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减少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和研究循证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血透室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滤过治疗的5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入组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研究和探讨不同护理方案下患者的满意度及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有显著提高,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P<0.05)。

结论对于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显著增加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有助于增加护患之间沟通程度,减少中心静脉置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标签: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疗效;满意度;并发症
循证护理模式是近几年普遍被认可的护理模式,其中心内容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通过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把理论研究、临床工作经验和患者的意愿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为临床的护理服务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1]。

循证护理由临床工作中的护理人员根据其所需承担的任务及患者的需求而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其目的是在满足患者的意愿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安全健康的护理服务,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都能得到标准的护理[2-3]。

为了寻求最佳的护理方案,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院血透室对50例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透的50例血液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入组的患者均已行中心静脉置管。

所有患者中包括男患者32例和女患者18例;所有的患者均经过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均达到血液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条件;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32±7.8)岁;中心置管时间(7~14)d,平均时间(10.2±4.3)d;疾病类型:2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心静脉置管位置:20例前臂静脉、15例锁骨下静脉、15例股静脉。

两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比例、置管时间、原发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情况上比较上无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执行医生医嘱治疗原发性疾病,每2d为患者进行1次中心置管位置的换药和无菌敷料,同时为患
者更换肝素帽;如果患者不小心污染置入口或者出汗导致局部有感染的可能都必须在第一时间更换无菌敷料,敷料尽量选取透明材质,更换时要注意患者局部皮肤及分泌物情况。

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为:科室护理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队,入组的队员要定期接受循证护理知识的学习,日常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循证护理文献检索,并将临床工作经验及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组织,分析和循证诱发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并发生的可疑因素,针对这些可疑因素在组织学习时要相互讨论并总结,争取能够寻找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整个循证护理措施不仅要包括常规的护理方式,还要注重临床有效的证据所展现的实践措施,并重点对以下几点实施循证护理:①将用于进行静脉封管时盐水用量适当比例的提高,特别是进行分子量比较大的药物治疗后;②每次治疗结束后都要应用肝素钠封管,且治疗间歇期要定期更换肝素钠和肝素帽;③定期为患者更换置入口的敷料,并努力寻找最优的敷料;④每次换药时都要向患者借宿静脉置管后所应主要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⑤护士在进行操作及换药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无菌观念,尽量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1.3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护士宣传教育、服务态度、科室环境、护理操作及治疗结果等方面。

每项内容满分为100分,最不满意记为0分。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中心静脉置管不良事件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1.4统计学处理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运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分析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占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经过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193,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中心静脉置管是行血液透析必做的准备之一。

导致置管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发生了导管的堵塞[4]。

剔除技术原因,从护理方面来看,其发生的原因包括药物分子量大或者浓度高、封管失败后发生凝血、患者未注意保护管道致局部有血块形成[5]。

而且有临床报道,常规的盐水冲关并不能将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冲洗干净,因此常规护理模式下的封管发生管道堵塞的风险极高[6-7]。

因此进行循证护理,此次试验显示观察组患者其管道堵塞的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循证护理组之所以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其原因主要包括:①在对观
察组患者进行冲管时明显增加了盐水的用量,这样有利于将管道中材料的大分子量药物冲洗干净,保持管腔的相当清洁[8-9];②定期为患者更换肝素钠封管,有效的讲解了管腔中的纤维,而且在冲管时注射器采取一边前进一边后退的方式封管,这样可减少管腔中回血的量,降低发生血栓的风险[10];③定期为患者讲解置管后应注意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减少置管侧的活动量,减少因为个人因素而造成管道堵塞。

而中心静脉置管另一常见并发症为局部感染,应用循证管理后,通过增加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保证操作过程在无菌状态下进行,都极大程度降低人为因素的作用,而且通过定期换药和更换敷贴,能够尽量减少分泌的产生,并且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细菌的生长环境,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

总之,对血液病患者中通过循证护理管理中心静脉置管,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支持度,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不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晓春.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4,20(5):853-855.
[2]冯春雨.中心静脉置管化疗188例的循证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92.
[3]冯淑娴.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1,27(8):955-956.
[4]罗莉,李雪梅.中心静脉置管的循证护理体会[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6):112-113.
[5]晁冬梅.血液病静脉置管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51-153.
[6]李巧云.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215-216.
[7]何嫦娥.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药对策,2011,27(4):610-611.
[8]田静,王银娥,侯丽.循证护理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6):641-643.
[9]赵婷媛,梅俊辉,尹杰,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2):209-210.
[10]马丽颖.PICC置管在老年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广州医药,2011,42(1):7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