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保护与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资源保护与护林防火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林业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对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应用护林防火技术,可以推进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进一步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实际价值。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护林防火技术;应用
引言
作为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关键资源,林业资源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已由过去的以木材生产为中心、以发展经济为目的的传统林业向以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为重点,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现代林业转变。
1林业资源保护意义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然,释放出氧气,提高空气质量。
充分利用森林具有的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功能,可以延缓温室效应的发生。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不仅能够应对恶劣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的迅速普及,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性的不断提高,我国各地区的林业资源存量也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
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在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时,制定完善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宣传策略,通过对人们保护森林、亲近自然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帮助人们树立良好的生态环保价值观,理顺林业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加快我国林业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速度。
2提升林业资源保护的策略
2.1强化当地政府与群众的林业资源保护意识
之所以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强,主要原因在于人们不重视林地管理保护工作。
因此,需要做好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的宣传工作,从而让政府与群众皆能够感受到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的迫切性。
例如,可以对领导干部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以保护林业资源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作为培训内容,并将培训考核结果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中,从而让领导干部形成主动保护林业资源的意识。
针对林业资源保护相关经营单位,则可以展开巡查培训的工作,强化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签署相应的林地管理法规承诺,让经营单位乃至个人均能增强林业资源保护意识。
2.2定期回收与补植复绿
林地审批环节临时占用林地的情况较多,由于临时用地并不会对林地额度进行占用,且能够满足林业生产等关联工程的建设需要,并能够在林地到期后按照约定的要求将林地恢复原状,对林业资源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因此,从理论角度来看,最终所获得的林地数量并不会有减少趋势,但想要对临时占用的林地进行回收却较为困难。
部分林地在占用期限到期后,难以恢复原状。
虽然相关的生产任务已经停止,但对林业资源的消极影响却并未消除。
因此,需要对林地的审批关卡予以严格把控,针对临时用地的可恢复性进行预先研究,明确可能会对林业资源造成的损害,以及使用的管理技术是否成熟。
此外,需要加大后续审批的监督检查力度,避免相关单位未能严格遵循审批内容而使用林地。
针对临近用地截止时间的用地项目,需要对用地单位发出提醒,要求该项目负责人做好林地资源恢复的相关准备。
2.3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为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在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时,应该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张贴宣传标语、电视、报纸等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活动。
借助自媒体平台向人民群众播放环保公
益宣传片,提高社会公众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和实施多层次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提高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3护林防火技术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发展策略
3.1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有关林业部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等丰富的形式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大力的宣传,向广大的民众群体普及相关的防火知识,使民众能够提高对森林防火的重视程度。
首先,林业管理局要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并向林业管理人员及森林保护工作的护林者进行安全教育及宣传,在培训中逐渐完善内容及培训方式,切实做到与实际防火工作的结合。
其次,要向农民群体普及森林防火知识,避免在农耕过程中发生火灾。
3.2有效运用火灾预测技术
在对火灾情况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周边的环境情况及气温特点,将其划分成不同的火灾风险区,以此为判断标准,进而决定应用森林火灾预测技术或草原火灾预测技术。
基于此,作为林业的管理人员要定期森林环境进行检测,将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抑制,保证森林系统的完整性。
3.3健全森林火灾预警系统
有关林业管理部门要注重对林业资源的监管,并构建完善的火灾预警系统,在火灾出现的高发期可以通过加强对预警系统的建设,避免引发森林火灾,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有关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森林防火屏障技术,设立阔叶防火带,根据防火线的特征设定森林防火线以及周边林道防火线。
3.4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
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具有直接的影响,森林保护工作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并且要定期地对护林防火工作的基础性设备进行维修与养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的经济扶持,同时要制定具体的责任机制,才能够避免
在火灾发生时工作人员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
确立责任机制可以促进护林防火工作的顺利进行,使管理人员能够提高自身的岗位意识及工作责任感,有效地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提升管理人员对森林资源的整体管控,将火灾进行彻底抑制。
结语
综上,我国森林资源是影响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之一,且对生态环境具有关键的影响,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
在进行森林保护工作中,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率,促进我国生态系统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林.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微探[J].农村实用技
术,20219(12):115-116.
[2]马占龙.基层林业管理部门林地资源管理与保护探讨[J].农业灾害研究,2019,11(9):158-1
[3]于守麟.林业资源保护管理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南方农
业,2019,15(24):102-103.。