、Hcy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CysC、Hcy的表达及临床
意义
孙喜文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22(17)23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126例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血压1级(高血压1级组)38例、高血压2级(高血压2级组)40例、高血压3级(高血压3级组)48例;另选取同期52例无动脉硬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四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受试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值和斑块特点,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受试者血清Hcy和CysC水平。
比较四组CIMT、Hcy、CysC、斑块形成情况;比较颈动脉正常与颈动脉硬化1、2、3级患者血清Hcy和CysC水平;分析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因素。
结果对照组CIMT 为(0.73±0.08)mm、Hcy为(8.03±2.01)μmol/L、CysC为(0.81±0.12)mg/L、斑块形成占比为3.85%;高血压1级组患者CIMT为(1.08±0.07)mm、Hcy为(12.97±2.09)μmol/L、CysC为(1.09±0.16)mg/L、斑块形成占比为18.42%;高血压2级组患者CIMT为(1.21±0.10)mm、Hcy为(14.79±2.14)μmol/L、CysC为(1.32±0.12)mg/L、斑块形成占比为40.00%;高血压3级组患者CIMT为
(1.39±0.09)mm、Hcy为(16.87±2.15)μmol/L、CysC为(1.68±0.17)mg/L、斑块形成占比为62.50%。
血清Hcy、CysC水平、CIMT和斑块形成患者占比随高血压严重程度加剧呈依次递升趋势,高血压1、2、3级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颈动脉正常与颈动脉硬化1、2、3级患者Hcy分别为
(13.57±4.15)、(21.39±5.35)、(32.73±11.46)、(38.26±14.57)μmol/L,CysC分别为(1.10±0.26)、(1.60±0.34)、(1.86±0.41)、(2.27±0.81)mg/L。
血清Hcy和CysC表达水平随颈动脉硬化程度加剧呈依次递升趋势,颈动脉硬化1、2、3级硬化患者Hcy和CysC均高于颈动脉正常患者, 2、3级硬化患者高于1级, 3级硬化患者高于2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y、CysC水平和斑块形成均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患者血清Hcy和CysC是发生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早期指标。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孙喜文
【作者单位】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CysC Hcy及mAl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2.血清CysC与Hcy在原发性高血压病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CysC、 Hcy及mAl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CysC、Hcy及mAl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