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周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周练
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2.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3.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表现型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表现型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A.1/3
B.1/4
C.1/9
D.1/16
4.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

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纯种交配,子代必是纯种
B.两个杂种交配,子代必是杂种
C.纯种自交的后代都是纯种
D.杂种自交的后代都是杂种
6.在杂交试验中,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
A.环境条件的影响 B.与Fl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
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7.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l显隐性之比为1:0 B.F2显隐性之比为3:1
C.F2的基因型之比1:2:1 D.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
8.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最简便的办法是( ) 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 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
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 D.让它进行自花授粉
9.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减数分裂间期
B.第一次细胞分裂后期(后期Ⅰ)
C.同源染色体联会时
D.第二次细胞分裂后期(后期Ⅱ)
10.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
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

其中a、b、c三者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
11.1958年科学家Taylor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含12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12、后期12
B.中期12、后期24
C.中期6、后期6
D.中期6、后期12
12.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C.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D.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
1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体细胞,都处在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14.假设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

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4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
A.0
B.25%
C.50%
D.100%
15.下列论述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是 ( )
A.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成对的基因均是一个来自于父方,一个来自于母方
B.雌雄配子结合后染色体恢复为2N,基因恢复为成对状态
C.减数分裂后每一个配子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和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D.在各种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
16.右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17.假设某生物(2n=4)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1p1m、2p2m,
如果1p1m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发生分离,且其他时期均正常,则配子内可能的染色体组合是()
①1p1m ②1p1p ③2p ④2p2m ⑤1p1m2m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③④
18.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

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四分体
B. 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
C. 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D. 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19.下列动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种类与受精卵相同的是 ( )
A.精原细胞、体细胞
B.体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C.精子、卵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
20. 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21.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
B.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使R型菌转化的因素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22.右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DNA分子中G-C碱基对比例较高,则热稳定性较低
B.④由①②③组成的,它代表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C.DNA复制时,⑨需解旋酶,②和③连接需DNA聚合酶
D.已知复制时⑦可脱氨为“U”,则能产生U—A碱基对
23.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
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

与此有关的叙
述不正确的是 ( )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独立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24.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 )
A.生活环境不同 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C.着丝点数目不同 D.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25.生物体内各组织的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均相同,根本原因是 ( )
A.全部细胞均来源于同一个细胞 B.体细胞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C.DNA复制和染色单体分离 D.染色体加倍
26.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 .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 .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 和基因的行为
27.“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表明,人体的23对染色体约含有3 万~3.5万多个基因,这一事实说明 ( )
A .基因是DNA 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B .基因是染色体的片段
C .一个DNA 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D .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28.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用32 p 、35S 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
B .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
C .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 .该实验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只含有RNA 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B.只含有DNA 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C.既有DNA 又有RNA 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和RNA
D.既有DNA 又有RNA 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不是RNA
30.某DNA 分子共有a 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 个,则该DNA 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
A.7(a -m )
B.8(a -m )
C.)
21
(7m a D.8(2a -m )
二.非选择题
31.(8分)体色是划分鲤鱼品种和检验其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

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鲤鱼体色中的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__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 __定律。

(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 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F1;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 _______。

(4)如果______ ___与________ _相符,说明上述推测成立。

32.(10分)果蝇中,红眼基因(A)与白眼基因(a)位于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与残翅基因(b)
取样地点 取样总数
F2性状分离情况
黑鲤 红鲤 黑鲤∶红鲤 1号池 1699 1592 107 14.88∶1 2号池 62 58 4 14.50∶1
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用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表现型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
雌性 3 1 0 0
雄性 3 1 3 1
(1)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雌性的基因型是。

(2)雌性亲本产生的正常卵细胞中,与A组合的基因应为。

(3)若用雄性亲本测交,则后代中表现型为红眼长翅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比例为。

(4)如果让后代中的红眼残翅雄果蝇与红眼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眼残翅所占的比例为。

33. (11分)下图显示在人类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结果。

(1)根据图1写出细胞减数分裂的特征:;;。

(2)有些时候,人类在产生配子时,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会出现不正常的情况。

如图2显示涉及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
①A配子和B配子的不同点有:。

②异常配子A、B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③如果A卵子成功和一个正常精子受精并发育成一个个体,将会得某种遗传病,请举一例,如:。

④这种分裂异常现象也可能发生在性染色体上,一个B卵子与一个正常精子可形成不同的合子,如下图所示:
如果XO合子可发育成一个个体,而YO的合子却不能,根据图示解释可能的原因:。

34.(10分)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它的蛋白质外壳,用两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的DNA。

然后再让这两种不同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从而对此做出实验论证。

据分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有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现请你完成以下关键性的实验设计:
(1)实验室已制备好分别含3H、14C、15N、18O、32P、35S等6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微生物培养基。

你将选择哪两种培养基分别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DNA的标记:___ ___ 。

(2)你用这两种培养基怎样去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和这样设计的理由。

_____ _____。

(3)为什么不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__________ ____。

(4)若用32S标记噬菌体,35S标记大肠杆菌,则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________元素,由此说明____ ___;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_______元素,这是因为_________ __________。

35.(11分)1905年,E.B.Wilson发现雌性个体有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其中一条与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不同,称之为Y染色体。

1909年,摩尔根从他们自己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第一个被他称为“例外”的白眼睛的雄果蝇,用它做了下列实验。

(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
实验一:将这只白眼雄果蝇和正常红眼雌果蝇杂交,产生的F1自由交配,结果如下图所示: P 红眼雌×白眼雄
F1红眼雌、雄 1 237只
F2 红眼雌 2 159只
红眼雄 1 011只
白眼雄982只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的F1红眼雌果蝇与最初的那只白眼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

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一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
(2)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判断,果蝇的眼色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填“遵循”或“不遵循”)。

请写出判断的理由。

(3)在实验一的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这是孟德尔的理论不能解释的,请你参考E.B.Wilson 的发现,提出合理的假设:
(4)实验二的预期结果能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吗? 。

请用遗传图解并配以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相关基因用A、a表示)
(5)请利用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材料设计一个能验证你的假设的交配方案。

(只写出交配方式)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0月生物周练试题答题卡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8分)(1)
(2),
(3)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 __ __
(4)如果_____ ____与_____ ____相符,说明上述推测成立。

32.(10分)(1),
(2)(3)(4)
33.(11分)(1)
(2)
34.(10分)(1)
(2),
(3)
(4),

35. (11分)(1)
(2),
(3)
(4)
请用遗传图解并配以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4分)
(5)请利用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材料设计一个能验证你的假设的交配方案。

(只写出交配方式) (2分)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0月生物周练试题答案
31.(8分)(1)黑色(2)2 ;基因的自由组合(3)② F1与隐性亲本(红鲤)杂交
③ 观察后代性状表现,统计其性状分离比例(答案合理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2.(10分)(1)XAYBb XAXaBb (2)B或b (3)1/4 (4)1/8
33. (11分)(1)1个亲代细胞可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同源染色体分开并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
(2)①A配子中含有非同源染色体,其染色体数目为24条;B配子中则不含有非同源染色体,其染色体数目为22条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进入同一个细胞中
③唐氏综合征(或答21三体综合征)
④X染色体较Y染色体大,可能含有个体发育所必需的基因
34.(10分)(1)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2)先将大肠杆菌分别培养在含32P、35S的培养基上;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被32P、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

因为噬菌体专营寄生生活
(3)检测放射性的仪器不能区分放射性是由什么物质产生的,因此只能分开标记
(4)32S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有进入细菌内 35S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利用大肠杆菌内的氨基酸(含35S)为原料而合成的
35. (11分)(1)红眼(2)遵循杂种子一代自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3)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4)不能若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
P 红眼♀×白眼♂
AaXX aaXY
F1
1 ∶ 1 ∶ 1 ∶ 1
若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
P 红眼♀×白眼♂
XAXa XaY
F1
1 ∶ 1 ∶ 1 ∶ 1
从上述图解中可以看出,不论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其后代均有两种表现型,且每种表现型的性别比均为1∶1,故不能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是否在性染色体上。

(5)实验二中的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